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佐国 历史名相】沿革与角度

杨纪代


【正见网2010年09月12日】

官名沿革

古代辅助皇帝处理国事的官,称为宰相。“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古代天人合一观的影响所及,不管是天子庶民,均视祭祀为头等大事,贵族当王后,这相礼之人就变成王的首席副手,其内涵有这么一层意思。宰相连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英明之主的官吏,宰相必起用于国内各州部,猛将必突出于士卒兵伍之中。)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大小、广狭意涵则差异极多,而且名目繁琐。

唐宰相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商议、顾问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帝王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尾大不掉,危及自身的权力与安危之故。根据清道光时期,黄本骥以乾隆年间官修的七十二卷本原书为内容,删芜去简后约剩六卷,仍沿用旧称《历代职官表》里所载内容,我们可以约略的整理出,宰相这个官名,在历史上的沿革、变化与职权变迁等等:

齐桓公以管仲为宰相,励精图治,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就已确立无疑了。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左丞相”(武职),“右丞相”(文职)。

汉朝与秦朝相仿,倘若称为相国,则显示地位更高,并配置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而外廷的宰相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令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汉献帝时复置丞相。

魏晋南北朝时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隋朝时,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的正式官名。南宋建炎年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干道年间又改为左丞、右相。元、明两代以此相沿亦然。明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来阁职逐渐加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清朝沿袭明制,雍正时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选辑角度

历史上出仕宰相的人,多如过江之飨;各朝代担当宰辅重臣的,亦俯拾即是。他们一生的经历,更陆离多彩:宦官李辅国被唐肃宗任为宰相;明太祖洪武年间,胡惟庸是中国最后一个被诛连九族的宰相;唐宪宗时宰相武元衡被暗杀……等等,下场繁多。

当然,振兴起弊、雄才大略、弘扬礼教、安邦定国、一挽颓势、辅佐治理、称霸诸侯的宰相亦比比皆是。笔者以一管之见,选辑了二十位对整个时局有益、使全体百姓受惠、有针对性的施政方案;或特殊的美德影响君王、卓绝的操守为民表率的;或历练经验生动多姿的……等等为原则的佐治大臣,而略去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如范仲淹、寇准、诸葛亮……等。每个历史角色终篇的结语和例证,泰半是正史上,盖棺定论的批评和褒奖,用意在提供后世一个正面与正确的典范!

期望

当然,管窥蠡测、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同时以正史上有记载的资料为主,勉力翻成白话,并尽量保留原著者的行文、语气以及风貌。但有些角色的资料,正史上提及的不多,反而是些私人著作、稗官野史、流派著述中屡屡提及。像这样的人物,只能根据这些史实,将其一生七拼八凑的得出个梗概来。也希望有心、有兴趣的读者,能提笔起到延续的作用,共同为这个专题润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