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唐太宗与臣子们开的一次研讨会

吉光羽


【正见网2011年08月27日】

唐太宗平时政务繁忙,但他非常虚心,经常向有关人员,商量请教,遇到某些大问题,还专门用开研讨会的办法,以求解决。史书上就有这样一次开研讨会的记录。

研讨会开始了,唐太宗谦虚的问道:“创业和守业,哪个更难?”

房玄龄说:“创业之时,天下大乱,群雄一齐来争夺江山,打败并降服了他们,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样看来,创业是艰难的!”

魏征接着发言,说:“帝王的兴起,必定要乘世道衰败动乱之时,推翻昏庸残暴的君主,大概是上天和民众,把江山给予了他。但有不少帝王,得到天下之后,就往往骄奢淫逸,只顾个人享受。百姓想安居乐业,帝王却用徭役来伤害他们;民间还很困苦,帝王却搜刮财物,而使人民更加贫穷。国家因此便衰弱下去。这样看来,守业是艰难的!”

唐太宗听完了上面两个人的发言,说道:“房玄龄随我平定天下,屡临险境,九死一生,他看到了创业的艰难,所以强调创业难。魏征和我一起保江山,担心:富贵了就要骄傲,骄傲了就会懈怠,懈怠了就会灭亡,他看到了守业是不容易的,所以强调守业难。然而我想:我们创业的不容易,已经成为过去了;而守业的艰难,正须要我和你们来谨慎的对待!”

唐太宗接着问道:“作为国君,遵循什么途径,就能聪明;犯了什么过失,就会愚昧呢?”

对于这个问题,魏征说:“国君所以聪明,在于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君所以愚昧,在于偏信一面之词。尧和舜开辟明堂四门,广开视听之路,通达的了解四方民情。虽然有共工和鲧那样的恶人,也不能蒙蔽他;即使有花言巧语而常做邪恶之事的小人,也无法迷惑他。秦二世深居宫中,偏信赵高,因而天下溃叛,也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因而侯景已攻打关门,也不了解。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因而盗贼(指起义军、反叛者)遍布天下,也无从知晓。所以说:国君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奸邪的小人,就无法蒙蔽;而下情也就可以上达了。”

【附原文】

帝尝问:“创业、守文(即守业)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乏。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太宗)因问:“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徵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尧、舜氏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虽有共、鲧,不能塞也;靖言庸违,不能惑也。秦二世隐藏其身,以信赵高,天下溃叛而不得闻;梁武帝信朱异,侯景向关而不得闻;隋炀帝信虞世基,贼遍天下而不得闻。故曰:“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据《新唐书》)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