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不使人间造孽钱(数文)

艾佚名


【正见网2014年01月13日】

一、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六如,唐寅,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文学家。他为人正义,蔑视权贵,鄙薄邪侯。唐伯虎的画艺,精妙异常。尤其崇信佛教。

其《言志》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吴鹿长(人名),很喜欢这首诗,指着诗句,开玩笑地说:“请问六如居士,我想买一座青山,不知从何处去买呀?”

【附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唐六如不使人间造孽钱,要留清白满人间。此是文人中之君子,非文人中的侍婢可比也!

二、“惟恕可以成德。”

范忠宣公,即北宋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谥忠宣。

范忠宣公的亲族中,有一位子弟,向他求教如何做人?他说:“只有俭朴,可以助人廉洁;只有宽宏大量,可以成就德行。(原句:“唯俭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

【附言】

穷奢极欲,往往是腐败的根源;宽容包涵,可以成就一个人的美德。在当今之世,大量的中共邪党官员,贪图享乐,不惜动用手中的权力,挪用挥霍公款,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人、特别是做官,要养亷洁,要严己而宽人,以成就仁德。

三、好人与好官

明代的万士亨、万士和兄弟二人,都考中了进士。他们将去官府任职时,他们的父亲,告诫他们说:“我愿你们做好人,不愿你们做好官。”

【附言】

好人与好官,看似一致,但在官场中,好官是对上司负责,上司才会说他是好官,会优先提拔;而作为好人,则是对百姓负责,百姓才会说他是好人。

那位父亲,真是一位好父亲啊!为人父者,均应如此。

四、“百姓无憾,我无憾矣!”

虞谦:字伯益,明代洪武时,在杭州做知府。永乐初,任大理寺少卿,为古时掌刑狱的中央官员。

虞谦任大理卿时,每次审理案件,都特别仔细慎重,务必使案件办得公平合理。他曾对人说:“老百姓他们没有遗憾,我也就没有遗憾了。”

【附言】

打官司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一生只有一次。判案中的不公正,必然导致当事人的终身遗憾。若使当事人无遗憾,就得公正判决。因此,当事人无遗憾,法官当然没有遗憾。

执法人员执法,皆须如此。

五、清白吏子孙

东汉时的杨震,在涿州做太守,品性廉洁奉公,不接受私人的拜谒与请托。他的子孙们,日常都是粗茶淡饭。杨震本人,平时以步行代车轿。

杨震的朋友和长辈中,有人劝杨震开创产业,杨震不肯,说:“使后世的子孙,被人誉称为‘清白官吏的子孙’,将这种财富(即廉洁的家风),遗传给他们,不也很丰厚吗?”

【附言】

在一般人眼中,当官除了为自己积累财富,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外,还有就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份产业。可是东汉太守杨震却不这么想,与其将物质财富传给后世子孙,还不如将精神财富——清白官吏的好名声,传给子孙。这是值得一切做家长的人,所学习仿效的,也是一切做儿孙的人,所应深思领会和乐意接受的。

六、一杨一范

明代的杨溥,在内阁任职,他的儿子到京城来,沿途所经过的州县,没有不送礼的。只有江陵县令范理,不给他送礼。

杨公(杨溥)对范理的为人,很赞赏,便荐举他当了德安太守。

有人劝范理写信感谢杨溥,范理说:“宰相是为朝廷选用人才,太守是为了朝廷而奉命就职,一杨一范,与私人情感有何关系?”范理始终没有对杨溥做出任何感谢之举。

【附言】

不送礼反而得到举荐,得到提拔却不感谢举荐人,这似乎不合情理。但是,这正是我们现今应该倡导的选人、用人之风,如果把官员的升迁与送礼联系起来,就会助长“跑官”、“买官”、“卖官”的歪风邪气,从而导致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不是想着干事业,而是一心想找关系,托门子往上爬。

一杨一范,堪称典范!

七、身处脂膏,却不自润

东汉时代的孔奋,字君鱼,汉光武帝时,任姑臧长,在职四年。

姑臧地处河西走廊要冲,与羌胡贸易发达,在姑臧地区任职的官员,很容易发财。孔奋清廉自守,正好比置身在油脂中,却不能润滑自己。“脂膏”比喻容易致富的地方;“润”在这里比喻发财。

孔奋做姑臧县的长官,清廉节俭,使下属也不敢谋取私利。有人讥讽他,他回答说:“我孔奋置身于脂膏之中,不会滋润自己。”

【附言】

孔奋做姑臧县的长官,这可是个肥差。可是,他却能够洁身自爱,这正应了那句话:“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对于那些身处“肥差”的官员来说,“处脂膏,不自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八、祭酒如玉

崔铣:字子钟。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等官职。

崔铣做南京国子监祭酒(这是一个肥财贵位的好官职)时,回到家中,行囊内一样江南出产的东西也没有。亲友们都说他太笨太呆。

他说:“别人以为国子监祭酒的职位,贵重得像金子,可以携金自重。我却要说:我担任国子监祭酒,必须洁身自好,洁白如玉。”

【附言】

金代表财富,玉代表完美的品格。崔铣没有将官位,作为攫取财富的手段,而是看作无瑕的白玉。作为当权者,应该想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工具,而不是满足个人贪欲的钱袋子。

(以上均据明代曹臣《舌华录》)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