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济世(4)

齐治平


【正见网2007年09月05日】

(四)证明作为独立整体的“世界”存在的有关论据

1、现代科学越来越倾向于承认“时空”是一种实有。

举例来说吧,在西方近代科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以太”的观念,用以指空间的实际存在,但后来被否定了,否定的原因是用莫雷实验探测不到。其实用某些实验探测不到不等于能否定“以太”的真实存在,最多只能说现有的实验无法证实有“以太”的存在,如此而已。将来可能会发现,莫雷实验并不能作为“以太”是否存在的判定实验。

但是现在又提出了“空间场”和“时间场”等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又恢复了过去“以太”的观念了呢?

不管怎么说,对于“世界”(时空、宇宙)本身是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问题,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大课题。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念,但他在晚年又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实存时空的观念,这很说明问题啊。

2、只有承认“世界”作为独立体的实存,才能真正的理解宇宙中的现象,如万有引力现象。

举例来说,对于万有引力现象,科学家们总是理解不了,因为按照牛顿的理论,无疑这是一种超距作用,而且是同时发生的超距作用,也就是说它的发生是不需要时间的,这怎么可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万有引力的实质是一种时空现象,而不是一种真实的作用力。

如果我们对于世界与万物的相溶关系有了真切的理解,改变现有的认为“世界”就是万物的总和,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独立体的观念,改变我们所认为的世界与万物的存在形式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见的固体之间的这种空间关系的观念,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万有引力现象了。

如果我们在现代科学的“空间场”的观念上更進一步,把“空间场”理解为独立存在的世界本身,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万有引力作用了?因为万物是溶于“空间场”之中的,“空间场”对包溶于自身之中的万物的作用力当然就可以是同时发生的超距作用了。

3、只有承认“世界”是独立的实存,才能解决科学上争论不休的关于宇宙到底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难题。

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科学史上,人们一直在争论,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粒子性的还是波动性的(也就是,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总是得不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无论是肯定哪一方,都不能在逻辑上自圆其说,也不能解释世界上的各种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缺乏真正的宇宙整体观――即不把“宇宙”(“世界”)当作一个真正的独立存在的整体来看待,而是把“万物的总和”错误的当成了宇宙(世界)的“整体”。

如果承认有一个独立于万物之外的真实存在的“宇宙”(“世界”)整体,那么就没有什么难题了。

万物归根到底是粒子性的,是由粒子组成的,是离散的;但是,由于物体无时无刻不处在“宇宙”这个统一实体的作用之下,所以任何一个由许多粒子组成的物体也就显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来。例如上面所提到的万有引力现象,实质是由于“宇宙”整体对其中的万物的统一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现象,使宇宙中的万物看起来象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小物体也是一样,宇宙整体对此物体的所有粒子都存在着统一的作用,使所有这些粒子表现成为这样的一个物体。用计算机技术来比喻,在计算机硬件的统一作用下,其中的所有的电能“量子”会组合成各种各样物体形式。这此电能量子本身是离散的,可是因为有了计算机的作用,它们才表现出连续性来,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物体。

宇宙从根本上说是有限的,无论是万物还是作为独立存在的整体的宇宙都是有限的,说它们是“无限”的,只不过是一种形容,形容其广大而已。说“无限”是没有证据的,也是证明不了。你可以说,人类的认识达不到其边际,因此就说其“无限”吧,这是可以的。所以聪明的爱因斯坦提出了宇宙“有限无边”理论,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答案。

宇宙的边际就是作为独立存在的宇宙的范围,用比喻来说,如果把计算机中的人物也视为真实万物的话,那么它们的“世界”的最大边际就是这台计算机的容量。可是对于这台计算机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来说,它确实达到不了“世界”的边际,也就是说,它在计算机中无论怎样活动,也都是无限的、没有尽头的。除非这台计算机坏了,否则,它都有无限的活动空间。如果把整个计算机网络视为一个“宇宙”整体架构的话,那就更容易理解了,大宇宙中套着小宇宙,小宇宙中套着更小的宇宙,就象大网络套着小网络……其中存在着同等层次的无数的中间层次的宇宙,就象存在着许多的中等大小的网络服务器……其中的一个“人物”要想到达最大的边际,简直是不可能的。科学从万物的角度去认识宇宙,当然会感到宇宙是无限的。如果从宇宙本身去认识宇宙,才会认识到宇宙是有限的。

这就真正的解决了关于离散性(粒子性)与连续性(波动性)的矛盾、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只有站在真正的宇宙整体观的基点上,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矛盾。

4.中国古代科学一直在证明着宇宙(世界)是真实的独立存在的整体。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古代科学的时空观,也许就更容易理解世界是独立的,世界包溶着、制约着万物这样一种理论了。

在科学史上,中国古代的科学有着正确的宇宙时空观,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时空”是真实、独立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五行学说是物理学,是适合于一切存在物的,也就是说可以用来说明万物,也可以用来说明世界、宇宙、时空。而干支学说则是专门用来描述时空性质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不但用于描述时间,也用来描述空间。

为什么万物会不断的、有规律的发生着变化?除了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外,主要就是因为“时间”对万物的制约作用,例如,三月是“寅”月,在五行中属“木”,“木”的性质是“生发、条达”,所以在春天三月里,万物得以生长、繁荣。

又例如,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做什么事情要讲究“时辰”,要选择“吉时”,避免“凶时”,时辰选对了,事半功倍;时辰不对,事倍功半甚至有害,因为等于是与“时间”对着干,而大家想想,万物本来是溶于“时间”之中受“时间”制约的,你想与“时间”对着干,能有好结果吗?
又例如,现代科学认为空间是“各向同性”的,中国古代科学可不是这样认为的。中国古代认为空间不但有不同位置的差异,而且有不同方向的差异,也就是说空间是各向异性的。中国古代同样是用干支来描述空间方位的,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被分列于中间与四方。做一个事情,比如搞一个建筑物,选择方向同样是一件大事,选准了就吉利,选不准就凶险。对此,我们用现代科学的发现来理解也是很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大电磁场之中,而电磁场可是各向异性的,而科学家也发现,人体本身也存在一个电磁场,那么这个人体电磁场与地球电磁场之间是顺应好呢,还是悖逆好呢?

伽利略早就发现,任何物体都存在一个惯性场,最生动的描述就是,在航行中的船只里飞行的苍蝇并不需要比在静止中的船只里飞行的苍蝇更费力,并不需要增加一个随同船只前行而向前飞行的力量,也不会慢慢的向船尾积聚。可是这些苍蝇与航行着的船体可是没有任何牵连呀。这说明船只本身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惯性场。我们已经知道,与我们所见的各种物体同时同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场”,所以“惯性场”并不难理解。

那么一个建筑物会不会也存在一个或数个无形的场呢?那么这个场要不要与更大的地球的场协调、和谐呢?所以一个建筑物要讲究方位,以达到与大的空间场的和谐,这不是很科学吗?因为“空间”不是真的“空”间,而是一个实体存在,当然可能是各向异性的了,中国古代科学甚至把空间的各向特性都做出了准确的描述,这不是非常了不起吗?

中国古代的科学是真正认识世界、宇宙、时空、天地与万物的科学,是直接针对宇宙、时空、人体、生命去研究的,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罢了。现代科学并没有看到宇宙、时空、人体与生命,它只是看到了宇宙中的万物,它只是看到了人体中的细胞而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