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大法弟子


【正见网2011年08月14日】

从古装武打电影中人们除了在欣赏武侠的高超武功之外,也由于古代时下背景的影响从剧情里面使人更崇尚武侠的侠义精神。在古代重视道德的风气下,习武人在艰苦的练武过程中不仅培养出一个守德的意志,同时在以后走动武林中,使用武术的本身自然成为了捍卫道义的美德。否则武术就会变异成满足暴力欲望的手段,意志陷于迷茫,不明事理误入歧途。“有勇无义,其终必溃;好逞而不好思,其终必危”。如果把勇和逞比作武力就突显出习武人思义的重要,因为这个思义反映出习武人本身的心性修为,其对道义的理解和标准表现出了克己的行为。如果没有这种克己的行为,没有道义的高标准要求,在往后行走江湖中可能就成了各方的危害;若果一个堂堂的习武人成了不是行侠仗义的英雄而沦为人人唾弃的流氓,苦练一身功夫到头来只为伤人,则此为差矣!

古人诚而善,尤其古代的习武人对于侠的道德思想更为明确,例如从习武人的真性情来看,“一诺千金”、“其行必果”、“其言必信”、“言出必行”等,在真的方面表现出不求报偿其诺必为的秉性上。从习武人的善举来看,则明显表现出对义的实践,“义无存不成侠,侠无义难足立”。武侠者维护公道也,道义是侠的行为准则。

传统武德中侠义精神的实践要求习武人不仅要立足于为他的立场上并且能时时保持己身公义的秉性。在立足于为他的立场上,例如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牺牲奉献、明公正气等,这对一个重武德的武林义士来讲这些都是任重道远在所不辞的任务。换句话说,能把这些道义自认使命并担得起的义士,便能看出这个人武德尺度的功柱有多高了。作为一个充满侠气的习武人,这种侠义精神不会只是用空想来满足自己的英雄梦,此人必然有明确为他奉献的思想和公义的秉性实践于社会中的各个角落,为国家为人民利行于世间。

习武人崇尚侠义精神固然为正道,但是也引伸出对侠义精神的操守有一定的水准要求,也就是对此人的秉性要求如上述所言:“不求报偿其诺必为”的“真”、以及“能保持己身公义”的“善”,对其两者的武德理解和标准的高低便能造就在社会上多大程度的利他成果。因此这两项是武侠者必备的重要品格,这两者的结合也形成了中华传统武术中特有的武术精神,是人称英雄的武侠形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