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广泛兴佛的时代 两晋与南北朝(七)

(公元265年---公元588年)
心缘


【正见网2004年08月26日】

北朝之广泛兴佛

北朝各代均笃信佛教,北魏拓跋氏从道武帝开始就信奉佛教。道武帝本人喜欢看佛经,每次见到沙门都要行礼。明元帝则在都城的四方建立佛像,并令沙门开导民俗。

不过,魏太武帝却在太延四年三月,令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概还俗;后又听信崔浩谗言,下令杀尽长安及各地沙门,并焚毁经像,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灭佛。史书记载,“后魏时,太武帝四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群聚秽乱,乃诏有司,尽坑杀之,焚破佛像,长安僧徒,一时殊灭。自余征镇,豫闻诏书,之匿得免者十一二。”但太武帝因为灭佛而不得善终,45岁时为宦官所害。

除了太武帝以外,北魏诸帝都是信佛的。文成帝时,下令重兴佛教,准许诸州城郡县于众居处各建寺一所,并允许平民出家,寺塔经像渐渐修复。献文帝继位后,在宫中建寺习禅。到孝文帝太和元年,平城即有僧尼二千余人,各地僧尼达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到北魏末年,各地僧尼多达二百万余人;而位于平城的佛寺约有100所,各地合共6478所,洛阳中已有1376所,各地寺庙达三万余所(见《释老志》和《洛阳伽蓝记》)。

北魏至孝静帝后,分裂成东西二魏,继承东魏的是北齐帝室,文宣帝曾派遣高僧法常入内庭讲经,之后北齐诸帝,多半好佛,邺都内的大寺约有4000所,僧尼近80000人,全境寺院有四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

继承西魏的是北周王朝,明帝时建陟岵、陟屺二寺,至武帝时又有灭佛之事,至宣帝时才渐次回复旧貌,至静帝时全国恢复佛道二教,重立佛像及天尊像,使佛教全面复兴。

北朝时佛寺建筑盛极一时,如《洛阳伽蓝记》序中指“招提栉比,宝塔骈罗”,当北魏道武帝接受佛教时,便于天兴六年在首都平城“作五级浮屠,耆贽崛山及须弥山殿,加以绘饰。”后来献文帝又于皇兴元年在平城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后,更大力营造寺塔,洛阳一地就有一千余寺,其中以永宁寺、瑶光寺、景乐寺、法云寺、皇舅寺与碉洹精舍较著名。

北朝之北魏的兴亡

* 北魏的建立

北魏是由鲜卑族的拓跋部落建立的。拓跋部最初在东北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活动,过着游牧生活。西晋末年,拓跋部分为三部。

307年,猗卢统摄三部,有骑士四十余万。猗卢因帮助西晋抗击匈奴的刘聪和羯人石勒,被西晋封为代王。316年,猗卢被杀。从此,拓跋部落分裂,又陷于纷乱之中。

338年,什翼犍继代王位。拓跋部“始置百官,分掌众职”,国家机构逐步完备。什翼犍频繁的对外進行征伐,虏掠了数以百万计的牲畜和人口,势力逐渐壮大。376年,前秦苻坚征服了拓跋部,什翼犍被杀,部落离散,余众被分为二部。

386年,什翼健的孙子拓跋?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 统一北方

拓跋?建立北魏后,推行屯田制度,发展农业,国力日益强盛。395年,他大败后燕军队,接着攻占信都(河北冀县)、中山(河北定县)、邺(河北临漳)等地。

398年,拓跋?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北魏在征服中原过程中,任用汉族人为官,许多著名汉族豪强都成了拓跋?的得力谋士。

元帝拓跋嗣(409年~423年)即位初,继续任用有能力的汉人,并给他们高官要职。他们帮助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使北魏逐渐巩固和强盛起来。后来,山东、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强也都归附了北魏。

到太武帝拓跋焘(424年~451年)即位时,十六国后期的各个政权,经过互相吞并,只剩下北凉、北燕、夏和西秦了。经过征战,到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

* 魏孝文帝的身世和仁德

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弘把帝位传给五岁的儿子元宏,是为孝文帝,由其祖母冯太后执政。

史书记载孝文帝出生时就有异象。当时“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他出生时就长得不同凡响,长大后十分仁孝,绰然有君人之表。

孝文帝对待兄弟亲族、大臣及周围的人,都非常宽和仁慈。有一次,别人在用餐时用热羹伤了他的手,文帝微笑着予以宽恕;还有一次,在饭中吃出了虫秽之物,文帝还是笑着宽恕了从人。有宦官曾在太后面前说皇帝的不是,太后大怒,打了文帝数十杖。文帝默然而受,也不進行申辩。太后死后,文帝也不以为意。

文帝喜好佛法,十五岁起就不再杀生,也停止了射猎活动。此外,他生性简朴,骑马的鞍子只是铁木的而已。

文帝亲政后,从善如流。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他常思虑并关心百姓的疾苦,对手下的大小百官则留心观察任用,对于贤能之士,根据才能的大小加以任用。他常说:“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文帝告诉史官说:“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自己,史复不书,将何所惧?”

