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盛世去 芳菲匝地四海春

于海心


【正见网2016年04月04日】

清明节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祭祖自周朝开始,到唐朝成为官方节日,宋朝极盛,元朝多从本俗,明朝把清明列为时享,历经清朝、民国,一直到今日,一直保留着清明祭扫,怀远追祖的传统。

唐朝的清明节

清明祭祖,慎终追远,对于重视孝道的中国人来说“丧祭之礼立,则孝慈著”。《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唐玄宗时,清明祭祖正式成为五礼之一:“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例程”。"五礼之序,以吉礼为首",清明节的祭礼属于吉礼。《礼》曰:“化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唐代宗以前,清明节与寒食节连在一起。寒食节三天之后是清明节。唐代宗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并逐渐为清明节所取代。这是《唐会要》的记载。

清明祭祖,还有戴柳的习俗。清明戴柳是从唐高宗流传下来的。《岁时百问》“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祭祀祖先之后,清明节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

清明踏青,游春。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唐代宗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

清明节踢蹴鞠,就是踢足球。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对足球赛进行了描摹:“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朝风气开放,女子也踢足球。韦庄的“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王建的“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描写的都是宫女踢足球的场景。

有资料可查的清明节最有趣的比赛当是清明节宫廷里的拔河比赛。《唐语林》记载了这次,七个宰相和两个驸马在东边,三个宰相和邱将军在西边,八比四,东边不出意外的赢了。

观众是皇帝下诏来的:"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皇帝本人也带着皇后和公主来观战。输了的西边很不服气。上奏皇上说这比赛很不公平,要从新来,皇上不许,西边还是输了。一场拔河比赛也要上奏皇帝要求从新裁定,做到了宰相也有童心未泯啊。

清明节也荡秋千。唐玄宗称荡秋千为“半仙之戏”,正因清明时节处处有人在玩秋千,因而又将它称为秋千节。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中可见到人家庭院里的“秋千”。半仙之戏一直游戏到明朝:“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清明节斗鸡,这是个招人诟病的习俗。初唐四杰的王勃,因为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激怒了唐高宗,说他教坏皇子,逐出沛王府,丢了侍读的职位。

清明节的诗词中有表达扫墓祭祀的悲哀,实际上更多的诗词表达的是清洁明亮的美好心情。

唐朝初年时寒食节和清明节放假四天,到了贞元年间增加到七天。到了宋朝,清明节基本取代寒食节,依旧放假七天,这在传统社会是最长的节日了。

宋朝的清明节

清明节在宋朝最为隆重,《清明上河图》是清明节盛况的细致入微的写实。北宋时,清明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宫城朱雀门外近东的迎祥池“夹岸垂杨,菰蒲莲荷,凫雁游泳其间,桥亭台榭,棋布相峙。”在每年的清明节这天让普通百姓进来烧香游玩一天。

寒食节前的一天称作“炊熟”,用面做成飞燕,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框上,叫做“子推燕”。女孩子满了十五岁,在那时是成人了,女子的成人仪式及笄礼在清明节这一天举行,清明节也是女子成人节了。

最壮观的的是皇室的祭拜。宫中半月前就派宫中的人去祭祀皇陵。宗室近亲也分别去祭祀皇陵。宋朝皇陵在河南巩县,距离京城开封百里之遥,皇室的清明节要持续月余了。跟随的人都穿着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色绑腿,都是官方供给的衣裳。紫衫白绢青布,多么高雅的配色。

宫中还派人去寺院道观祭祀宫人的坟,参与祭祀的人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车轿装饰着锦绣珠宝,绣扇双遮,纱笼前导,仪式盛大隆重,读书人和百姓都到门前来观看。纸马铺用纸折叠成阁楼摆在当街。

宫中还有名为“摔脚”的侍卫军军乐表演。“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旌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

凡是新坟都在这一天祭扫,“妇人淡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罍”。

平民上坟多用枣姜豉。京城的人到郊区去,祭扫之后顺便郊游。野外热闹的像城市一样,在绿树下,园林中,罗列杯盘,互相劝吃。到处都是城里的歌儿舞女。都带着枣,炊饼,泥偶和掉刀,名花异果,野外游戏的玩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用杨柳杂花装满轿顶,从四面垂下来。要在郊外玩一整天,晚上才回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民生富足,节奏缓慢,老百姓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生活。

