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禹论孳孳(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9月02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1)。”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2)。”皋陶(3)难(4)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5)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6)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7),山行乘Th(8),行山-菽荆?)。与益予众庶稻鲜(10)食。以决九川(11)致四海,浚畎浍(12)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13)美也。”(出自《史记・夏本纪》)

【注释】

(1) 昌言:发表高见。
(2) 孳孳:努力不懈。
(3) 皋陶(音高摇):人名。
(4) 难:问。
(5) 鸿:大。同“洪”字。
(6) 服:事。此处作为动词,指活动或工作。
(7) 橇:古代在泥淖行走的一种泥船。
(8) Th(音局):特制的爬山鞋。底下钉有尖齿,以防滑。
(9) -荩ㄒ?X)木:砍削木桩作为标记。
(10) 鲜:刚杀的鸟兽。
(11) 九川:九条河川,即弱水、黑水、黄河、汉水、长江、济水、淮水、渭水、洛水。
(12) 畎浍(音犬快):田间的水沟。
(13) 而:你。

【语译参考】

舜帝对禹说:“你也发表高见吧!”禹作揖说:“唉!我有什么可说的?我只是想每天努力不懈做事。”皋陶问禹说:“如何努力不懈?”禹说:“洪水遮蔽了天空,浩浩荡荡,包围了山岭,淹没了高地,人民都在洪水中过日子。我在陆地上坐车,在水路上坐船,遇泥沼地坐橇,穿钉鞋爬山,翻山越岭,在山上钉木桩做标记。跟着伯益一起发给民众稻谷和鸟兽的肉。挖通九条河道入海,疏通沟渠入河。跟着后稷一起发给民众欠缺的粮食。粮食少的地方就调度粮食多的地方来补充不足,或者要民众迁居。民众才安定下来,每个诸侯国才得到治理。”皋陶说:“对!这就是你的美德。”

【研析】

尧在位时,黄河流域常发生水患,使得民不聊生,一开始尧是任命鲧(禹之父)治水。鲧所采取的方法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花了九年时间,非但未能将洪水制服,反而使得水灾更加严重。后来,舜接替尧成为部落首领后,发现鲧治水不力,于是将鲧杀了,而指派鲧的儿子禹治水。

不同于鲧的做法,禹所采取的是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方式,将洪水引到大海中。他与百姓共同劳动,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平息了长期的水患问题,让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本篇的重点在于禹谈论自己每天所从事的工作,除了治水工作外,还处理粮食分配工作,照顾百姓生活。

禹亲民爱民的具体表现,使得他在舜死之后,成为众望所归,被推选为继任的部落首领。此外,为了称颂他伟大的治水功绩,后人都尊称他为大禹。

【延伸思考】

1、从大禹及鲧二人所采取不同的治水方法,你得到什么启示。
2、在许多史书都有大禹治水的相关记载,请分享你所知道禹的其它值得后人学习的具体事迹。

【参考资料】

1、《史记》本纪(上)(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新译尚书读本》(三民书局,2005年)
3、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并附编二种一(鼎文书局)
4、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文化网
5、http://big5.zhengjian.org正见网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