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动容貌 正颜色 出辞气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8月03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论语・泰伯第八》)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容貌举止依礼而动。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端庄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辞气”,指言语声调。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言器用事物之细。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语译】

曾子病重时,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将要死时,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所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待人接物的道理有三方面:使自己的容貌举止依礼而行,便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端庄,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要谨慎得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鄙陋和背理的话。至于祭祀和礼节琐碎的事宜,自有专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研析】

此章言君子务本,重视在容貌、颜色、言辞要得体合礼。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

这些道理如今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常言道:“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当我们和周遭的人发生矛盾时,不妨“反求诸己”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并没有依礼而行,这样便容易找到症结,進一步得到改善。

【延伸思考】

1、试分析曾子为什么会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请分享因自身要求程度不同而影响别人对我们观感的例子。

【相关资料】

曾子避席

一斗

陈掉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掉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掉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4/8/8/28569p.html

【课后作业】

请谈谈曾子避席的故事给你的启发。

【教学引导】

曾子的敬师(和本章自我要求的态度相合)、玄奘的悟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