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张养浩赈饥民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0年07月28日】

【原文】

初,养浩(1)以父老,弃官归养,屡征不赴。及闻陕西中丞之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值十三缗(2),民持钞出籴(3),稍昏(4)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养浩乃检库中未毁昏封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五贯为券,给散贫民,命米商视印记出粟,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5)恸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追封济国公,谥文忠。

(出自《续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

【注释】

(1)养浩: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幼极好学,昼夜不辍。及长受赏识,却因宦海浮沉而弃官,享田园之乐。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2)缗(音民):古代计量单位。钱十缗(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3)籴(音迪):买進粮食。
(4)昏:不清楚。
(5)抚膺:用手按着胸口。抚,用手按着。膺,胸。

【语译参考】

起初,张养浩因父亲年老,弃官回家奉养,朝廷屡次征召都不肯出来。等到听到被任命为陕西中丞,立即将家中所有财产分给乡里贫穷的人,登车上路,遇上饥饿的人就救济他们。经过华山时,在西岳祠祷雨,大雨倾盆,积水三尺才停止,禾黍都得以活过来,陕西人非常高兴。

当时一斗米要十三贯,百姓拿着纸钞买粮食,钞面上稍有一点不清楚就不能用。到行用库去换,豪民猾吏结党营私,十贯钞只换给五贯,而且很多天都换不到,百姓遇到很大困难。张养浩便检查库中尚未销毁而钞面上文字还看的清楚的昏钞,有一千八十五万余贯,都在钞背上打上印记。又刻印十贯、五贯券,散给贫民,下令米商看印记给粮,然后到行用库按数交换,于是吏员不敢再作弊。又劝富民拿出粮食救济,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听说民间有杀死儿子将肉给母亲吃的,张养浩为之痛哭,拿出自己的钱救济。到任四个月,没有在家住过,只有睡在官署里,晚上向上天祷告,白天出外赈济饥民,整天没有松懈的时候。每一想起饥民,就用手按着胸口痛哭流涕,因此得病去世,年六十岁。关中的百姓为他哀悼,如同失去父母一般。朝廷追封为济国公,谥文忠。

【研析】

张养浩真是个苦民之苦的好官,原本已无意出仕,一旦被发布命令为陕西中丞,乃竭尽心力,做好赈灾的工作。首先散尽家财给贫穷乡人,大有一去不回头的坚定信念,接着解决问题,让饥民得以有钱买粮。而自己则日夜操劳,白天赈济饥民,夜晚祷告上天,丝毫不懈怠。一想起饥民就抚膺痛哭,终至积劳成疾去世,正如诸葛亮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禁令人动容,关中百姓为之哀悼。想想一位善尽责任的好官,可救活无数人,反之那些只贪图私利、不顾黎民苍生的官吏,却让无辜百姓陷入穷困灾厄之中,同样为官,却差之千里。相信执政者,若能好好以史为鉴,在其用人时,谨慎评估,考量其德行,当可为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

【延伸思考】

1.看了张养浩赈饥民的故事,相信你也深受感动,请就你有感而发之处与大家分享。
2.如果你也碰到类似本文百姓无钱买粮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3.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时,你有张养浩般那样坚定的心去做吗?为什么?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续资治通鉴》(第十一册)沈志华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