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传文化的渊源--深邃的内涵(2)

吴友


【正见网2014年11月25日】

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关系

两河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也称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因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称作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现伊拉克(Iraq)境内)。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由于这一带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所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詹姆斯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这一大片的土地称为“新月沃土”。新月沃土上有三条主要河流,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约旦河、叙利亚及两河流域,共约40-50万平方公里。

两河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两河流域习惯上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大体上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Assyria),得名于亚述城(Assur),南部称为巴比伦尼亚(Babylonia),得名于巴比伦城(Babylon)。巴比伦尼亚以尼普尔(Nippur,今努法尔)为界,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Sumer),得名于最早文明的创立者苏美尔人(Sumerian);北部称阿卡德(Akkad),得名于阿卡德城及创建者阿卡德人(Akkadian)。两河领域除了这些都城外,还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尼普尔、舒路帕克、西帕尔、乌玛、阿克沙克、拉拉克、阿达布、尼尼微、马里、埃什努那等许多城市。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铭文中,自称为“黑头”。苏美尔人从何处来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中东的东方某地,他们很可能是来自中亚一带黄种人的一支,一个可能性是从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来,因为出土的苏美尔人的最早的建筑物,是按照木结构原理建造的,而木结构建筑通常只是在树木茂密的山区才被广泛采用的。

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12个城市,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是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这些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形成了以祭司集团为代表的统治集团,首领叫ensi,有的则是由贵族集团统治,首领叫lugal,但是lugal也是要得到祭司集团认可的。最早的5个城邦有:Eridu、Bad-tibira、Larsa、Sippar、Shuruppak,后来陆续出现了大小20+城邦。这些城邦之间逐步形成了共同信仰的大神Enlil,由于Enlil的神庙在Nippur,所以Nippur逐渐成为苏美尔文明的文化中心。这些城邦之间相互竞争,最厉害的成为城邦霸主,也就是国王(kingship)。这就是苏美尔的国王列表。

早期的人类文明都是以神话的形式纪录的,苏美尔文明也一样,所以在国王列表里面,早期的很多国王的统治时间都相当长,比如第一个国王,按照国王列表的记载,“从国王从天而降以来,他住在了 Erudig城邦,Alulim在Erudig成为国王,统治了2万8800年。”这里面比较出名的,是统治了420年的乌鲁克城邦国王Enmerkar和若干年后的乌鲁克城邦国王Gilgamesh。

Gilgamesh国王史诗是关于苏美尔神话时代国王统治的最著名的史诗,现存的最完整的版本叫做标准巴比伦版,是用闪语写成的,大部分发现在亚述王shurbanipal的遗迹里,一共有12块泥板,这些泥板的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1300年到1000年。而更古老的版本也是用闪语纪录的,叫做古老巴比伦版,现在只发现了少量残片,时代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到1700年。但是这些泥板的发现揭示了Gilgamesh史诗的创造过程。这些泥板揭示了更早的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Ur第三王朝事件流传的关于Gilgamesh的5个独立诗歌,被阿卡得人整理成了统一的史诗。而在整个早王朝时期(也就是神话时代的王朝)中唯一得到考古证实的,是Enmebaragesi,他是Kish王朝的国王,他的儿子是Kish王朝最后的国王Aga,在苏美尔语的Gilgamesh史诗中纪录了这段历史,讲述Gilgamesh与Aga的战争(很奇怪的是这首诗歌没有被吸收到闪语的Gilgamesh史诗中)。在Nippur发现的两个石膏花瓶碎片上,发现了他名字的铭文,证实了他的真实存在,也印证了苏美尔神话时代的可信性。