从清明往后三天都是出城上坟的日子,但是以清明这天是正日子。

清明当然有节日食品,坊市上开始卖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

中原的风俗也影响到了辽国:“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

宋室南迁后,把东京的习俗带到了杭州。宫中提前五天和派宫人去祭祀皇陵,随从的衣裳还是跟随的人都穿着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色绑腿。用麦糕稠饧祭祀。

宫中让宦官在阁门上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赏赐给臣僚巨大的蜡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即此时也。刚刚钻出来的火成为“天火”,吉利非常。因为清明节之前的寒食节禁火,因此这一天皇帝会赐给亲近的大臣们“新火”,就是刚刚钻出来的天火。

关于清明节,还有苏东坡梦中得诗的故事。苏东坡在杭州时,与道潜和尚交好,一天夜里梦见道潜带着一首《饮茶》诗来见他,醒来后只记得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苏东坡在梦中问他,清明节火固然是新的,为什么水也是新的呢?道潜回答说:“清明节民俗淘井,所以水也是新的。”

宋朝的清明节继承了唐朝戴柳的习俗,家家用柳条插在门上,叫做“柳眼”。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柳条上要加枣。或许大枣可辟邪,“大枣烧烟熏床下,能辟蚤”。和北宋一样热闹,出入城门的车马几乎堵塞了城门,郊野的名园花圃,湖里的彩舟画舫,还有龙舟可以观赏,处处是行乐的人群。笙歌鼓乐,甚至超过了了东京。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着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管城内外诸酒库,每岁清明前开煮,中前卖新迎年。这大盖是南宋时最热闹的景象,也是世界上最盛大的酒会了。这种酒会,放在如今的西方也毫不逊色,足以称之为“酒节”了。

临安府的点检所,管理杭州城内外的各个酒库(大概就是如今西人的酒庄)的酒的质检。每年的清明前呈送酒样。各个酒库贴出告示(广告),官私的歌妓到场。到了清明的天刚刚亮,各个酒库的队伍排列整齐前往州府的教场,等着被点名呈送酒样。此前,十天前呈送小酒样,五天前呈送大酒样。

各个酒库的队伍十分壮观,走在队首的是"布牌",用三丈多长的白布写着"某库选到有名高手酒匠,酝造一色上等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用大长竹挂起来,三五个人扶着走。

跟在布牌后面的是配有大鼓的小乐队。

乐队后面是几担呈送的样酒。

跟在样酒队伍后面的是八仙道人队伍和各个行业的队伍,如如鱼儿活担、糖糕、面食、诸般市食、车架、异桧奇松、赌钱行、渔父、出猎、台阁等社。

还有童男童女,手执琴瑟。

歌妓楼馆里的女佣,女扮男装提着花篮和精巧的笼仗。

官妓和私妓分成三等,一等的骑在马上,头顶冠花;二等的是秀丽出名的,带珠翠朵玉冠儿,销金衫儿、裙儿,各执花斗鼓儿,或捧龙阮琴瑟;三等的大约十几个人,着红大衣,带皂时髻,名之“行首”。即使是地位低下的歌妓,也要也要准备好衣裳首饰备用,或者托人租来,不然会被责罚再办。

歌妓队伍后面是压阵的队伍。她们们雇佣来带着银鞍的盛装马匹,请来宅院和诸司人家的侍从来押阵。

每个歌妓队伍还都有自己的啦啦队。她们请没事的仆人和街上的浪子,骑马相追。

歌妓后面的队伍是“专知大公,皆新巾紫衫,乘马随之”。

州府会赏给彩帛、银钱、支票和银碗,让人抗在肩上走在马的前面,以为荣耀。

最是那些喜欢热闹的风流少年,一路劝酒,或者送点心。也有喜欢热闹的上了年纪的人,也跟着少年人这样做。

在州府中验酒完毕后,各个酒库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大街,一直到鹅鸭桥北酒库,或俞家园都钱库,收了牌子解散队伍。

