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母子双义,壮如虹霓!

焕章 整理


【正见网2011年09月21日】

东汉后期,桓、灵两朝间(147―188年),主荒政谬,宦官专权,把整个天下搞得乱糟糟的。于是,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那些有血肉、有正义感的爱国志士,诸如李膺、陈蕃、杜密、刘淑、巴肃等人,都因反对宦官,被指为“党人”而下狱致死。其他数百千人,亦因株连而被关被贬,禁锢终身,不得再出仕为官,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范滂疾恶如仇,敢于弹劾那些祸国殃民的贪官、权豪,因而遭到宦官集团的杀害。然而,他的宁折不弯的精神,以及他母亲的高贵品质,一直广为后人传诵,人们敬称他们为“母子双义”,而流芳后世。

范滂(137-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偃城东南)人。他在少年时,常常勉励自己要有高尚的节操。不久,他被举孝廉,以清诏之职(三公府中的属员),奉命察检州郡地方行政,“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意谓要忠于职守,以改变天下的混乱局面。果然,他所到之处,贪官污吏望风而逃,他受到黎民百姓的热烈欢迎。后来,范滂转为太尉黄琼的掾属,并被派往各州,去搜集刺史、地方权贵的从政事迹。结果,范滂一下子就把刺史和地位与刺史相当的权贵二十多人的劣迹,奏劾上去。朝中尚书以为其中必然有私有弊。范滂说:“臣之所举,自非叼秽奸暴,实乃深为民害之人。臣岂以污简扎哉!……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意谓:所举皆有事在的贪婪之徒,如果是所举不实,就把我杀头示众好了。

不久,范滂转任汝南太守宗资的属官功曹。他在任内,表彰和起用有特殊气节的人,对于那些不仁不义或与宦官有勾连的人,统统排斥驱逐不用。当时,有个大宦官唐衡,要汝南太守宗资,任用李颂为吏。李颂本是范滂的外甥,但范滂知道李颂是个无耻之徒,便要宗资不聘用他。于是,南阳郡中,那些缺德少才的人,都联合起来,对范滂群起而攻之,诬蔑范滂树立私党――“范党”,范滂并因此而被捕入狱。

范滂在狱中,仍十分同情那些被关押的体弱多病的“党人”,经常为他们承受刑罚和苦楚。他还表示说:“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今可南洛阳东北,为商朝遗臣伯夷、叔齐采薇饿死之处)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伯)夷、(叔)齐!”

他被释放以后,便回到家乡,侍奉老母。到了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宦官集团再次搜捕“党人”,范滂十分危险。县令郭揖,早就对范滂非常敬重,表示要与他一起逃亡。他不愿牵累那位县令和自己的母亲,决定自投监狱。母亲说:“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范滂于是自己投官入狱,终于被杀,时年三十三岁。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认为,范滂的母亲,是一位贤德妇人。他称颂说:“(范滂)至于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范晔又引用孔子的话说:“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这位《后汉书》的作者,对范家母子双义,表示了深切的尊敬和感叹!

正是:
巍巍华夏,
纷纷人际,
忠奸并出,
是非演绎;
何去何从?
选由自己。
母子双义,
壮如虹霓;
史册留芳,
昭示正理:
向善除恶,
切勿犹疑!

(事据《后汉书》)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