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评注:盲人摸象

王舍微


【正见网2024年04月01日】

【典故出处】

典出《大般涅槃经》卷三○:  

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呼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莱茯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解〕  

尔时:那个时候。  

敕:命令。  

示竟:展示完毕。  

莱茯根:萝卜。莱茯,同“芦菔”。  

木臼:木制的臼。

【释义】

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形容象。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参考词语:三盲摸象;摸象众盲;盲人说象;众盲摸象。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佛经中常用譬喻来解释佛理。如《大般涅槃经》中为解释一般人各自解说佛性,都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个国王,要大臣召聚盲人来摸大象,摸完之后,问每个盲人他们认为大象长什么样子,摸到象牙的人说“象长得跟萝卜一样”,摸到象耳朵的人说“象长得跟畚箕一样”,摸到象头的人说“象长得跟石头一样”,摸到象鼻的人说“象长得跟杵一样”,摸到脚的人说“象长得跟木制的臼一样”,摸到背的人说“象长得跟张床一样”,摸到肚子的人说“象长得像个瓮一样”,因著每个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对象的外观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实他们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则是指芸芸众生,若是有人执著于某些行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样,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执著于自己所认知的部分,甚者非议别人看到的并非真正的佛性,这样反而迷失了观照佛性本质的能力。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盲人摸象”,用来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评注】

明代张岱在《大易用序》中阐释:“盲人摸象,得耳者谓象如簸箕,得牙者谓象如槊,得鼻者谓象如杵,随摸所名,都非真象。”  其中所说的“随摸所名”,此成语典故中盲人把摸到的局部当作整体,以偏概全。明眼人暗笑以为自己可以看到大象的整体,就不会如此。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种可能,摸到的或看到的只是一层表象,而未看到深层的真象。事物的本质往往不是眼见为实那么简单。例如:精神与物质的真象,在生命与宇宙的演变中,哪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评析】

《弘明集.卷八.南朝宋.释僧顺.释三破论》中记述:“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争云象如簸箕;得象鼻者,争云象如舂杵。虽获象一方,终不得全象之实。”  从人自身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方面看,不同的感官方式对这个世界会感受到不同的侧面。触摸是一种,眼看是另一种,此外还有更多种。仅从表面上看,用手摸的范围受到局限较大,眼睛看的范围则要大一些。但是,肉眼也看不到微观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就连对细胞的观察也还要借助于显微镜。物理学研究的探测能力也只是认识到中微子,而且还只是一个微粒,还探测不到这种微粒上的生命迹象。

精神与物质的划分,是否就是将探测不到的微观世界活动当成了精神活动的范畴呢?其实,不过就是一层层的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因为用物质化的探测手段尚无法感知而已,何尝不是物质的存在呢?过去科学界把原子当成是物质的最小微粒,后来又把量子当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都是人为的一种划界和定义方式,是否也如同盲人摸象一样,在凭着自己的感知而定义客观世界的“真象”呢?就因为感知能力的制约而限制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疆域认知能力,那才是人类的故步自封的悲哀所在。

人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和神传文化的哺育,可以给人类插上思想驰骋的翅膀,但却由于某种眼见为实观念的束缚而折翼埋沙。阻挡人类视线的迷雾正在渐渐消散,宇宙的真象即将展现,人类是否能够突破旧的观念和思维做好迎接的准备呢?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