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的可预报和不可预报的背后

子警


【正见网2001年03月01日】

目前人们已经接受了电台、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不准确。然而,由于强调了不可预报,天气可预报的一面反而被人忘却了。有许多天气,年年会在相近的时候发生,如雨季的降水量,取多年的平均值,偏差总是小量。这就是气候平均预报,欧美称日历预报,一看日历就知何时是雨季,也就是可预报了。

在中国大陆,雨季非常的有规律。四月份在两广,六月中旬至七月初北移到江淮流域 (就是人们熟知的梅雨) , 八月中在黄河流域和其它北方地区。年复一年,年年如此。三个雨季在时间与空间的分布上很有规律,其实不同雨季之间的雨带没有直接联系,因为每个雨季雨带都有各自从发生到消失的完整的生命过程。气象学家认识到了雨季之间的独立性,但还是要把不相关的雨季揉到一块去,认为存在所谓的五月和八月突变。就是说,以四月份两广雨季为主的天气形势在五月份要发生一次突然的变化,一下子变到了以梅雨雨季为主的天气形势;然后,突然的变化在八月初也发生一次到以黄河流域雨季为主的天气形势。不过这种突变之说,只是概括了现象而已,气象学家并不知道究是什么力量驱使天气形势产生如此有序的突然变化。

奇妙的是不同雨季雨带在时空上的分布与当地的农时配合。

我生长在江南,对梅雨季节感受很深。江南种两季水稻,第一季水稻在四月和五月初种下。种下后需要耙田除去随秧苗一起长的杂草,同时要多次施肥。这时需要好天气,如果下雨就不行,刚种下的秧苗很短会被淹,一下雨就必须放掉水,这样一来肥料要流失,还会把河流污染。水稻种下到抽穗开花都要好天气,抽穗开花结束,又要有雨水,这样结成的稻谷粒才油润饱满。如果没有雨水,稻谷粒就干小,收成不好不说,稻米作的饭都是淡而硬。正时这个时候,梅雨雨季欣然而至。

梅雨雨季是江南最清闲的日子。水稻此时几乎不需要任何照顾了,人们就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为夏季的收割准备工具,清理地方,订个计划。也有足够的心情和清闲品尝杨梅。

到梅雨结束,水稻进入成熟期,此时阳光万不可少。骄阳下,稻谷才会金黄饱满。没有及时和足够的阳光,稻谷就是瘪的。成熟收割后的稻谷更需要阳光。刚打下的稻谷是一天都不能堆的,堆上一天,金黄稻谷马上发黑。若三五天,稻谷就会开始发芽。

天气与农时的和谐是农业好收成的保证。“好雨知时节”只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注解。象雨季这样稳定可报的天气正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和保障,支撑人类的兴旺发达。

其实稍仔细考察一下,可发现任何一个地区的气候平均肯定代表风调雨顺。用非线性理论的话说,这部分就是周期分量,是可预报的。因为是周期性的,甚至预报这个说法都没有意义了。就象日落日出,那就是规律了。然而,是什么把气候的这部分管束的这么顺当呢?

“在这宇宙中一切物质都是由真、善、忍构成的。真、善、忍在不同层次中有不同的体现,有不同层次中的表现形式。”“包括物质生存的形态,物质存在的方式,都是由法体现出来的,法造就了一切。”(李洪志:法轮佛法(在瑞士法会上讲法))。人类这一层的生存环境也是由宇宙大法给开创的。当人适应这一层生命的生存要求时,人与其生存环境便处于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中,也就有了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安泰年景了。

宇宙法对人的要求就是人要重德,有心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人不重德,逐渐偏离宇宙法对人的要求,人的生存环境相应也会变得不好,因此有种种灾害天气的发生。而天气的不可预报性都与异常天气相伴而生。不可预报性也就变得突出出来了。这是由宇宙法决定了的,宇宙的法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唯有修德,返回到人先天善良的本性上,符合宇宙的特性,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那时天气预报本身也许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