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理想社会模式

归去来兮


【正见网2010年09月24日】

一、华胥氏之国

《列子》: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五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霉,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進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霉,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朕之过淫矣。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待,彻钟县。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四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掷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出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低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这样的社会有点象神的社会了,人们也不知道是否真存在过,凭黄帝之力也只能是达到“几若”的程度。但是我认为,如果象進化论所说人是从猴子進化来的话,那么人们绝对不会去想象、或者说有这样的记忆,在远古人类社会有这么美好。难怪中国人一直崇古,越是古代的人越是崇古。

二、小国寡民

《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虽什么多可以有,却不去用,过着简朴的生活,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去羡慕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三、大同世界

《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世界是后世谈论比较多的一种社会模式,与小康社会形成对比。《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有此着,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其实无论是“华胥氏之国”、还是“小国寡民”里多有大同的理念在里面。而“华胥氏之国”之民在今人看来个个都是神仙了,也许那只不过是人应该有的本能。

中共天天鼓吹自己如何先進,要带领人们奔小康、达富裕,但是它偷换了小康的概念,它的小康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以拥有多少现代化的工具来衡量,却不是以国人真正的生活质量来考虑。中共破坏了人类的道德、破坏了传统的礼仪,使的君臣不正、父子不笃、兄弟不睦、夫妇不合,即使人均或者就是人人拥有美国人的平均财富,有怎能算的上小康呢?大同更是奢望。还欺骗国人说,古人生活如何艰难,是它们解放了国人。其实即使是大道不行的孔子之后的后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也有很多。看当今之中国几乎无官不贪,小偷、强盗盛行,老人无人赡养,小孩流落街头,人们道德下滑,中共难咎其辞,放在哪朝哪代多是应该改朝换代的战乱之世。神慈悲与人,不愿生灵涂炭,给中共成员及其周边组织成员机会,人不退出党、团、队,更待何时。

四、世外桃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其实“世外桃源”也是前面三种社会模式的延伸,在社会大局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文人墨客便寄托有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有理想的社会状态存在,可以让自己逃离现实。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