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绘画(上)

Arnaud H. HU [法]


【正见网2010年11月07日】

插上天使的翅膀,自由的翱翔于天国的壮丽与辉煌之中,呼吸着圣洁而又灿烂的光芒,在神圣的赞叹声中,巴洛克的时代步入艺术的殿堂。

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这种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便开始从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很快遍及欧洲,人们称它为“巴洛克”(Baroque)。这个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原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或石头”,故而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强调静谧、均衡的风格。

正如世界上不可能只存在一种颜色,艺术风格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的多样性亦是必然。16世纪末,文艺复兴一贯追求宁静与平衡的常规逐渐被艺术家们所打破。很快,整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开始充满了运动与变化的恢宏气势,这种趋势在17世纪的欧洲進入全盛时期,直到18世纪中期才为新古典主义所取代。因此,人们将欧洲的17世纪也称之为“巴洛克时代”。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美德是所有事物里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最理想的生命是将其一生奉献用于寻找神。”这种西方传统的道德观同样作用于巴洛克时代的艺术。不论建筑、雕塑还是绘画,浓厚的宗教和道德气息处处体现在巴洛克艺术中。在教堂里,人们用金碧辉煌、雄壮华丽的建筑装饰来赞美神,体现天国的壮丽宏大;雕塑上富有动势的丰富姿态多用来表现圣徒或天使行使神迹;绘画中以大量的倾斜或对角线构图来阐释激动人心的宗教题材。并且,巴洛克式的艺术风格往往将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集中在一起,以综合的手法合力表达对神的讴歌,样式丰富生动至极,令人叹为观止。

巴洛克的演進

在艺术史上,人们习惯于把16世纪80年代建于罗马的耶稣教堂(法语église du Gesù, 或église du Saint Nom de Jésus,意大利语Chiesa del Gesù)看作是第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

耶稣教堂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耶稣广场,是天主教修会耶稣会的母堂,也是全世界各耶稣会教堂的典范,由耶稣会的创办人圣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cio de Loyola)于1551年提出建造。(图: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基督新教宗教改革的历史阶段,耶稣会在当时天主教反新教的运动中,尤其在学校和大学中影响非常大。他们擅长非常华丽的布道仪式,这正好与马丁•路德所提倡的新教相反,因为路德实行朴素风格的布道仪式。因此耶稣会对于教堂的建筑装饰等方面都要求宏伟、华丽的视觉效果,以渲染气氛,这无疑对巴洛克艺术的发展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耶稣教堂内部
(图:Jean-Christophe BENOIST /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虽然巴洛克风格最初在罗马天主教廷的扶持下以一种反宗教改革艺术的面貌出现,但抛开宗教上神学的分歧,这种富丽堂皇的歌剧院式的艺术风格仍然对人有着非凡的感染力。事实上,早期由于教派分歧排斥巴洛克风格的国家或地区也都在17、18世纪逐渐接受了这种艺术风格,并在建筑、绘画、音乐等方面予以实际运用。

米开朗基罗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享誉盛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公元1475 - 1564年)就不断的尝试着在作品构图和艺术造型上有所突破,在很多作品中不断的看到他打破当时艺术界追求平稳、静谧风格,有意展露出一定的动势和倾斜的特征。虽然在美术史上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由于其时代的原因一直被人们归类为文艺复兴风格,但瑞士著名艺术史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年)在其1888年的著作《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中仍然表示,米开朗基罗是巴洛克艺术的最早开创者,他连接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代,并且以他开创性的作品在两个时代都是伟大的艺术巨匠。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群之《 创造亚当 》(The Creation of Adam)湿壁画,纵280厘米,横570 厘米
作者:米开朗基罗,作于公元1508 - 1512年间

这一特点在他的西斯廷穹顶湿壁画《 创造亚当 》一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幅画取材于《圣经》创世纪中关于神用地上的土造人的情景,画面右上方的长者上帝,将手指向画面左下方的青年亚当,以神力创造了这位人类的始祖。画中两位主角的手臂形成了一条自右上向左下方延伸的动势线,配合山坡和布料、衣带所挤压出的明亮背景,将整体画面作了一个倾斜的X型切割,给予这一原本庄重的题材以生命诞生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创造生命关键的瞬间,上帝和亚当两个食指之间的那么一丁点儿空隙却被米开朗琪罗保留了下来,看来作者是有意让观众以自己的思想去参与、感悟这一画面的焦点了。

卡拉瓦乔

谈到文艺复兴三杰中的米开朗基罗,很自然的让人联想到另一位名字中也带有“Michelangelo”(米开朗基罗)这几个字母的意大利著名艺术家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 - 1610年),为了便于区别二人,人们将他称作“卡拉瓦乔”。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在文艺复兴时期前瞻性的创作出具有巴洛克风格雏形的作品,那么卡拉瓦乔对巴洛克绘画体系的形成以及对后世绘画潮流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这位光影处理大师出色的运用了著名的《明暗对照法》(意大利语:Chiaroscuro 法语:Clair-obscur),对其后的大批艺术家诸如伦勃朗、德•拉•图尔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家们往往强调作品的均匀、静雅之美,在用光上亦是如此,很多中长调、高调的作品给人以光线平和的观感。而卡拉瓦乔借助运动或姿态变化的人物,以夸张而集中的的光照方式,将主要光线集中于主体人物身上而让画面其它部分笼罩在较暗的氛围中,以浓厚的明暗对比手法在画面中盈造出一种强烈的舞台剧气氛,同时在油画技巧上将来自于提香时代的深底上坦培拉提白技法予以简化和发扬。

虽然从整体上讲巴洛克艺术作为一种反宗教改革艺术而出现,讲究豪华、灿烂的效果,但卡拉瓦乔的画却不是如此,或许缘于人生经历,或许出自于对圣经的理解,他认为“圣徒们本来就是凡人”,因此他画中的圣徒们更像生活中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们在底色深沉的历史舞台上表演着一出出神圣的戏剧。

《圣马太殉教》(The Martyrdom of St. Matthew)
布面油画,纵323.9厘米,横342.9厘米
作者:卡拉瓦乔,作于公元1599 - 1600年间,现存于罗马法兰西圣路易教堂

卡拉瓦乔的代表作之一《圣马太殉教》很好的展现了这些特点,这是他为罗马的法兰西圣路易教堂(Church of St. Louis of the French)中康塔列里礼拜堂(Contarelli Chapel)的一面墙上所作的第二幅关于圣徒马太的故事画。

在画中,圣马太倒在祭坛的台阶上,他略为欠身,右手被赤身持剑的暴徒抓住,但圣马太却毫不畏惧的直视凶手。作者透过昏暗的房间,安排光线直射在这两个充满动势的主体人物身上。这种用光手法把观者的注意力更集中的引向主题。周围众人惊恐的四散逃离,包括画面左边那个将手中之剑作为装饰品的世家子弟,都没有胆量去援救圣马太。右上方,天使向圣马太的右手伸出一根棕榈枝――这是传统绘画中基督徒殉难的象征。天使的躯干、杀手的头、身,以及左下角人物的腰、臂,由强烈的明暗对照构成了一条从右上到左下的趋势线,与此相对应的左边世家子弟的帽冠、后方回头张望的人脸、杀手的肩膀和胳膊、圣马太伸出的手臂和头肩,包括右下角的人物甚至其后突出的布料走势,也形成了一根自左上到右下的斜线,这两根线所结合而成的正X形构图让这种带有戏剧色彩的宗教故事画,在卡拉瓦乔笔下散发出全新的光彩,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待续)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