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话修炼(六): 信 • 选择

李觉


【正见网2008年01月12日】

吕恭,字文敬。年轻的时候好服药,带一奴一婢進太行山采药。忽见三人在谷中,(三人中一姓吕,字文起;另俩为孙文阳、王文上。都是三清和府的仙人。)他们问:“你好长生吗?能吃苦耐劳、不避艰险?”恭说:“确实好长生,可惜找不到好方子,服现在的药只有些微小的益处。”

吕文起说:“你恰逢此时来采药,合当有缘获新生。你与我同姓,又有一半的字相同,是你命该长生。若能随我采药,告诉你不死之方。”恭立即拜谢:“有幸得遇仙人,但恐下愚业大,不堪受教。若能收我为徒,是我再生之德。”随仙人去二日,得了一张方,送他回家。告诉他:“公来二日,人间已二百年矣。”

恭归家只见空宅,子孙已无一人。见到乡里几世的后人,叫赵辅的。辅问:“君从何来?问这么久远以前之人?”“我听先人说起,过去有个叫吕恭的,带奴婢入太行山采药,没再回来,怕是被虎狼吃了。都已经是二百年前的事了。吕恭有个后世子孙,叫吕习,住在城东十余里的地方做道士,许多人信奉他,他能推算易经。”

恭听了辅的话,去习家扣门。奴出,问:“公从哪来?”恭说:“这是我家,昔我随仙人去,至今已二百年了。”习听了,惊喜迎拜:“仙人归来,喜不自胜。”文敬以神方传授于习,而后去了。

习已八十岁,服方即还少壮,到二百岁進山,子孙世世长寿。

(《神仙传•吕文敬》)

【点评】

一、一个字――信。

许多人信奉吕习。吕习在世间的职司是“道士”,能够推算易经,帮人排忧解难,以养家糊口。比起他的祖先吕文敬,已是差的太远;而世人的追逐利益得失,去习更远。

恭的到来,习并不疑惑,立即迎拜,可见当时的人较今人淳朴的多。以信为基础的高层生命看重的就是这点。习能够遵方坚持服用,后人都能遵行,因而可以惠及子孙,一门得益。否则,尽管习有成仙的祖先、良好的根基,亦未见得一定成就。

今人疑心成病,只重权势,不分好歹。虽有大法师父在上;大法弟子在侧;真善忍的道理,人人知道好、人人不敢反对;但却因权势的淫威存在,也就都不敢肯定。没有“正义感”,何以为人?如果未来宇宙以此为标准,这样的“人”有救?“未来”可不在意谁能留下。聪明的人,能够从吕文敬的后人那得到一点启示,凭“信”即可進入未来。所以大法弟子常告诉人一个五字真言“法轮大法好”。“科学”道理就在于这个“良性信息”能够使人学好人、做好人;進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攒够進入未来世界的条件。

人说,此言差矣,谁说大法之外便无好人?可这“好人”非那“好人”;旧“好人”非新“好人”。标准不同。一味顺从的“好人”,还可能是坏人,因为助长了专捏“软柿子”的邪恶。

没有吕恭,何来二百岁的吕习?而那个道士吕习虽有许多的“信奉”者,定有大道行?这许多人奉承他,他因何二百岁了,反摆脱追随,独自進山?人们所看重的不过是眼前的易经推算的现实利益,与“长生”相比,孰轻孰重?“易经”在人的眼里,就已经是“高”了,可相差“长生”十万八千里;距“神仙”呢?可见,吕习的志向,不在接受“阿谀奉承”,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于是,就产生了下一个问题:

二.选择

在“末世”的繁华、喧嚣中,我们之所以能走入正法修炼,是因为我们有从人中脱颖而出的愿望,如同文敬的上山采药。看重这个愿望,师父和高层生命才选择了我们,并无条件的帮助我们,就如文敬的“恰逢其时”。能不能放下尘世的利益?能不能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是高层生命不能不看的。知难而退,将一事无成。可三仙人并没有让文敬去证实自己的承诺,随之采药便给了“方”;我们的得法之易,也是如此。

谷中遇到的三人是否仙人,文敬不得而知;随“仙人”采药将面临什么,文敬无法预料。他纯洁的心只有一个想法:我要脱离生老病死、我会成功。只怕遇不到你们,“但恐下愚业大,不堪受教。”

我们能够走到今天,只因为我们有这颗心。往往因为多了些怀疑、犹豫、观望、推拒,怕险、怕难、怕苦、怕死之心,才让我们磕磕绊绊。

把握好我们的每一步“选择”,至关重要。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