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汗马功劳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1年10月22日】

【原文】

秦西有巴蜀(1),方船(2)积粟(3),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4)。

(《战国策.楚策一》)

【注解】

(1)巴蜀:秦汉时设巴、蜀二郡,同在今四川省,后为四川省的别称。
(2)方船:并船。
(3)积粟:屯积粮食。
(4)扞关:古关名,为楚西境要塞。扞,音汗。

【故事阐述】

据《战国策》记载,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二人同学于鬼谷子。后苏秦佩六国相印,倡导合纵政策,即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张仪则辅佐秦惠王,提倡连横的外交政策,目的是打破六国合纵政策,利诱六国分别与秦国亲善,后再各个击破,進而达到统一天下。

张仪为了替秦国瓦解合纵联盟,就去游说楚王。他告诉楚王,秦国土地广、武力强大,而且秦国西边有巴、蜀二郡可用船运粮,自汶山起锚,并船而行,顺长江而下,到楚国有三千多里。

用船运送兵士,一船可载五十人,与运三月粮食的运粮船同行,浮水而行,一天可行三百多里,路程虽远,却不用费车马之劳,不用十天,就可以到达楚国西境要塞扞关,与楚军对峙。

这段记载是张仪先告诉楚王,若秦国攻打楚国时的军事部署,他以武力威吓,目的是引起楚王的恐惧,最后再指出连横事秦的诸多好处,以利诱之,让楚王认为只有放弃合纵,改用连横国家才有未来。于是,楚王很快就被张仪说服了。

后来,就从这里演变出“汗马功劳”这句成语,比喻战功或泛指功劳。

【讨论】

(1)苏秦、张仪各自倡导什么外交政策?
(2)张仪为什么要去游说楚王?结果如何?

【造句练习】

例:陈总经理曾替公司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才有今天的地位。
例:公司刚成立时,业务销售如果没有他的汗马功劳,公司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

【相似成语】

丰功伟绩;劳苦功高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落井下石→石( )大海→海( )山盟→盟结( )缘→缘( )求鱼

参考答案∶

落井下石→石(填)大海→海(誓)山盟→盟结(良)缘→缘(木)求鱼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