华夏正义文选:上苍只佑好人,神最看重德性!

郑介文


【正见网2012年06月21日】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读国)。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通洁),神必据(保佑)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读一)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读平,通凭)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虢公名字叫丑,这里直呼其名)奔京师。师还,馆(住停)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说明】
本篇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标题系笔者所加。
   
鲁僖公二年(纪元前658年),晋献公欲通过虞国去攻打虢国。虞君贪财爱贿,不顾大臣宫之奇的劝阻,应允了晋献公的要求,并派兵会同晋军伐虢,占有了虢国的部分土地。

三年后,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针对当时形势,再次劝告虞君:拒绝晋国的要求。说明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灭亡,虞国也难自保。虞君却认为晋国是虞国的同宗,不会加害于我,自己平时敬神,会得到神的保佑。不听宫之奇的谏劝。

后来,果然晋军在灭虢之后,也把虞国灭了。“唇亡齿寒”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读一)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读平,通凭)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这一段话,是千古名言。
   
这篇文章是写晋国第二次向虞国借路的经过。它称赞宫之奇的远见卓识,同时对贪婪而又昏庸的虞君,投之以轻蔑的嘲讽。

【今译】

鲁僖公五年,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必然会随着灭亡。晋国的野心,不可予以怂恿;对外来的敌人,不可麻痹大意。我国给晋国借一次路,已经是过分了,怎么可以再干这样的傻事呢?俗话说的‘面颊和牙床紧贴在一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要受寒。’这两句话,正像是针对虞、虢两国的关系说的。”
   
虞公说:“晋国和我国,是同一宗族,难道还会加害于我们吗?”
   
宫之奇回答道:“太伯、虞仲,都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儿子。太伯不在身边,因而未能继承王位。虢国的祖先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做过文王的执政大臣,为周王室立过功,他们的劳绩都载入册籍,保存在掌管盟约的官府里。晋国打算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可爱惜的?况且晋侯对待虞国,能够比对桓叔、庄伯更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后代有什么罪,却遭受诛戮,还不是因为晋侯感到受威胁吗?他的亲骨肉,由于受宠信而威胁着自己,尚且要把他们杀害,又何况我们这样一个虞国呢?”
   
虞公说:“我平时祭祀用的祭品,丰盛清洁,神一定会保佑我。”
   
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并不是对某人特别亲近,只是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无亲,只赐福给有德的人。’又说:‘祭祀的五谷,并不芳香;美好的德行,才是香气远闻。’又说:‘人们无须选用精美的祭品,只有德行才是最好的祭品。’这样看来,没有美德,人民不会和顺;神也不会享用祭物。神所依据的,就是看人的德行如何。假若晋国灭掉了我们虞国,修明德行来祭神,难道神会拒不接受他们的祭祀吗?”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忠告,仍然答应了晋国使臣借道的要求。宫之奇带着他的族人,离开虞国,并说:“等不到年终举行祭祀的时候,虞国就要灭亡了。晋国这次一定会把虢国和虞国,一齐灭掉,以后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十二月初一,晋军灭了虢国。虢公丑逃往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时,在虞国住停,趁机发动袭击,把虞国也灭掉,并虏获了虞公。

正是:
鬼神不徇私情,
上苍只佑好人。
五谷不算芬芳,
美德才更香馨!
祭品无须精美,
神最看重德性。
华夏千古史训,
光艳永励儿孙!

 (《左传•僖公五年》选介)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