早王朝结束后,随着文化程度的进一步普及,王朝的证据也越来越充分,第一个充分证实的王朝是Lagash王朝,这个王朝的统治时期是公元前2500年到2200年,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西北,在Uruk的东边,离现在的伊拉克城市Ash Shatrah东面14英里。它的神庙是E-Ninnu,信仰Ningirsu。Ur-nanshe的孙子Eannatum武力统一了所有的苏美尔城市,这可能是Lagash不被国王列表纪录的一个原因,可能他并没有获得所谓的国王(Kingship)。苏美尔的Lagash第一王朝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使用闪语的阿卡得人取代了,这就是著名的Sargon the Great和他的阿卡得帝国。这个帝国大约统治了187年,到后期阿卡得人逐渐失去了苏美尔人的统治,进入打一枪跑一个地方的Gutian时期。在Gutian时期的后期,Lagash又一次取得了统治权,这就是Lagash第二王朝。随后Ur第三王朝取代了Lagash第二王朝,这段时期被称为苏美尔让的复兴,苏美尔文明从阿卡得文明中复辟,并进一步向前发展,达到了顶峰。随着苏美尔文明在Ur第三王朝时期的复兴,苏美尔文明就逐渐走到了尽头,闪语文明最终走到了最后,苏美尔文明的国王列表最终停留在Isin王朝上,就永远终止了。公元前1792年,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bi)(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cuneiform):刚开始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画下来,发展到後来,图形越来越简单,於是就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然後晒乾,可以长期保存(这与以後由白种人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语言接近於汉语。最古老的楔形文字石板(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被定期为约前36世纪。这是两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和西南亚,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交往通用的文字体系,连埃及和两河流域各国外交往来的书信或订立条约时也都使用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他们创造了农业,培植农作物,发明了犁与轮子;他们开挖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尽管大量的作物和动物在苏美尔社会出现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是苏美尔人发明了水利系统,使得农产品得到大规模种植。这些农产品包括现在西方世界的主要农产品,不光如此,由于农产品的丰富,苏美尔社会已经和现代西方社会一样,出现了大量城市人口。有证据表明,当时社会中有87%的人口是居住在城市的。

他们发明了冶炼技术,加热矿石成为液体,炼出了青铜,用于制造工具与武器,只是受到资源与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发现铁,青铜器也不能普遍推广,大部分农人还是使用木制农具;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非常相信占卜,这和商周文化极其相似。他们采用泥砖建造房屋,这和巨石文化有着本质区别,和我们汉人很相似。苏美尔文明在Ur第三王朝出现的大型神庙显示出苏美尔人的建筑水平。苏美尔人当时采取把烂泥晒干并在里面加入芦苇的办法来制作砖。他们创造了城市,建立了12个城市国家(12是个重要的数字,十二个月,十二星座,十二时辰……),最大的国家有5万人;建筑的特点是:城墙是土石结构,房屋是土木结构,会使用经过晒乾的泥砖(这与白种人的巨石房屋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世界上第一个成文法律出现在苏美尔,这就是在Ur第三王朝时期的Ur-Nammu法典。这部法律清晰讲述了苏美尔社会的政治制度。苏美尔文明奠定了西方的军事基础:兵团作战。苏美尔文明发明了弓,并首先运用在军事上,建立了不同的兵种,步兵、骑兵和弓箭兵。在近代军事和工业革命之前,这一直是西方军事组织的基础。

苏美尔人在世界上最先发明了数学,没有他们我们到现在就没有科学。苏美尔人发现了位置制(place-value)和0制,这个数学中有重要作用的两个制度并没有在随后的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找到。数值制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数字在不同的位置可以代表不同的价值。比如我们说32,由于3在2的左边,所以3代表3*10,他的价值是2这个位置的10倍。而古罗马数字没有数值,每个数的价值完全有数来表达,比如又是32,对于罗马数字来说,就是XXXII,每一个X不会因为在左边还是右边而具有不同的价值,都是10,所以是X+X+X。0这个数字的出现就是伴随位置制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个用来占位置的不表达任何意义的数字是很难发现的,因为人总是根据实际看到的情况来发明数字的在自然界很难发现,需要人的抽象意识。当然0这个数字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发明出来,是与苏美尔文明长期共存的闪语文明在巴比伦时期发明的。数字的十二进制。现在大家数英文,会发现12是个一套,也就是说从1到12是由独立单词表达的,这反映出十二进制的历史痕迹。十二进制在英文也广泛运用,比如一英尺等于十二英寸,一打代表十二个。这也是苏美尔发明的。平方、立方和圆周率在苏美尔文明数学中也出现了。

日本人白河次郎、国府种德于1899年出版《中国文明史》一书,列举中国与巴比伦在学术、文字、政治、信仰、传说方面之相同者。从这些比较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与苏美尔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下面略举几例。

1.象形文字。中国至今还在使用。苏美尔人也使用象形文字,至于苏美尔的文字是不是最早的,这话不能说得太满。即使在两河流域,在苏美尔人到来之前生活在那里的巴比(伯)人,应该是有文字的。

2.土砖。苏美尔人没有方便的石料,也和关中人一样,只能采用土木结构作建筑。他们用的土砖,在关中一直延用至今,用模子压制的叫“胡基”,主要用于垒墙;用泥草制成的叫“泥坯”,主要用于制作土炕的炕面。在中华至少在5000年前已开始使用烧制的“陶砖”。参见“蓝田新街遗址”。

