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传文化的渊源--深邃的内涵(5)

吴友


【正见网2014年11月29日】

华夏文明的起源

任乃强(1894年—1989年)是现代著名藏学家,汉族,南充县双桂乡(今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人。1979年以来相继完成了《羌族源流探索》、《四川上古民族史》、《川藏边历史资料汇编》等七部专著及数十篇论文。任乃强认为,汉藏语系民族与青藏高原有很深的渊源,各个分支就是不同时期从不同方向走下高原后形成的,只有藏族仍然留在高原上。整个汉藏语系的民族都源于古羌人。

他谈到,羌族的祖先占有河首地区的哈姜盐海,并开始驯养牲畜,形成为一个族类,自呼为羌。以今天的区域说:自冈底斯山以东,昆仑山脉以南,大积石山斜联柴达木低湿地与若尔盖低湿地西南及木雅贡噶大雪山脉以西;念青唐古拉联接当拉岭、伯舒拉岭东北的草原地带,都是羌人住地。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以前,在中国西北方,从塔里木沙漠斜联瀚海大戈壁的沙漠带以南,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草原地区,建成了若干的羌族部落。这时,文化最高的还是羌族,当时中亚地区的草原牧民,都是奉行羌俗和羌语。其他经营农业的民族,亦因与羌族发生交易的关系,多有能说羌语的人。羌族本身因为感到有经营农业的必要,便在他们占据的草原边缘的河谷地带栽培谷物与蔬菜。有些旁支则由半农半牧进一步建成为以农为主业的部落。由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所派生分出的不同文化的羌族部落,便逐渐形成若干新兴的民族。

“羌”即牧羊之男,“姜”即牧羊之女。“羌”,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字形上解释为从人、从羊,“西戎牧羊人也”。《风俗通》一书认为:“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字从羊、人,因以为号”。《后汉书•西羌传》道:“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姜”、“羌”本为一字,“姜”从女,作为羌人女子之姓;“羌”从人,作为族种之名。据考证,在殷商甲骨文中,羌人男子称“羌”;羌人女子称“姜”。而姜与羌,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羊”下面一个是“儿”一个是“女”,也就是“羊”的“儿女”,靠羊生存的“儿女”。可见,我国古代文献中都是把羌作为放羊放牛从事畜牧业的以羊为特色的民族来叙述的。羌人的畜牧业比较发达,且以羊为主,这与羌为“牧羊人”的记载一致。

羌族《羌戈大战》说,在远古的时候,羌人的祖先原住在昆仑山下。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人民富足。忽然一天,有支“魔兵”从北方杀来,羌人抵挡不住,节节向西南败退,一直退到现今青海和四川交界的“补尕山”才稍微缓和下来。这说明羌族是昆仑山史前部落之后裔。

《左传•庄公十二年》记载:“姜,大岳之后也。”古人喜好以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来命名自己的部落或氏族。大岳应该就是与山紧密相连的部落酋长之名。按傅斯年、闻一多等人研究,姜羌同源。“齐姓姜,四岳之后,春秋有姜戎,自称亦四岳之后,看来齐与姜戎本是同种。”姜是大岳之后,意味着羌也是山岳之后。羌族生存之处所,似乎与山一直相关。《山海经•海内经》云:“伯夷生西岳,西岳先生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羌人之国本来离山不远,而迁徙所到之处为“三危”。“危”有高耸、高峻之义。因此,舜流放了部分羌人到高山峻岭等地。

羌族的首领西王母,就居住在昆仑山上。《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日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古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迁徙到中原地区的羌族大多华夏化。华夏族源于古羌族,是一部分率先发展起农业的羌人,而其余羌族部落则留在原处,依然未告别落后的畜牧业时代,这也正是中原的羌人自称为“夏人”或“华人”而不称为羌人的原因,“夏”和“华”都带有菁华之意。其后的历史就是新兴的华夏部落将其文化向四面八方推进的过程,各地的文化均被以仰韶文化为母体的龙山文化所取代,这同时也是华夏族向各方位扩展的写照。

留在原地的羌人后来进入南疆和青藏高原,汉代西域的一部分小国即为羌人所建,青藏高原的羌人自成“僰人”,一部分形成吐蕃人,即今天藏族的祖先,其中一部分吐蕃人南下形成今天的缅甸人,另一部分“僰人”直接南下形成白族,彝族和纳西族等民族,这部分羌人的语言形成了藏缅语族。虽然古青海的各民族都与羌有缘,现在青海六大主体民族中已没有羌族。现在的羌族自称“日玛”、“日麦”“尔玛”“尔麦”。主要分布在四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绵阳市的川北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等地区。据1990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羌族总人口19.8万人,其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13万余人。羌族聚居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那里重峦叠嶂,境内有岷江、黑水河等多条河。

先秦史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古羌族。

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史载传说中的炎帝为姜姓,当为远古羌人无疑。其发源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的姜城堡。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以火德王,故谓之炎帝。”《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可见炎黄二帝是同一祖先。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可见黄帝(当时的轩辕)曾是炎帝的一员得力干将。“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太平御览》说:“神农氏姜姓。”姜即羌。贾逵《周语》注说:“共工氏姜姓。”《史记•六国年表》:“禹生于西羌。”《太平御览》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谯周《蜀本纪》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广柔在今羌族地区。《水经注•沫水》广柔县条:“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日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意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高密,是大禹的字。《后汉书•戴良传》也说:“仲尼长于鲁东,大禹出西羌。” 《盐铁论•国疾》也说:“禹生西羌,文王生被夷。”《新语•术事》说:“文王生于东夷,大禹生于西羌。”《尚书正义》也记载:“禹名文命,西夷人也。”《路史》曰:“长于西羌,西夷人也。”《史记•三代世表》:“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

