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书法比赛’说开去

沉思


【正见网2010年01月06日】

长孙是个粗枝大叶、遇事满不在乎、充满好奇心的男孩儿。月初,媳妇打来电话,说他要代表班上参加校内班际“书法比赛”,我听了一愣,问他课堂上有学习过吗?答说根本没这个课程,只是孙子一口咬定,他在安亲班里曾学过那么一回!就因为这句话,他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得在月底硬着头皮披挂上阵啦!这下糗大了!咋办?临时抱佛脚吧,到我这儿现学现卖呀!

看着他满怀欣喜的把玩着我保留下来的──他老爸求学时代所用过的老旧墨盒,然后再按着我教的步骤研墨、濡笔,接着再指导他正确的悬肘执笔法,再依样画葫芦瓢的写“一”字,如何按、怎么提、咋样顿……,不一会儿功夫,他就耐性全无,说他不干啦!赶明儿跟老师辞掉,另找他人。

瞅瞅他那耷拉着脑袋、满身墨迹的泄气劲儿,实在不忍心苛责他,想想,中华神传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岂是一时半刻就一蹴可及的?哪是花点心思三两下就能学会的?不得经过长久的习练基础才能摸到一点儿门吗?唉!现代“速食”主义下的人们,是理解不了神州古文明的精华啦!

谁都知道,中国文字相传是仓颉创造出来的,他是古代伏羲时的史官。后人为了感念他的伟大贡献,从南北朝起就将他和“至圣先师孔子”同时敬奉。

有一次,仓颉登上阳虚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他看了觉得很稀奇,就仔细的研究起来了。看来看去,他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寻的。于是就想:既然花纹都能表达意思,那么如果把人的想法用一些符号表示出来,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吗?

接着,仓颉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及草木器具的形状,然后根据自己从大自然观察到的这些景物,描摹绘写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符号,并且为每个符号定下它所代表的意思。后来他按照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之后,人们倒也能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仓颉就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第一次造的字还不是很完备,加上经过蚩尤战乱后文字有了许多的遗漏。而若要广泛垂教,没有详明的文字实在是一大缺憾,于是黄帝召集大臣询问何人能使文字更完备时,有一个大臣回答:“相传六书字法是伏羲时的史官仓颉创造出来的。听说他后来避入阳虚山修道,至今已经不知多少岁了,如果能请他出山的话,文字可兴也。”

黄帝于是准备了马车和货币等厚礼到山中亲迎仓颉,仓颉感于黄帝的至诚,就和黄帝一起下山了。当黄帝问到六书字法时,仓颉说:“星辰象纬、流水落花,即是天地之大文章也。”黄帝听到后知道仓颉可以使文字兴盛起来,因此不但以上宾之礼待之,而且还特地造了一座馆舍让他能潜心研究“天地之大文章”。仓颉为了使后人能更清楚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利广泛流传,就把文字由古文变为篆书,然后颁行天下。这就是中国流传五千年汉字的由来。

这些记载告诉我们,文字的起源,最早是单纯为了表达心声、纪录史实、避免遗忘,使往后有个凭证可考而已,这是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也是仓颉造字的原始初衷。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充斥着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纪录文献,是已知汉字文献中的最早形态。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用以记载占卜吉凶事件。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又被称为龟甲兽骨书,是中国最原始的书,现通称甲骨文。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朝政、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各科。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极其珍贵的第一手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再后来,由出土的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表明,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放弃了龟甲、兽骨,而以简牍作为书写的材料。“简”是经过削制、修整过的“细竹条”;“细木条”则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后人将竹简、木札统称为“简”,将其与“牍”合称为“简牍”。将简用绳子编连起来,就制成简册。

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册”字,为简册之形,编有两道书绳;又有“典”字,为册在几上之形。《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金跨》记载:周武王有疾,周公为之祈福,“史乃册祝”。又《诗经・出车》曰:“畏此简书。”可知最晚在商周时期,已经有了条状的简和编连之册。

