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实践不是哲学

胡乃文


【正见网2008年10月01日】

很多的古代圣贤被人称作哲学家,例如老子、孔子……,那么“哲学”、“哲学家”到底是什么呢?
“天人合一”被现代人称之为哲学的理论,也让人有点迷惑。

看一看哲学的定义,最早时,哲学这个词是以philosophy的形式出现,philo就是“爱”,sophie就是“智”,所以哲学就被称之为“爱智之学”。这里的“智”不是智慧的意思,而是知识的意思,所以“哲学”这个词,也就是说“爱那个知识”的意思。

《维基百科》在这个词的定义专栏,也没有特别的提出什么是“哲学”,它是这样写的:“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進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理论上的)形上学(metaphysics)、(知识性的)知识论(Epistemology)、(实践性的)伦理学(Ethics)。”

哲学就这样子,连个定义都付诸阙如;那,哲学理论就更不知该怎样定义了。实际上,很多的哲学理论都必定具有实践基础。“天人合一”的所谓理论就绝不是什么理论的东西,只要读一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原文即可知道。

黄帝和被称为“天师”的岐伯对话中有:上古时代的,“其知道者”,亦即通晓“道”而又能修“道”的人,会像这样“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生活着。

他们会根据阴阳的季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和昼夜(昼为阳、夜为阴)周期变化、阴阳的上下内外前后变化、阴阳的物性(寒、热,干、湿……)变化……又和谐于天地的定数规则,吃、住、劳动等都在这种阴阳变化与物性规则下生活,所以“形”与“神”俱,能尽终其百岁的天年而离世。

黄帝和岐伯的对话中又有:现代的人不照着那样的生活方式,却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拿喝酒当作一般饮料,说妄语当作家常,饮酒后入房行乐,欲望多,而致使精气神耗散,就只为了一时的快乐,起居没有任何节制,所以只能活到天年的一半,就已经见到衰老之象了。

阴阳、术数都是天理,起居、饮食、劳动,都和这个天理相关;它不是什么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所以说过去的修道者,会在饮食起居等各个范围,都依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理去做、去实践。

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络,天有一年三百六十天、人身也有三百六十穴。人和天都是相通的,人必须和天地的那个理和谐相映,如果不照着天的那个一定的理做,就是我行我素的喝酒、说谎、行乐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就让人的身体变化很不同。于是,有人可以活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有人只能“半百而衰”。这种天人合一的道理,只要是实践就可能达到的,为何称其为形而上的、知识的或伦理的理论、知识或学问?

根据天地运行的道理生活,人就不容易生病。例如对于季节的阴阳变化,能像《内经》中所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心情的调适,能像《内经》中的“恬淡虚无”以至于“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哪会得病呢?这些都不是什么理论,而是只要照着做,就能达到的。恬淡虚无,不过就是欲望、执著少些,舍去名、利、情的执著、欲望而已。再加上随时内省,让精神统一,真气不会散去,那这个人容易得病吗?这不就是做到它、实践它的功夫吗?做到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和谐,一切都达到最好,抗病能力也能增加。

按天理做就对了,完全没有吃药治病、吃药调身的道理。

您看,《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云:“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也。”

其中的意思是,很久远以前的“上古”,圣人制作了药汤、药酒等保养药方,只是准备了而不必吃,可稍后的“中古”,人因为道德方面稍微衰退,邪气就可能会入侵,可那时因为只是道德稍微衰退,只要吃了些药汤、药酒,病情立刻好。可至今(黄帝时代)的人们,就必须使用大剂量的、内服的、有毒性的药汤药酒攻治其内,而外边还得针灸砭石的处理。

这里边,可以学习到的教训就是:按天理,保持好的道德操守,没有必要吃药汤、吃药酒治病的事;如果没有守好那个道德的、操守的底线,于是心情可能会受到影响,而抗病能力就发生一些问题,以至于开始有了吃药汤、药酒的需求,吃了它们才能好病;但是更差的、更不堪的,到了难以用药汤、药酒治病时,就需要使用更毒的内服药物(毒药攻其中)、需要使用更激烈的外科(鑱石针艾治其外)手段调治了。

再举个《抱朴子·内篇》用药的例子,有人问“坚齿之道”,抱朴子说:“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摇动。”用药汤保养,用药酒浸泡,选择天地与人的和谐之时的、人气未乱的“清晨”,“建齿三百过”,那齿牙就就坚固到“永不摇动”,以上仅是保养之道。还有,就算已经动摇了,得要使它牢固,怎么办呢?就用“含药法”,有“地黄煎”、“玄胆汤”……等可以含于口中而使牢固的。还有就是,如果已经掉了牙,还有服用“灵飞散”的,能使脱落的牙齿再生。

像这样的用药治病法,可见得最好的、上乘的“治病”方法,不是等到生病了才治,而是在没病之时能保养的好些,中医所谓的“上工治未病”;以上坚齿之道即是。

但是,保养还有上下高低之分,用药汤、药酒保养固然是好,但总是已经得病了,《内经》云是“道德稍衰”,所以“邪气时至”,如果能学习上古时的“其知道者”,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样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就连“汤液醪醴”也可以免于服用,这不就是最好吗?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