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1年01月08日】
随着大工业化的发展,天空中尘埃的比重比过去成倍增加。据墨西哥报道,该国向大气中扩散的尘埃每年达43万吨。在城郊的埃卡特佩克,每天街道和房屋都被白色粉末所覆盖。住户们戏称下“雪”。这种“雾”是被风从附近的工厂吹来的苛性碱粉末。由于尘埃中含有过多的化学物质,不少居民感到眼睛和喉咙疼痛。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排放的污染物几乎与墨西哥城相似。其中空气中的尘埃,每年在6.8万吨左右,使不少健康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中国的兰州,城市烟尘污染使人们的鼻孔里总是充满着黑色。曾经超过五十年代伦敦烟雾事件的本溪,由于有煤有铁,于是天空中黑龙、黄龙、灰龙终年翻腾,甚至成了从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天上“飞尘”往下落,最后遭殃的不光是人,还有土壤。地上“走”的,最后还要到“土壤”那里去报到。这些来自工业和城市中的废水、固体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这些工业废水和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江河湖泊,这些高污染物一部分渗透到土壤中,还有一部分用于农田水利灌溉,严重影响了土壤的生产性能和利用价值。全世界由于污水侵蚀农田,已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下降。联合国组织250多名土壤科学工作者用3年时间对全球规模的土壤状况做了调查和评估,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的活动,毁坏了10.5%的最肥沃的土地。遭受严重侵蚀的土地大约占总面积的2/3。而根本不可能恢复和利用的耕地大约有3亿公顷。
土壤的化学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有机氯农药的广泛施放。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打出更多的粮食,人类一方面在优化良种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在提高地力上下工夫。这样,化肥便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全世界每年施用的化肥总量在1.5亿吨左右。由于人们盲目追求产量,粮食确实增加了,但不可回避的另外一个事实是:由于长期大量地施用化肥,绿肥和农家肥减少了,使土壤肥力下降,碱化、板结,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改变。另外,有机氯农药,如DDT等,扑杀了虫害,保证了农作物不遭侵害,功不可没。但这种农药进入土壤之后,仅有小部分通过挥发、淋浴而消失,大部分残留在一定深度的土层中,使得土壤受到污染,造成植物果实的污染。据1992年5月7日出版的权威性手册《世界资源》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10%以上的耕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其总面积为12亿公顷,相当于印度和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其中中美洲退化耕地达24%左右;其次是欧洲,达16%以上;非洲在15%左右。而单从面积而言,亚洲的耕地退化最多(包括前苏联乌拉尔以东地区),总计为4.5亿公顷。
土地的退化和严重侵蚀,使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放慢。自1950年至1984年世界粮食产量创造了增长1.6倍的纪录以后,再没有明显增长。从1989年收获约16.7亿吨谷物只比1984年增长1%来看,实际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了7%。人口的增长迫切要求提高粮食产量,而大规模的土地退化又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资料来源:http://www.insm.org/nature/enti.file/1999092813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