3.历法。苏美尔人使用太阴历。他们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这与《颛顼历》非常相似。可能中国人在尧命羲和进行大型天文测量之前,也是使用这种历法。

4.数学。苏美尔人用10进制与60进制并用, 这与中国差不多。

5.天文。苏美尔人划分黄道为十二星座,中国分黄道为十二宫,基本是一致的。

6.中国的神话传说与苏美尔人的文明传说大多不谋而合。

(1)和我国尧、舜、禹等远古传说一样,两河流域历史时期也留下了洪水前远古朝代各城邦的传说。《苏美尔王表》说在远古洪水前最早的五个城市有8个王共24万1千2百年。这八个王显然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大酋长了。据王表,洪水前五城之间的王权转移的方式是“某城被(神)放弃了,它的王权被带到另一城”。这种和平获得王权的方式表明和我国尧、舜、禹依次禅让一样,选举苏美尔部落联盟盟主地位的方式是拥戴圣德服众者为王。这从侧面反映了文明的一种传承。

(2)苏美尔史诗记载了在大洪水发生时,王权所在城舒如帕克的国王用方舟解救了人类。在舒如帕克的遗址发现的脱离图画阶段的楔文词汇表和经济管理泥板标志了两河文明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约2500年)。考古发掘表明在乌尔和舒如帕克城早期的确发生过洪水。两河流域大洪水的故事后被写入圣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无独有偶,中国早期文明中也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这个传说似的成功缔造者是为女性——女娲。

(3)在苏美尔文明中:乌鲁克第三、四帝分以牧人和渔夫著名,他们和我国的后稷尊为农神类似,因毕生从事人类的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而被后人敬为神明。“神”吉勒旮美什和我国的“后”羿一样,同为捕杀巨兽的英雄,求到了长生不死药而未自己得食。前者的不死药被蛇窃吞;后者的不死药为妻子嫦娥偷食。

(4)在苏美尔后续文明的记载中:阿卡德王朝开国王萨尔贡(2291-2236),建立了第一个领土辽阔的楔形文字帝国。萨尔贡任命他的女儿恩海杜安那(En-hé-du7-anna)为乌尔的最高女祭司(entum)。阿卡德国王的儿子们被封为各城邦的公侯(恩西),形成宗主式的间接统治,和我国商、周时的天子邦类似。这从一个方面也证明黄河流域的同根同源。

(5)我们的传说中,是人头蛇身的女娲用泥土造了人,这跟苏美尔神话中,生育女神用泥土造人如出一辙。而且女娲并不是造了一次人,而是至少两次。因为第一次做的人大部分在一次大洪水中毁灭了。女娲和伏羲又做了第二批人类。女娲和伏羲是兄妹俩,而所有的传说都说他们结婚了。这跟苏美尔神话中众神普遍近亲结婚,而亲兄弟姐妹结婚所生的孩子才享有继承权有很大相似性。

(6)据说伏羲和女娲的时代一开始并没有人类,这跟苏美尔神话一致。伏羲能仰头观天象,低首察地脉,是一个类似大工程师样的神;女娲是一个非常勇敢和有智慧的女神,不仅造了人,还补过天。伏羲和女娲的身材要比人类高很多,寿命也长得多。一开始人类并不会自我繁衍,人类不断死去,女娲看到后,决定赋予人类交配繁衍的能力。这个跟苏美尔神话又是惊人的相似。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说:“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这一点很奇怪,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说明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

牛津大学教授C.J. Ball提供了关键的文字比较考古学证据,他于1913年出版《中国人与苏美尔人》(Chinese and Sumerian, C. J. Ba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3)一书,随后还发表了一些其他著作,详细论证古代中国甲骨文与苏美尔楔形文字涵义和读音非常相似。C.J. Ball与R. Pumpelly等人称人类应诞生于中亚细亚,然后分两支东西迁移,一支迁入巴比伦,一支迁入中国。

现代考古资料证明:苏美尔人是黄种人;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发的人”(sag-gi-ga),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苏美尔人和殷商人的相同点:黑头发、黄眼睛,青铜器、象形文字,语言相近、迷信占卜,土石城墙、土木房屋,有星相学、信多种神,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苏美尔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事实存在诸多相似的文化,足以说明苏美尔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笔者认为苏美尔人是上古时期在史前大洪水时幸存在昆仑山脉的黄种人后裔,他们掌握了史前东方文明的先进技术,在洪水退后,向西方发展,穿过伊朗高原,在现今伊拉克一代定居,由于有先进的史前文化底蕴,很快就发展起来苏美尔文明。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