各个酒楼张灯结彩,游人到处品尝。“追欢买笑,倍于常时。”

元明清朝的清明节

元朝的清明节是朝廷的一个重要的节祭,用牲来祭祀。《元史》记载:“节祭元日、清明、蕤宾、重阳、冬至、忌辰。其祭物,常祭以蔬果,节祭忌辰用牲。”

明朝时,除了宗庙宗族祭祀之外,清明节还要设厉坛祭祀那些无人祭祀的鬼魂,让他们有所归依,不出来做厉鬼,致人生病。《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厉鬼作祟,人则生病。《士丧礼》:“疾病祷于厉’。

明朝刚刚建立的洪武二年,朱元璋采纳学士陶安等言,制订了宗庙之祭的时享制度。“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岁除如旧。"《祭法》对祭祀的级别也做了分辨: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郑注》说,汉朝时民间有祭祀厉鬼的传统,后来渐渐荒废了。洪武三年开始设立厉坛祭祀无祀鬼神。在京都举行泰厉,每年的清明以及十月初一派官员去祭祀。提前七天告知京都的城隍。到了祭日这天,在厉坛上社城隍的神位,无人祭祀的鬼神位于厉坛下的东西,用三只羊,三只猪和三石饭米。

诸侯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都在城北设坛,一年两次和京师一样。里社则祭乡厉。后来又增加了七月十五的祭祀。

明《帝京景物略》载:清明节的时候,男女都出城去扫墓提着挑这祭祀的东西,轿子和马上都挂满了祭祀的物品。路上满满的都是祭祀的行人和轿马。祭拜的,给坟头上酒的,哭的,给墓除草填土的,烧纸钱的。哭完了,就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找一棵树坐下来,兴尽方归。

清朝的清明继承了前代的传统。皇室以时享祭祀皇陵。

道光年间的《清嘉录》记载了苏州附近的清明节习俗,清朝时依然门前插柳,头上戴柳,上坟,上坟多用青棕,熟藕,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锭,虎邱郡设厉坛,同时祭祀城隍和诸路土谷神和其他神仙。游人骈集,名为看会。

儿童对着鹊巢做米饭,称作野火米饭,也是沿袭了宋朝钻火的遗风。

上坟之后游春赏花,把清明节过得热热闹闹。

在祭厉坛之外,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帝京岁时纪胜》还记载了清明节的赦孤和济孤的慈善活动。广宁门外的普济堂收养外地的孤单无依的老人病人,育婴堂收养弃婴,清明节这天两堂收殓野外的尸体和婴儿的尸体入葬或者火化,并请人超度,叫做赦孤。仿照前朝的厉坛,祭奠厉鬼。在神位边傍列孤魂,叫做济孤魂会。

《清嘉录》记载了当时的放风筝的清明节游戏。“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清明后,东风辞了时令,无法再放风筝。京城人带着风筝去祭扫,扫墓之后就在坟前放风筝。把灾难疾病写在风筝上,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希望风筝在在这个洁齐的日子带走所有的秽气。风筝的做工极尽精巧,琉璃厂的上等风筝几两银子一个。此时清明的游戏,风筝超过了秋千的主导地位。

民国蒋公介石奉化祭祖

民国二十年(1931年)清明节的《中央日报》登了总统蒋介石赴奉化祭祖的新闻。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总统蒋介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再次回乡扫墓。奉化的乡亲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民族英雄、国家元首的回乡仪式。从清明节四月五日起,溪口各界在蒋家祠堂演戏,大戏连演三天。之后,蒋家还戏三天。蒋公每次都出入悄悄,不惊扰别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清明节,蒋公带着儿孙扫墓,自己祭拜后叫儿孙叩头,并再三叮嘱要多叩头。这是蒋公最后一次在老家奉化溪口祭祖。

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的清明节,蒋公崩殂于台北市市郊士林官邸。此时,台北晴和的天气突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伟人之崩殂而动容。

“烈烈悲风起冷冷涧水流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难抑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乾坤难匡正幸天尚勘怜

年年清明日世世中华孙

代代上坟时也祭民族魂”

引自《中国真正的国殇-1975年蒋介石逝世的真实纪录像片》。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