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歌功颂德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1年11月05日】

【原文】

于是古公(1)乃贬(2)戎狄(3)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4);作五官(5)有司(6)。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史记.卷四.周本纪》

【注解】

(1)古公:指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最初居住在邠,为避狄人侵扰,迁到岐山之下,邠人皆追随,于是在其地立国,国号周。
(2)贬:音扁,原指减少,此含变革之意。
(3)戎狄:指居住在西北边境外的野蛮民族。
(4)邑别居之:设邑落分别居住。
(5)五官:指周朝的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五官。
(6)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故事阐述】

周的始祖后稷,早在唐尧时期就担任农师,负责农业生产。后稷的后代传到古公亶父时,他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累积德行,实行仁义,百姓都拥戴他。戎狄的薰育族来侵犯,想夺取财物,古公亶父毫不反抗,主动给他们。

后来,薰育族又来侵扰,想要夺取土地和人口。百姓都很愤怒,想奋起反击。古公说∶“人民拥立君主,是想让他为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来侵犯,目的是要夺取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随我或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现在人民因为我的缘故去打仗,要我牺牲别人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

于是,古公亶父带领家众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到岐山下居住。豳地全城的人民都扶老携幼,全都跟着古公来到岐山下。邻国听说古公的仁义,也有很多人来归附他。

于是,古公就变革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建筑房舍,把人民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又设立各种官职来办理各项事务。人民都谱歌作乐,歌颂他的功德。

后来,成语“歌功颂德”就从这里演变而来,用来颂扬功绩和恩德。

【讨论】

(1)百姓为什么都爱戴古公?
(2)对于薰育族两次侵扰,古公亶父如何反应?。

【造句练习】

例:他做事喜欢投机,升官全靠为主管歌功颂德而得到。
例:林经理只喜欢听部属对他歌功颂德,其它意见都不爱听。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德高望重→重见( )日→日( )西山→山高( )长→长( )破浪

参考答案∶

德高望重→重见(天)日→日(薄)西山→山高(水)长→长(风)破浪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