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错一只,铺九里



【正见网2001年04月03日】

相传明成化年间,莆田江口石庭五显宫边有一爿小茶店。店主姓黄,夫妻两人卖茶水、糕饼度日,有时过往客人也在此投店歇息。夫妻俩心地善良,为人老实,小店又收拾得清清爽爽,很讨客人们的欢心。

这年隆冬腊月廿九,夜幕已降临,店外又匆匆来了一位客人。原来这客人是下州府人,在外经商,今要赶回家过年。客人赶了一天的路,三杯酒下肚,便飘飘然倒身睡去。一觉醒来,已是日出三竿。今日是大年卅,想想家中妻小正盼他回家,于是一骨碌爬起来,脸也顾不得洗,就匆匆上路了。客人走后,店主妻子收拾房间,发现一只挂在床头的褡裢,忙取将下来交给丈夫。店主接过来立即追出门去,无奈客官已走远。

再说那位客人回到家里要给儿女们压岁钱时,才发觉自己的褡裢丢了。心想等过了年再去店里取回。但是事有凑巧,刚过了年,尚未元宵,就有朋友来约他一起去京城做笔买卖。他细细一算,若是从陆路走过莆田时顺路去讨回褡裢,不说多花许多时光可能会误了生意,再说万一讨不回丢银,岂非“双钩钓无鱼”?倒不如从水路走,做好这笔买卖,赚个大钱,也是一个弥补。打完主意后,他便从水路上京去了。

店主夫妇盼了初一盼十五,过了正月看二月,双眼都盼花了,怎么也不见客人来取回褡裢,内心越发不安。时光荏苒,转眼又一年过去了。客商又要回家过年了,特意又投宿在黄记小店里。店主见盼了一年的客人终于出现了,真是喜出望外。忙问道:“借问客官,去年你离店时是否丢了什么?”

“哦……”客人踌躇片刻,答道:“记得鄙人曾丢了一只褡裢。”
店主一听,上前一步急问:“褡裢里装有何物?”
客人说:“一百两银子和小包碎银。”
店主夫妇一听,很是高兴,果然是这位客人丢的,便说:“实不相瞒,去年你忘在本店的褡裢,如今还在,银两也分毫不少。现在物归原主。”说罢,从里屋取出那只褡裢,双手捧还给那客商。

客商见状,又惊又喜。看看原封不动的银子,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哪想到,天底下竟有这般诚实善良的好人。他忙从褡裢里掏出几锭银子,作为谢礼捧赠店主,但店主夫妇坚决不受。
  
这一夜,宾主谈得很投机。谈话中,客人了解到店主年过半百而膝下无子,实为憾事。精通医术的他为店主开一医方。果然,第二年店主妻子便怀了身孕,产下一子。光阴荏苒,转眼孩子长大了。那客商真是有情。这年年关再度来到石庭,再三央店主将小儿交他带回教读。店主夫妻见他情意真诚,虽然舍不得幼儿远去,但又不得不允。
  
那孩子天资聪颖,先生教过的书过目而不忘,加上他出身寒贫。能吃苦勤读,所以学业大有长进。那客商又将往事一一讲给他听,但没有把店主即是他的生身父母告知。
  
后来,黄公子中了进士,当了府官,不久又升任贵州布政。当时,江口一带十年九旱。艹秋芦溪素称“漏底溪”。一下雨,溪水横溢,冲激两岸田园;天一放晴,又闹干旱,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黄布政这年回乡省亲,见状非常痛心。回到任上,他立刻奏请朝廷,请求在江口艹秋芦溪下游筑陂,蓄水灌田,化害为益。朝廷准奏并着他回乡主持建坡。黄布政在预算费用时,因算珠错拨了一只,结果除了筑好南安陂外,还多了九百两银子。

怎么办?这事要摊到别人身上,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黄布政牢牢记住小时候恩师教导的小客店店主一年后归还失银的故事,心想自己身为朝廷命官,更要正派,不可贪心。多出来的银子正好用来修从江口到石庭的那条破烂不堪的小路。于是,把筑陂工匠们留下铺路。这段路共九里,过往客人从此不再受那坎坷泥泞之苦。直到现在,在莆田江口一带还留传着这个故事的民谚:打错一只铺九里。


(周同收集:资料来源:http://www.fujian-window.com/Fujian_w/city/putian/gb/msfq/1_3.htm)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