在其南北征巡时,有官员上奏请求整治道路,文帝说,只要简单的修桥梁可以通过马车就行了,不用铲草令土地平整。他是凡所修造的,不得已而为之,不为不急之事损民力也。在文帝巡幸淮南时,如果需要砍伐老百姓的树的,一定要留下银两,而百姓的田地从不践踏。

* 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建国之初,官吏没有俸禄,因此农民的负担较重。国家规定:“天下户以九品混通。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实际上农民的负担远不止此。

此外,北魏初期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采取歧视政策,将其变为奴隶和杂户;战时还驱使他们为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如果步兵不前進,便被骑兵踏死。而在上层的鲜卑贵族和汉族上层人士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如清河大族崔浩在巩固北魏统治上出过大力,后来因与拓跋焘意见不同而被杀,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汉族门阀也都遭灭族之灾,被杀者达二千多人。这种矛盾也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稳定。

上述矛盾使北魏统治者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

孝文帝于485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实行了均田制。北魏初年曾推行过“计口受田”制,而新实行的均田令的主要内容是:

(1)男子年十五以上受露田(只种谷物)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为了轮种,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及身死还田。

(2)男子每人给桑田二十亩,作为世业,终身不还。在二十亩桑田上必须按规定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初受田时,原无桑田者,依制受田;原来桑田不足者依制补足,多余者将多余部分充做倍田;再多的也不充做露田来还授。随着人口的增减,多余部分可以卖出,不足部分可以买進,但买卖都不能超过应得分额。非桑之乡给麻田,男子十亩,妇人五亩,还受法和露田一样。

(3)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耕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4)土广民稀之处,任力耕垦,不受限制。土狭民稠之处,增丁应受田而不愿迁移者,以桑田抵应受露田数;不足者不给倍田;又不足从家人田中减量分给。愿迁者,任到空荒之地,但不得逃避赋役。

(5)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八顷,县令、郡丞六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

其次,实行了三长制。三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它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发租调力役。

第三,实行新租调制。新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麻乡出布)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的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新制实行后,按户等征收租调的“九品混通”制便废除了推行上述制度后,农民有了一定数量的可耕土地,租调相对固定和减轻,农民的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百姓成为均田户,对巩固他们的定居农业生活也有积极作用。而北魏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

* 魏孝文帝迁都和汉化措施

490年,冯太后死,魏孝文帝开始正式亲政。他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之所以迁都,是因为北魏孝文帝本人十分崇尚汉族文化,希望推行汉化政策,但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

于是,493年,孝文帝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他声言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理,宣布定都洛阳,并由此推行其汉化措施。

汉化措施包括:

第一,改官制。魏初,鲜、汉官号杂用。迁都后,改定官制,完全依照魏晋南朝制度。

第二,禁北语。鲜卑人原使用本族语言,北魏军中也用鲜卑语。朝廷上则鲜、汉语杂用。孝文帝在迁都后的第二年六月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在具体实行上,因为三十岁以上者不能一下改变,尚不强求;三十岁以下者,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

第三,禁胡服。鲜卑旧俗披发左衽;妇人冠帽著夹领小袖短袄。迁都之同年,下令禁胡服,服装改为汉制。

第四,改姓氏。鲜卑人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如拓跋、独孤、步六孤等。姓氏与汉人不同,标志着民族的差异,影响“胡”、汉贵族合作。因此,迁都的第三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

孝文帝的汉化遭到了一部分保守的拓跋贵族的反对。他们不仅在改制前進行抵制,在改制中和改制后也不断反抗。496年,太子拓跋恂企图逃回平城发动叛乱,被孝文帝处死。同年冬,旧贵族在平城发动兵变。孝文帝派军平服了叛乱,保证了改制的顺利進行。

孝文帝的汉化,促進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

* 魏孝文帝改革和汉化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后,由于立长校户,政府控制的编户增加了。到孝明帝神龟年间,户口数目比西晋太康元年增加了一倍多,大约有五百多万户,三千多万口。而吏治的改善,负担的减轻,使农民可以安心从事生产,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

北魏的畜牧业原本就很发达。孝文帝时期,又在河南设牧扬,养战马十万匹。如契胡尔朱荣的父亲尔朱新兴有“牛羊驼马,色别为群,谷景而已”。

手工业也有所進步。绢布产量增加,绢价下降。魏初,每匹绢千钱,孝文帝以后降到二三百钱。榨油、酿酒、造纸、煮盐、冶铁等部门也有发展。

孝文帝改革和采取汉化措施之后,北方的民族矛盾也有所缓和。

* 魏孝文帝之后的发展

北魏后期,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大的城市有洛阳、邺和长安。洛阳既是北方政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洛阳西阳门外有大市,周围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

当时经商的,除了列肆商贩和大商人外,许多贵族、官僚也从事经商。

西域、中亚、朝鲜、日本的商人也到北魏進行贸易。但总的来说,北方商业不及南朝活跃,较长时间是以绢布谷物作为交换媒介。
北魏后期,鲜卑门阀在优裕的生活中已经完全腐化。如高阳王元雍有家仆六千,使女五百,吃一顿饭要花费数万钱。河间王元琛更为奢侈,他有十几匹骏马都用银槽来喂养,请客用的器皿如水晶钵、玛瑙碗等,都是由外国买来的稀罕之物。元琛曾自负的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魏孝文帝以后,政治日益腐败,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这使统治者和老百姓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在5世纪末至6世纪初,北方已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大起义遍布北方各地,名号繁多,但主要有四支:北方边镇起义、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

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起义,前后延续了八年之久,席卷了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广大地区。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