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话修炼: 信则灵

李觉


【正见网2008年03月11日】

介象,字元则,会稽人,学通五经,博览一家之言,能属文。后学道,入东山,善度世禁气之术,能于茅上燃火煮蛋而不焦;令一里内人家炊不熟、鸡犬三日不鸣、吠;令一市人皆坐不能起;可隐形变化为草木鸟兽。

起先,闻有《五丹经》,周旋天下,寻求不得其师,乃入山精思,冀遇神仙,惫极卧石上。有一虎往,舔介象之额,象寤中见虎,乃谓之:“天使汝来侍卫我?汝且停;山神使汝试探我?便疾去。”虎乃去。

象入山谷,有石子紫色,发绿光;大如鸡蛋,晶莹剔透,不可称数,取了两枚。谷深,不能再前行,遂还。途遇山中美女,十五、六岁模样,着五色彩衣,美丽异常;心知其乃神仙,乞长生方。女曰:“子送手中物还故处方可。汝未应取此物,我才劝止你,当在此等你。”象送石还,女在前处,对象说:“汝血食之气未尽,断谷三年再来。”象归,断谷三年复往,见女仍在原处,以“还丹经”一首投予象,告之曰:“得此便得仙,不要再去求什么。”乃归家。

象常住弟子骆廷雅家。一天,见围帷内、屏床中有几个书生,在议论“左传”,相持不下。象听得性起,为他们裁决。书生知他非常人,将他推荐给吴王。象知之欲去,说:“恐官事拘束”。廷雅固留,吴王征至武昌,很尊敬他,称介君;诏令立宅、供帐,皆绮?。馈黄金千镒,随象学隐形。试从后宫出入闺闼,没人能见。种种变化,不可胜数。后象告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奁赐象,食之,须臾便死,帝葬之。以日中时死,晡时(午后3-5时)已到建业(今南京)。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后以表奏,吴主闻,即发棺,视之唯见一符。帝思念之,乃立庙,常往祭,常有白鹤来集。后弟子见象于盖竹山中,更年轻了。(《神仙传•介象》)

象曾与吴王论脍,何者最美。象曰:“海中?鱼为上”,请于殿前作方坎,汲水满之。象垂纶于坎中,食顷,得?鱼作脍。 (《建康实彖》)

【点评】

一.悟性与修炼

介象欲求《五丹经》走遍天下,不得其师,乃入山冀遇神仙。困顿中遇虎,知非偶然,猜有二种可能:天让你来“侍卫”我?神让你来试探我?“侍卫”则不该舔我;试我则不必,我心至诚。虎乃去。反证了他的判断的准确性。

我们知道,虎是要吃人的。为什么不吃介象?

人会这样来解释虎不食象之迷:不饿;气味儿不佳,不想吃;此虎温、弱、病;虎本怕人,人不惹它,它不伤人;以及种种牵强附会的“科学”理由。今天,我们经历了反反复复的“遇虎”过程,方解其中味儿。

在现世的修炼中,我们遇到大大小小的专制者――“恶虎”、“暴虎”、“饿虎”、“饱虎”、“文虎”、“伪善之虎”。虎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中没有一只肯放弃到手的“猎物”,就如人的“惟利是图”。当它张开“血盆大口”、刑镣相加的时候,我们的心在其中历炼。依止佛法,我们在悟中,渐渐将人心转变为神念。由“怕虎”、“惧虎”、“顺虎”、“恨虎”、“抗虎”,到“不怕虎”、“正视虎”、“视若无虎”,平和待之;病猫待救、伸援手。是心的变化,使我们完成了从“碜人”到“度人”的转变。

不用人的观念看问题,是修炼者与世人的区别。人神之差,结果迥异,乃不同层次空间境界不同所致。

虎要吃人,警要治人,是人这层空间的理。这境界中的“凶残”,乃高一层次空间的生命,利用了它的业力,控制了它的思想、行为所至。人不懂,还以为是自己要这么做,自以为能够主宰自己。非常可悲。

二.失与得

介象寻仙不遇,觅得紫水晶,而后见仙女。仙女让他归还水晶再见,象即去。如系今人,麻烦大了。第一是贪得无厌,水晶矿啊,岂止取两枚?其二,我捡的,凭什么还?其三,你是谁?凭什么管我?其四,深山美女,仙乎?妖乎?色乎?起心动念多了去了。其五,相信遇仙,我还,您能在此等我吗?……所以,今天的人很难得度。一念之下,十七、八个“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不能前行,原地不动不了了――鼠目寸光。象与今人不同,他本没有掠宝之心,在“不可称数”中仅取二枚,目地是寻仙――目光远大,“不能再探”方还。见山中女子,心知为“仙”,不疑惑。二话不说,直指主题:乞长生方。女仙亦直率:汝未应取此物,我才劝止你。个中值得玩味处极多。

象有福分,能见到水晶矿脉。不贪,而后遇仙。事有应份,人有祸福;不舍水晶,那有道份。象于“利”淡泊,即“还”而后受教。世人利益熏心,只知“舍我其谁”,岂知“得”不一定是“福”;“失”亦不一定是“祸”。先失后得;不失不得;无求而自得;不该得而得,必得而复失;强得亦强失。学问大矣。

三.人迷“神通”,得道者烦

象能于茅上燃火煮蛋、庭中垂纶钓鱼;控制人、畜行为;改变局部事态;变化、隐身、神足。人视为神奇,往往猎之。在得道者的看来,烦不胜烦。为避纠缠,往往“尸解”。为留下神传文化,又多化现,如象般“日中时死,晡时已到建业”(武昌至南京)。可神的本意不是展示神通,乃使人从中看到人类的低下,生出渴望升华之心。也确实引导许多人走上了修炼路。

一个修炼者,如果脱不了人的思维,仍是个人,那有功能?神通、神通,通晓神界之理也。不让人知道那么多。

累世得道者,每走过一段历史,又悟到一些道理,屡屡“更年轻”了。而不真修的人,舍大道而求小术,忙在“瞎搭里”,与修炼“浑身不搭界”。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