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讳莫如深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0年12月20日】

【原文】

【经】公子庆父(1)如(2)齐。
【传】此奔(3)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4),苟(5)有所见,莫如深也。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注解】

(1)庆父:春秋时代,鲁国国君庄公最大的弟弟。
(2)如:往、到。
(3)奔:逃。此指庆父杀了继位的太子,然后逃到齐国。
(4)隐:伤痛。
(5)苟:如果。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庆父、叔牙、季友。庄公娶齐女哀姜为夫人,哀姜无子,哀姜之妹名叔姜,生子名开。庄公有一宠妾孟任,庄公想立孟任的儿子子般为太子。

后来庄公生重病,向三弟叔牙询问立谁为国君,叔牙主张立二哥庆父。庄公厌恶叔牙想立庆父,无人时又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极力主张立孟任的儿子子般。于是,季友就以庄公名义强逼叔牙饮毒酒而亡。

鲁庄公死后,季友就立子般为君。庆父与哀姜密谋,派人将正服丧尚未继位的子般杀死,季友逃到陈国。庆父立哀姜妹之子开为国君,就是闵公。闵公二年,庆父又派人杀死闵公,想自立为王。

此时,季友趁乱带着闵公弟申逃到邾国,并发文告声讨庆父。鲁人想杀庆父,庆父害怕逃到齐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于是,季友拥戴申立为国君,就是鲁僖公。后来,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求赦不成后自杀身亡。齐桓公知道哀姜与庆父勾结危害鲁国,就将哀姜召回处死。

由于庆父为篡位而连弑两君,导致鲁国动荡不安,因此齐国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意思是说,庆父杀害国君,制造鲁国内乱,如果不除掉他,鲁国灾难就不会停止。后用来比喻罪魁祸首不除,祸乱就不能停息。

这段历史孔子记入《春秋》中,可是对庆父的出逃,却只写了“公子庆父如齐”一句话。孔子只说庆父是到莒国,但实际却是庆父逃往莒国。“如”字是到、往之意,“奔”字是逃的意思,为什么孔子用“如”字而不用“奔”字呢?

据《谷梁传》对这段历史的记载,认为孔子用沉痛的心情看待鲁国这段历史悲剧,并视为重大的丑闻,是必须要避讳的事情。后来,“讳莫如深”就被引申为成语,比喻事情重大,提起来令人痛心,故严密隐瞒而不为外人所知。

【讨论】

(1)为什么齐国大夫仲孙湫要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2)为什么孔子视鲁国这段历史是重大丑闻要避讳?他是什么心情?

【造句练习】

例:对于他的身份背景,他总是讳莫如深,不愿意多谈。
例:吴经理对公司未来的规划,一直是讳莫如深,迟迟不肯公布细节。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大( )小异→异想( )开→开()见山→山()水长→长风破( )

参考答案∶

大(同)小异事→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高)水长→长风破(浪)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