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以功报恩,以义报主(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2月26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初,操壮(1)关羽(2)之为人,而察其心神(3)无久留之意,使张辽以其情问之,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4)以报曹公乃去耳。”辽以羽言报操,操义之。及羽杀颜良,操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刘备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操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出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汉纪五十五》)

【注释】

(1)壮:健大、肥硕的意思。引申为钦佩。
(2)关羽:生年不详,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他是蜀国大将,与刘备、张飞三人结义,情同生死。
(3)察其心神:观察他的心思。
(4)立效:立功报答。

【语译参考】

起初,曹操钦佩关羽的为人,但观察关羽的心思,没有久留的意思,就派张辽以人情去试探他。关羽叹息说:“我非常明白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我受刘将军恩德,已发誓和他同生死,不能背叛誓言。我终究不会留在这里,但要立功报答曹公后才离去。”

张辽把关羽说的话转达给曹操,曹操佩服他的义气。等到关羽杀死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要离去,就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的赏赐全都封存起来,留下一封信向曹操告辞,就去投奔在袁绍军中的刘备。曹操左右的人要去追赶,曹操说:“他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研析】

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曹军俘获,但曹操极为赏识他,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可是关羽始终不忘与刘备生死之交,即使曹操赏赐他再多财物,待他情义如何深厚,仍然不为所动,虽身在曹营,心却系在刘备身上,所以杀了颜良报答曹操之恩后,就离开了。后来他率军围攻曹仁于樊城;大破于禁的援军,并生擒了他,威震北方,曹操还拟迁都以避其锋。但后来孙权乘虚而入,关羽恃强轻敌兵败被杀,孙权斩其首级献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埋葬了他。

综观关羽的一生,以勇武著称,特重情义,令人崇敬。尤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更是仅次于诸葛亮而居于武将形象之首,将其功业品德写得淋漓尽致,还大胆突破史料的束缚,发挥艺术想象,把他死前“走麦城”写得悲壮动人。或许受了小说的影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民间就被神格化了,尊称为“关公”,所以其事迹长留青史,永驻人间,成为“忠义”的化身。

【延伸思考】

1、三国最重要的就是演一个“义”字,就你理解的,人与人相处,该如何做才合乎义?
2、关羽死后仍赢得曹操的敬重,以诸侯之礼埋葬他,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3、关羽离开后,左右欲追之,曹操却阻止他们,试分析曹操为何愿意让关羽离开?

【参考数据】

1. 资治通鉴(15)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 资治通鉴轻松读2 欧惠章编写 希代书版
3. 资治通鉴今译(四)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4. 三国志的故事 郭丰伟编辑部 添翼文化出版1994年出版
5.
(http://www.twseasea.idv.tw/viewthread.php?tid=269&extra=page%3D12)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