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十年征稿]视死如归――古人的生死观

浊世清莲


【正见网2011年11月12日】

今人大多怕死,认为人死如灯灭,就什么都没了。而古人却不这样看。古人看待死亡,就象出门在外回家一样,是谓“视死如归”。

人死曰鬼。人死了为什么叫鬼呢?古人把死人叫归人,认为鬼就是回归,人死了就是回到了本来的家园,所以人死了就叫鬼。

古人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中看待人的生命的。古人认为,人的灵魂是上天赋予的,人的肉体是大地赋予的。人死的时候,灵魂离体,俗谓“神走了”,回他真正的家园,上天去了。至今挽联常见的“驾归瑶池”、“乘鹤西去”等等,也都是这种理念的体现。而人的肉体呢,自然也要返回他真正的家园,埋入地下,俗语叫“上了黄泉路”。

古人的这种理念,根深蒂固,虽经五千年风霜雨雪的剥蚀,竟毫不褪色。无论现代的科学怎么冲击,人类的思想怎么开放,也一直延续不衰,遵循不改。即便今天死后被迫火化,也不惜出高价买块墓地,让骨灰叶落归根,魂归大地。――人类回归的信念是多么的强烈而坚定不移啊!

无论人经过努力能否如愿回归故乡,人们都希望死后其灵魂与肉体能各各回家,即便他的灵魂不能回归,也要在意念中让她“驾归瑶池”、让他“乘鹤西去”,祝愿他回归。――多么善良而崇高的向往啊!

瑶池、西天,那是神佛的世界,去神佛的世界,谁不高兴啊!更何况那本来就是人的故乡!然而,神佛是无喜无忧的,去神佛的世界,那就是神了,不应该高兴,高兴是人心。古人离神佛不远,想必明白带着人心是上不去天的,所以就叫人“视死如归”,面对死亡,以一颗平常心待之,平常的就象出门回家一样,不惊不乍,不喜不哀。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节哀顺变”的话劝慰失去亲人的未亡人。

庄子的妻子死了,亲友们来吊唁,庄子却鼓盆而歌。为什么呢?古人认为,生为形劳,死为休息,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忧。庄子则更進一步,认为物无贵贱,人无生死,生与死并无分别。所以他的妻子死了,他鼓盆唱歌庆贺。认为妻子好不容易摆脱了辛劳能够安息了,你却大呼小叫的,搅扰的人家不得安息。于是他鼓盆而歌,庆贺妻子终于得以安息。看似荒诞,然站在庄子的角度上看却不无道理。

其实,我们换个角度看,也许,生并不值得庆贺,死也不值得哀伤。以寒热为例。冬天最冷的那一刻,看似阳气全无,寒冷的阴气笼罩了大地,而与此同时,地下的阳气却已经萌生并在日益增强上升;夏天最热的那一刻,看似阴气全无,暑热的阳气笼罩了大地,而地下的阴气却已经萌生并在逐渐加强上升。如此,三伏阳气盛,该喜该忧?三九阴气盛,又该忧该喜?严寒与酷暑,在上天那里,永远是平衡的。人喜人忧,都只是徒劳,杞人忧天而已。

春蚕结茧后,人看就是蚕死了,于是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名句。然不多时日后,蚕竟以飞蛾的形象破茧而出。没有春蚕的结茧自缚,哪有春蚕生命的升华、飞蛾的新生?如此看来,春蚕的结茧而死,岂不就是新生的起点?

其实,生老病死是宇宙万物都必须遵循的规律。阴阳寒热是如此,春蚕飞蛾是如此,花落花开,潮涨潮落,日的出没,月的盈虚,草木的枯荣,四季的更替,宇宙间的一切,无不是如此。人生当然也不例外。人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如此看来,人出生的那一刻不也就是走向死亡的起点?而死亡的那一刻不也正是新生的起点吗?出生值得庆贺吗?可它是死亡的起跑线;死亡值得哀伤吗?可它是新生的起跑线。生孕育着死,死孕育着生。如此,生死有区别吗?庄子的齐生死不是很有道理吗?贺生忧死,对人来说也只是徒劳而已。

怕死,在庄子看来,更是徒劳。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郦姬出嫁之前,哭的伤心极了,以为从此就掉進水火之中了。谁知出嫁后,与晋王同吃同住,非常美好。这时,郦姬悔不当初,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害怕出嫁。

庄子认为,人怕死也象郦姬当初哭嫁一样。人大都不知道死后的情形,所以认为死很可怕。庄子说:“我们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为自己生前祈求活着而后悔呢?”

