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曹操(3) 举义旗 诛暴乱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正见网2016年04月28日】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魏武大帝曹操

二、举义旗,诛暴乱,护幼主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崩,十四岁皇子刘辩登基,即是汉少帝。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何进与袁绍密谋尽诛宦官,太后不听。绍等又为划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何进采纳之。

曹操闻而笑之,不以为然:宦官自古至今都有,只是主上不应过于宠信,以至于此。如想惩治,杀掉元凶即可,何必招徕外兵!若要一网打尽,难免透露风声,我见此事要以失败告终。(“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断言,乱天下者必是何进。

何进召董卓进京,卓未至而何进已被宦官张让等击杀。卓到,废少帝辩为弘农王而立陈留王刘协,即是汉献帝。京都大乱,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后董卓又鸠杀太后及少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一月,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带剑上殿,专擅朝政。

董卓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判定董卓终必覆败,不从,变易姓名,逃离洛阳。董卓派兵追捕,通告捉拿。曹操经中牟(河南中牟县)时,被怀疑而拘。功曹心知是曹操,向县令进言释放之。

曹操东归至陈留(兖州境内),陈留孝廉韂兹以家财资曹操起兵。义兵讨伐董卓,曹操竖起招兵旗帜,上书“忠义”,集五千人马,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堂弟曹洪、曹仁等于此时投奔曹操,日后均为曹操帐下大将。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正月,关东州郡也纷纷起兵讨董卓以应曹操,计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胄、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曹操行奋武将军。众豪杰多归心袁绍,唯济北相鲍信独谓曹操为不世出,能拨乱反正之人:“夫略不世出,能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乎!”深知曹操乃不世出之真英雄,建议曹操顺天义,挑起拨乱反正重任。

二月,董卓见盟军势大,徙天子迁都长安,留屯洛阳,焚宫室。袁绍等因卓兵强而不敢进。曹操建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军已合,诸君何疑?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然众将皆不从,曹操独自引兵西进,到荥阳汴水,与董卓部将徐荣交战,曹操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曹洪将自己之马交给曹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曹操回到酸枣,见诸盟军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再次献策:“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无人听从。诸将对攻打董卓畏缩不前,却为了利益自相残杀。袁绍胁迫韩馥让出冀州,自领冀州牧。

袁绍、韩馥欲立北方的幽州牧刘虞为主。刘虞为汉帝,甚至私下连皇帝印玺都刻好了,曾于座中向曹操炫耀帝玺。此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曹操以诗《蒿里行》记述此时乱象。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殷之切切,满纸忠义,曹操怀天下民生疾苦,悲各路诸侯为利益而争夺,置大义于不顾。虽不合于众,孤立当时,仍然忠心护持幼主汉献帝。曹操曰:“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军、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曹操数谏不听,义师坐失良机,其失望何其深重!眼看“万姓以死亡,生民百遗一”,他“念之断肠”。明白众诸侯只知自保谋私争利,他知不能指望他人,自己却力量薄弱不能胜敌,几乎丧命,其心何其悲怆!然既已决定“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诸君向北面幽州刘虞称臣,我自去西讨董卓),护主兴国、救民生死,一己担道义,虽千万人,吾往之也!

此后,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密谋诛卓,策动中郎将吕布,使为内应。夏天,四月,献帝大会群臣于未央殿,卓朝服乘车而入,吕布等奉诏杀之,百姓歌舞于道。

三、扶道教,聚曹门,应运兴

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曾邀集名儒、诸王集于白虎观,统一各家儒学学派,遂成《白虎通义》,使儒教日益兴盛。

至东汉末年,大汉天朝已近尾声,汉武帝所立之内道外儒传统文化体系至此已被腐儒阉割败坏。此时印度佛教亦开始东传,皆欲在中土神州演绎、结缘,以至能在五千年神传文化历史中留下辉煌。故此,道家修炼也一改以往单传独修方式,开始形成道教,以利普传。天象背景亦导致其后几百年之佛、道相争。

秦始皇、汉武帝皆尽力推行道家养生,修炼成仙之道,方士、方术从前秦流传至东汉,为早期道教一部分。

道教兴起之时,有天师道、太平道、方术等三部分,广传“汉行气尽,黄家当立”,代言天命。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汉顺帝年间张道陵所建。张道陵,字辅汉,徐州沛国丰人,太学书生,博通五经,精通经史,袭留侯之裔。汉和帝以金帛、驷马车拜其为天傅,不就,后来与弟子入蜀,在鹄鸣山修道。广收徒众,凡入道者须纳米五斗,以符水替人治病,又令门徒念老子《道德经》。陵死,其子衡行其道。衡死,张鲁复行之。

冀州巨鹿张角于灵帝年间创立太平道,太平道奉事“黄老道”又名“中央黄老”、“中黄太一”,“以善道教化天下”,信众达三十六万。黄老并非黄帝、老子,乃道家神之名号。太平道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反对诸神淫祀。张角称大贤良师,倡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以太平道起事,裹黄巾为标帜,称为黄巾军。张角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八州响应,声势浩大,汉灵帝“发天下精兵”征讨。

此时青州百万黄巾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迎击黄巾军,被杀。陈宫献策曹操自领兖州牧;济北相鲍信迎曹操领兖州。操进兵击黄巾。曹操抚循激励,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又数开示降路,战辄擒获,黄巾军遂退。十二月(公元192年),曹操率兵万余追黄巾军至济北,黄巾军乞降。曹操受降黄巾军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

青州黄巾军作战异常勇猛,“兵皆精悍”。仅握万余兵众之曹操何以能降伏三十余万黄巾?太平道黄巾军认同“道”,信仰一致乃黄巾军投降曹操之主要原因之一。黄巾军移书曹操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青州兵降操不降汉,只为“同道”曹操出力。曹操去世,“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会太祖(曹操)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三国志‧魏书》)

曹操受降太平道黄巾军为己用,后又抚纳张鲁五斗米道(天师道),移汉中之民以充实长安及三辅,使天师道北迁,在北方广为流传,后又流传至江南。曹操为魏王后,将全国各地方士招致邺城,“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曹植《辨道论》)。邺城成为当时方术文化中心。魏国上下习道成风,推动道教兴盛、发展。五斗米道张鲁以“宁为魏公奴”心态,举“黄衣当王”旗帜归入曹营,各地方士以多种形式会聚曹门。道教对曹操之认可亦向世人昭示:黄德在曹。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曹操军鄄城,大战袁术,袁术退保封丘,曹操追而围之,大军未及合围,袁术逃奔襄邑,曹操追到太寿,袁术走宁陵,又追之,走九江。曹操得胜,于夏季还军定陶。

也在这年初,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阙宣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曹操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夏,吕布将薛兰、李封屯巨野,曹操攻之,吕布率兵往救,不胜而走,操遂斩兰等。吕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曹操士兵皆出收麦,留守者不足千人,屯营不固。曹操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吕布疑有埋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次日复来,曹操这一次隐兵马在堤内,出一半兵在堤外。吕布益进,曹操乃令轻兵挑战,交战后伏兵齐出,步骑并进,大破吕布,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吕布夜走,操复攻拔定陶,分兵平定其他诸县。曹操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吕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张邈从布,使其弟超将家属保雍丘。

秋八月,曹操攻围雍丘数月。冬十月,天子拜曹操兖州牧。十二月,曹操攻取雍丘,兖州平,遂东略陈地。

曹操搜罗英俊,招募材勇,文武并用,济济一堂。雄霸一方,始逐鹿中原。天下闻名,应运而兴。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