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23):伍余元卜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4月28日】

伍(ㄨˇ)(wǔ)

【历史来源】

出自于芈姓,为黄帝时大臣伍胥之后,以祖名为氏。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后代以祖名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后来成为楚国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宠臣叫伍参,是伍胥的后裔。

【郡望】

1、安定郡:汉武帝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废安定县。十六国时,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泾州。唐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

2、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辖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堂号】

1、孝友堂:孝是指对父母孝,友是指对兄弟友爱。春秋时的伍员,字子胥,他的父亲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国大夫,父子都是忠臣。平王听信谗言,把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杀了。伍员逃到吴国,说服吴王伐楚,一举灭了楚国。当时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员就掘开他的坟墓,打了他的尸骨三百多鞭,报了父兄之仇。

2、主要堂号有“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安定堂”等。

【历史人物】

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原为楚国人,他的兄长伍尚是楚国大夫,父亲伍奢也是楚国大夫兼王子太傅。楚平王听信奸臣谗言,杀了伍奢和伍尚。伍子胥逃到吴国。

吴王阖闾当政,重用了伍子胥,伍子胥不负重托,气势雄伟的阖闾大城是伍子胥缔造,就是现在的古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就奠定了现在苏州城市的格局。

伍子胥举荐了孙武给吴王阖闾,成就了名闻中外的孙子兵法,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五战五胜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進入了鼎盛时期。

西元前496年,阖闾出师攻打越国,却兵败而亡。伍子胥支持阖闾之孙夫差即位。后来,夫差数次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每次都极力反对,加上奸臣挑拨,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恶化。伍子胥在前途无望之下,将儿子寄养在齐国鲍氏。吴王得知大怒,派人赐子胥属镂剑自尽,结束了其悲壮的一生。

余(ㄩ?)(yu)

【历史来源】

1、根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同出一宗。

2、出自于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根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3、源自于复姓铁木所改。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相传铁穆宰相是位忠臣,由于太祖听信谗言,下令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便在半夜之际逃出城外,逃至贵州,眼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五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因为余字比金字少一横,而且当时太祖说出水中有鱼,便取鱼字的谐音。

【郡望】

1、新安郡:晋太康元年(西历208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

2、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西历72年)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靖江市。南宋时改为郡。

3、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堂号】

1、清严堂: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

2、忠惠堂: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锡为奉化郡公,死后谥“忠惠”。

【历史人物】

余靖

余靖(西元1000年~西元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谥襄,广东韶州曲江人(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宋朝名臣,官至朝散大夫。
  
余靖出身于仕宦之家。天圣二年(西元1024年)考取進士。景佑三年(西元1036年),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余靖亦由此名闻于世。

庆历三年(西元1043年),复起任职为谏院右正言,专司向皇帝進谏奏事,余靖正直敢谏,曾多次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等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余靖的建议大多为宋仁宗所接受。宋仁宗天圣年间,有十分著名的“四谏”,指的是当时在朝廷担负言责并敢于進谏的欧阳修、王素、蔡襄以及余靖四人。

庆历四年(西元1044年),余靖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余靖曾先后三次出使契丹,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他著有《五溪集》传世。后来,广州设有一座远近知名的“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元(ㄩㄢ?)(yuan)

【历史来源】

1、出自于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在中国的姓氏当中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之一,如果要有具体的记载,那便是殷商的一位臣子-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于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根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15个孩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根据《韵会》记载,“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于拓跋姓,是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根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之后,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由于崇尚汉族文化,便在西历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到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于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在河南省一带。

【郡望】

湖南郡:汉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历史人物】

元好问

元好问(西元1190年~西元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金忻州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元好问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他出生七个月就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元格当时任县令,元好问五岁开始学诗,七、八岁就能写诗,被人们称为“神童”。元好问十四岁时,跟随叔父到陵川任职,在学者郝天挺门下求学六年,受到很好的文化教养,为他做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岁时,叔父病逝,元好问回到秀容老家。金宣宗贞佑四年(西元1216年),蒙古军南侵,山西各地兵荒马乱,元好问带着母亲逃到河南。残酷现实和颠沛流离的遭遇,对他影响深刻。元好问初步接触了社会和人民,开始创作一些反映现实、战争的诗歌。同时还创作了《论诗绝句》三十首,对魏晋以来的诗歌做系统的批评,并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西元1232年,蒙古军攻陷洛阳,围攻汴京,元好问这时任左司都事。隔年,汴京城破,元好问遭蒙古兵俘虏,押赴聊城羁管软禁。在金朝灭亡前后的时期,他深感国破家亡的痛苦,满怀悲愤地写下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元好问的诗内容丰富、气势豪迈、格调悲愤,自成独特的风格。“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西元1239年,元好问回到故乡秀容。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臣的误国,为了以诗存史,他四方奔走搜集史料,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编辑诗词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

卜(ㄅㄨˇ)(bo)

【历史来源】

1、出自商、周代卜人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周礼卜人之后,以官为氏。又据《风俗通》载,“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地位相当于大夫,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他们的后裔有的以卜为姓。就是所谓的“氏于事者”,就是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

2、出自春秋时卜筮官之后,以官名为氏。根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春秋时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皆为ト筮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例如北魏代北匈奴复姓须ト氏,为代北复姓,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单姓ト。是匈奴贵族四大姓(呼延、卜、兰、乔)之一。明时云南缅中军民宣慰使为卜姓,系布朗族。清满洲八旗姓布林察、布尼、布林厄等氏后改为ト姓。达斡尔族布顿强氏,汉姓为ト。土家索ト氏,汉姓为ト。辽宁省沈阳锡伯族ト占那氏、卜库索里氏等,汉姓均为ト。今土家、回、蒙古、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根据《姓氏考略》记述:“晋卜偃,秦卜徒父,鲁卜楚丘,皆以孓筮官,其后所以为氏。望出西河、武陵、河南。”

1、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治所在今山西省离石(今汾阳市)。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2、武陵郡:汉置武陵郡,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南),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3、河南郡:汉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堂号】

西河堂:闽粤始祖卜弼裔孙的堂号为“西河堂”望出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就是卜商。卜商后代迁出山东的卜阡富,生八子,卜弼正是他的第八子。卜氏居闽,裔传粤,世系清晰。

【历史人物】

卜商(子夏)

卜商(西元前507年~约西元前420年),字子夏,魏文侯师事之。《史记》中记载,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约西元前483年,他到鲁国拜孔子为师,是孔子著名弟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西元前476年孔子殁后,子夏赴晋国创办学堂并教了五十五年书。许多儒学的经典据说是由子夏流传下来的,《论语》一书疑多出于他和门人手撰。

司马牛和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告诉他说:“君子应常反省自我,当内心无愧疚时,那还有什么可忧愁、可畏惧的呢?”而当司马牛常常为自己没有兄弟而忧愁,子夏就安慰他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工作谨慎认真而无过失,与人相处恭谨有礼,那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君子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又有一次,子夏要到鲁国莒地为官,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做事不可求快,也不可贪求小利。求快反会达不到目地,贪求小利就会做不成大事。”这就是成语“欲速则不达”的出处,意指做事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地。

子夏晚年时,因丧子哀恸过度而失明,曾子前去吊唁。曾子哭了,子夏也哭着说:“天啊!我有什么罪啊!要如此的惩罚我!”曾子生气的说:“你怎能说自己无罪呢?以前在鲁国,我和你在洙水、泗水跟随夫子学习,夫子过世后,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第一条罪过。你的父母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第二条罪过。现在你儿子死了就哭瞎眼睛,这是第三条罪过。这些不是你的罪吗?”子夏听后仍掉拐杖,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