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汉文帝“止辇受言”

大法徒 整理


【正见网2011年11月11日】

【原文】

文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言。言不可用者,置之;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

【注释】

本则故事出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笔者转引自明代张居正的《帝鉴图说》。在这个故事里,主要讲述了汉文帝虚心纳谏的事情。

辇:一般情况下,是指皇帝乘坐的车。
郎:古代官职名,秦汉时负责宫廷禁卫的近侍官。
从官:皇帝的侍从官员。

【今译】

汉文帝每次去上早朝的时候,如果遇到有郎官、从官在途中上书言事的,他一定会命令把车子停下来,并且要亲自接受他的奏疏或当面听取意见。对于那些奏疏当中不能选用的,他也只是不采纳实行而已,但绝不会加以怪罪。如果遇到奏疏上的内容对国事有益、对黎民百姓有好处的,他就会虚心采纳、尽快的实施。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赞赏这些奏疏当中的意见。

【解析】

为了广开言路,汉文帝还下令废除“诽谤妖言法”,命令说:“古代圣王治理天下,朝廷在交通要道,设立‘進善之旌’。请建议者到旗下去发表意见;还树立‘诽谤之木’,请人们把朝廷的失误,写在木牌上。这样做的目地,就是为上下沟通,为建议者提供進言的渠道。可是现在法律中却设有‘诽谤妖言’罪,使臣民不敢尽情表达自己的意见,朝廷也无法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这在朝廷急需选贤任能的时候,会起什么作用呢?所以,‘诽谤妖言法’必须废除。”

在汉代初期,因为忌惮于秦朝灭亡的教训,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广泛听取大臣以及民众的意见。汉高祖刘邦出身寒贱,也没有文才武略,但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广泛而虚心的听取张良、陈平、刘敬等谋士的计策和意见,所以在楚汉相争中,能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取得天下。等到汉朝建立以后,刘邦还是如同以前一样,每当遇到大事,就要和大臣们共同商量,听从其中正确的看法或意见。刘邦这种喜欢纳谏、善于纳谏的作风,不仅对后代子孙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也为后世所称赞。汉文帝以性情宽厚、睿智仁爱著称,也是善于纳谏的典型代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缇萦救父的故事,据《汉书•刑法志》记载:汉文帝十三年,少女缇萦,因为自己的父亲犯罪要被处以肉刑,而向文帝上书,指出肉刑的残酷,表示自己愿意自贬为官家的奴婢,替父赎罪。文帝看到之后,感觉很有道理,于是下令废除肉刑。由此可见,汉文帝是一个多么肯于纳谏的君王!

汉文帝有一个爱好就是打猎,喜欢和自己的大臣们出外游猎。这件事被一个叫贾山的大臣知道了之后,就進谏说,皇帝总是招揽天下的贤士,人们知道后,就努力的来完善自己,以期被皇帝任用,皇帝也的确任用了他们,给他们以高官和优厚的待遇,但是皇帝让他们做了什么呢?无非就是要他们陪伴您一起打猎罢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假如这样行事,恐怕会让天下人寒心,断绝了天下人的期望啊!文帝从中听出了这话的深刻意义,于是从此就约束自己,励精图治,带领文武百官,一起建设国家。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据说贾谊深受汉文帝的赏识,但是每次和贾谊面谈的时候,汉文帝都喜欢过问一些与国家无关紧要的事情,于是贾谊就向文帝進谏,陈述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文帝马上就将这个谏议付诸于实际。此外他还采纳了晁错提出的贵粟政策。到了汉武帝时,“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粮食大丰收,老百姓简直吃不完!可见,“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初统治者的圣明统治、真诚纳谏,是具有很大的关系的。

古代的君王很多都能纳谏,并将广听言论,作为自己为君的德政之一。但是一些君王,一般都是在朝廷上听取谏议。而汉文帝则是在每次上朝的途中,专门听取那些没有资格上朝進谏的官员的谏议,打破了大多数帝王的常规,而且无论对于什么样的谏议,他都能够心平气和、给予鼓励,并从中选择出那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谏议。在这一点上,更加体现出了汉文帝作为一代明主的风范。

汉文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英明又平和的皇帝之一,对下属的進谏,都能够做到和善的听取,并且对其進行勉励,这样就使得当时的诸多大臣,哪怕是普通的民众,也都敢于向皇帝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我们提到的缇萦救父的故事当中的缇萦,对于一个普通少女的上书,汉文帝都能充分重视。在汉代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够做到像汉文帝一样行事的人,并不多。中国历史上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可以说在这个方面,文帝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历史上曾经有人指出,说汉文帝之所以会如此,与他的出身有关,因为他没有什么特别强大的势力,作为自己登上王位的“后台”,所以行事和其他的皇帝,就大不相同了。这个分析,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看来,文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虚心纳谏,是与他个人的品德,有极大的关系。古代帝王都讲究修德政,而帝王本人的品德就是他的德政的根本。汉文帝之所以能够做到虚心纳谏,并且择善而行,最重要的还在于文帝本人,有十分高尚的品德与操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