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我们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 殷商时期,古羌族有“北羌”、“马羌”等众多部落,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从事农业生产。(徐中舒:《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论文集》,第27页。) 《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女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封于商,赐姓子氏。”“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诗经•商颂•殷武》中有:“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歌颂了殷王朝的强盛,同时也反映了羌族与殷王朝的密切关系。

周人与羌人关系更加密切。《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章炳麟《检论•序种姓》说:“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说:“姬周当是姜姓的一个支族,或者是更大之族之两支。”传说姬姓周的始祖“弃”的母亲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应是互为婚姻的两大集团。周与姜、羌联盟是武王灭商的重要条件。周朝立国以后,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齐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分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成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后汉书•西羌传》:“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据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考证,晋国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壮大起来的,晋国因和戎而称霸,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晋人之中。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文献记载了这部分羌人由射猎进到田畜的传说。《后汉书•西羌传》说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后教羌民“田畜”。

此后羌族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后汉书•西羌传》说:“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谓首,灭狄、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

从如上引文可知:伏羲、炎帝、黄帝、夏、商、周、秦都是古西羌民族。

华夏之称,始自西周,是有了“尊王攘夷”这一霸主事业的准则后中原民族的自称。而将四边的民族称为蛮、夷、戎、狄。及至周灭商,又大封商人乃至虞夏遗裔,华夏才算初具规模了。历代新君王不断“攘夷”的结果,加速了夷狄的华夏化。楚、秦、吴、越四大国,在春秋时均已变夷狄为华夏了。战国之时,楚国把更多的蛮族,如濮人、蛮人、庸人、舒人等带进了华夏的领域,秦国则把更多的戎狄,如巴人、蜀人等带进了华夏的领域,其它接近边疆民族的诸侯国无不如此。于是,从族源上看,在华夏中间,蛮、夷、戎、狄的血统一应俱全了。华夏族形成、壮大的过程,便是蛮、夷、戎、狄同化、融合的过程。

华夏文化的基调和特质都是殷人给奠定的,然而特别是孔子却特别地大赞特赞周礼,并亲自实践了三个月的时间,用周礼来管理社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说:“有些戎狄和华夏并无种族上的差异,如姬姓、姜姓之戎,他们和周人本是同族之人。他们之所以被周人看作戎人,原因就是他们文化上落后于周人。……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例如杞君朝鲁君,用夷礼,杞被贬称为夷,后来杞国朝鲁用周礼,杞又称为诸夏。姜戎与齐同姓,同住在中国内部,姜戎饮食衣服不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达,被称为诸戎。华族与居住在中国内部和四方的诸族因文化不同经常发生斗争,斗争的结果,华夏文化扩大了,中国也扩大了,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融合成一个华族了。……因为华族文化程度较高,政治上有霸主主持盟会,起着互救的作用。华族凭藉优势的文化和政治力量,终于融合了诸族。……中国这一名称,含有地区居中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意义则是指传统文化的所在地。”因此在汉以前,把文化发达的地区(包括中原)称为中国,这些地区的人被称为华人和夏人。

到了汉朝,又确立华夏文化的主干之一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同时对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在统一国家中文化多元发展的格局。汉族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和富裕的经济地作用而自发形成的一个文明共同体,汉人之称(包括华人和夏人之称)最初就是这么形成的。过去历史上有许多文明古国,它们存在一时,后来却中断、消失了。只有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几千年沿续下来,这种深层的凝聚力,就是华夏文化—中华神传文化。

总结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从远古至今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着。上一期人类文明由于道德过于败坏,距今一万年前被全球性的高达近三千米的大洪水淹没。只有少数生活在高山中的人存活下来。上一期黄种人的文化被昆仑山上的幸存者保留下来,他们中的一部分向西走,穿过伊朗高原,来到两河平原,开创了苏美尔文明,这一文明被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承传,并深刻的影响了这一期的古希腊文明。昆仑山上的幸存者的一部分向东走,穿过青藏高原,来到中原地带,开创了华夏文明。

上一期白种人的文化被喜马拉雅山上的幸存者保留下来,他们中的一部分向南走,来到印度平原,把他们的文化传给了当地的印度人,又通过佛教传入中国。所以这一期的五千年中华神传文化包含了上一期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史前文化,当然还有更久远更庞大的因素。在大洪水前,有一批黄种人经白令陆桥到达美洲,他们开创的史前美洲文明也被大洪水淹没,幸存在智利和危地马拉一带高山中的人保留了一部分史前文明,也就是现在知道的玛雅文明。上一期白种人最发达的居住区是大西洲(Atlantis),后来在大洪水时彻底沉到了海底。大灾难之前可能有极少部分大西洲人逃离到了美洲,形成了后来的白种印第安人“云族”,他们的文化先进神秘,后来可能进入了地内继续发展。(图3)

图3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