如此,再回头看庄子为妻子的死而鼓盆放歌,不是很达观、很慈悲吗?

对于生死,古人的达观,是彻底的。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物可以相互转化,是为物化。

庄子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适意美妙极了。忽而醒来,惊奇的发现,自己竟不是蝴蝶而是庄周,他就在想: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换句话说,是蝴蝶在庄周的梦中,还是庄周在蝴蝶的梦中?是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的生死理念。庄周化蝶,翩翩然很美妙,很适意;蝶化庄周,终得人身,可以修仙,也不错。难怪庄子无贵贱,齐生死,他早已把自己溶入宇宙大化之中,物我为一,宇宙不老,则自我常在。无生无死,忧什么、怕什么呢?

生命是可贵的。但在古人看来,还有超越生死之上的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道义。所以古往今来,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为了捍卫天地间真理正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维护着人类的道德,使它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础上。

人不该怕死,可不等于非得去死。古往今来,都有一些修佛修道修仙的人,寻求与天地一样长生久视的方法。

也许就因为人想回天的这一念,老子来了,耶稣来了,释迦牟尼来了。神佛来世间,传给人神满意的文化和人必须遵循的道德,教人按照神佛的标准为人处事,以便人能够等到创世主下世救人、彻底了脱生死、返回永生的家园的那一天,而不至于中途误入深渊。

释迦牟尼佛告诉人要“空”:放下心内身外的一切,一直放到无可放的地步,就免脱生死了。

老子告诉人要“无”:以天道的法则应对天下事,象天地一样无私,把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就能象天地一样长生久视。

耶稣告诉人要“信”:真诚的信奉上帝,就按照上帝的要求去做,他就接信徒上天国。

等等等等。

先圣前贤反复讲述生死之道,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目的只有一个,担心世人苦海翻船,遭了灭顶之灾而等不到创世主下世的那一天。而世人呢,大都在人欲横流中随波逐流,被红尘迷花了双眼,眩昏了头脑,封闭了心智,看不透圣贤的苦心,更看不透生死的真意,苦海浮沉,惊涛骇浪,甚至怨天怨地,几度生死而不醒悟。

佛心慈悲,道不远人。创世主没有忘记苦海中挣扎期待的芸芸众生。他放下那至高无上的神的光环,踏着如意真理,带着至高无上的、唯一能救人回天的宇宙大法,如期来到人间!

众生等待了千万年主佛,终于降临了!
一直紧闭着的天国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苦苦等待寻求了千万年的众生,终于有救了!

这是创世主最大的慈悲!是浩荡的佛恩在人间的展现!是世人得救回天、获得永生唯一希望!

创世主反复的明示人们:

世人多是天上仙 下世等法读金篇 (《洪吟三》-路通天)
众生为法来 生生为此生 (《洪吟三》-生生为此生)
人生辗转为等法 得法回天上苍穹 ( 《洪吟三》-人生何为)

然而,轮回苦海,旷日持久,千万次的转生,沉迷沦落,迷恋人世间的一切,早已忘记了天上那美好的家园。如此沉迷,怎么才能醒悟返回去呢?

创世主直指人心:

放下常人心 得法即是神 (《洪吟》-广度众生)
生无所求 死不惜留 荡尽妄念 佛不难修。(《洪吟》-无存)
放下生死你就是神,放不下生死你就是人。(《在纽约讲法》)

可是,人欲满身的人,要放下生死,谈何容易!

创世主告诉人类,人死了,不过是脱了一层壳。人其他的一切都不曾死亡。如此,还用怕死吗?

至高无上的创世主自有其至高无上的法力神通!宇宙大法自有其去除封尘、沁透心灵、唤醒佛性的无上神威与其势如破竹般的非凡气势!不是已有遍布世界的亿万名大法修炼者明白了宇宙的真理,了悟了人生的真义,无所畏惧,正义无反顾的迈步在神的路上了吗?!

请听创世主那慈悲的召唤:

红尘似海天地茫
人生小舟荡汪洋
浪里不知人世险
人间天外一堵墙
多少浪礁把你等
真相帮你回故乡(《洪吟三•红尘似海》)

慈悲的创世主深知人世的险恶与世人的迷茫,所以明确告诉世人:真相就是指路灯,真相能帮你回故乡。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大法弟子就是创世主派来救你的使者!请接过大法弟子递给你的传单,倾听大法弟子告诉你的真相吧,那是你進入新纪元唯一途径,是你彻底了脱生死、返回故乡的唯一希望!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