古人也以丝帛为书写的材料。但丝帛较贵,故大多只用来抄写重要的典籍和绘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竹、木制成的简牍是最流行的文字载体。汉时出现了纸,并逐渐推广使用,但简牍却没有因此被迅即淘汰,而是与纸共存了数百年。《太平御览》载《桓玄伪事》:桓玄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可知在四世纪末的东晋中期,人们仍在使用简牍,经当朝颁令后才废止。由此算来,简牍在中国的使用历史至少有千余年。

简牍时代距今遥远。因而形成了这样的状况:一方面,由于简牍长期湮没,我们对简牍已倍感陌生,探究其制度与具体细节等都相当困难;而另一方面,由于简牍出现甚早,存留时间很长,又在我们的文化发展進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诸多词汇,如“册”、“篇”、“编”、“连篇累牍”、“韦编三绝等,都与简牍的形式有关;“杀青”、“汗青”、“罄竹难书”等则与简牍的制作和用材有关;“删改”、“笔削”、“刀笔吏”等则与简牍时代的文具、书、刀有关;“契合”、“合同”、“尺牍”、“封缄”等则与简牍时代的文书制度有关。传统的中文书写习惯是从上到下,竖行排列,这和用简牍书写时是一样的。传统的书籍有竖行的界栏,展开的书页看起来亦如同简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时天下大小事皆决于上,秦始皇日夜所读的官文书“至以衡石量”。王充《论衡・别通篇》说,“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以文书御天下”。而从出土简牍实物来看,秦汉时期的官文书不仅数量惊人,种类众多,格式也颇为繁复。这些用简牍来记录和承载的法律、政令、计账、户籍、券书等,对于庞大的朝廷体制维系和管理,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简牍虽嫌笨重,却相当耐久。大量的典籍,因当初被抄写于简册而流传下来。这不仅是指我们今日所见出土简牍中的古书,也是指那些自“简牍时代”而流传至“印刷术时代”的古书。值得注意的是,纸虽轻便,但脆弱易毁,而印刷术的出现是在发明了纸之后的数百年。故今日所存,早于唐代的用纸书写的史料极为罕见,当时不少用纸抄写的书籍已经亡佚。相反的,那些用简册抄写的更为古老的书籍却得以长久存留。

简牍与帛书的实物本身,也携带了很多时代的信息和特征,其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了很多珍贵的亡佚典籍。除儒家、道家、墨家的著作外,还有各种兵书、日书、算术书、医药书、文学作品和地图等。不仅有多种文书档案,还有大量的书籍、私人信件、历谱,以及丧葬用的遣册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宝贵的书法墨迹。

由以上的史料资讯,我们可以还原书法真貌──表达心声、交换意见;纪录史实、避免遗忘;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而中土这块儿,又是上天诸神最眷顾与青睐的地方,于是陆陆续续的传了这奇妙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全为了丰富人类的生活形态、增添文字记载的多样性,使之多角度发展与运用罢了。因此,随着时光的积存、岁月的美化、刀笔吏和文书缮写工作者的揣摩与推陈出新,而有了今日多姿多彩的各家书体──篆、隶、楷、行、草……所谓的汉书六体以及其它等等。

犹记得一甲子多之前,上小一就得学书法,每周书法课安排了好几堂,几乎日日与笔墨为伍;考上初中,每星期的周记、每次月考的国文试卷,都得用毛笔书写。那时个个学生都战战兢兢用心对待,因为无法涂改呀,总不能整张纸上,大小墨团罗列呀!每逢寒暑假,各主科照例都有作业,不外乎演算些题目,读几本指定的优良书籍写个心得报告……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临摹二、三十篇书法,许多同学都把这视为苦差事,而我却乐在其中,一放假,最先完成的作业就是书法。

可如今教育部虽然规定小三开始,每周有四十分钟一堂的毛笔与硬笔综合练习的所谓“书法”课,可是没几个学校遵行,也没多少老师重视,成了虚设,有名无实。因此举行班际书法比赛,也多半是应应景而已。当然,也有些有远见的老师与家长,很注重这个国粹,让孩子课余之暇努力学习,但就我所知,孙子、孙女分别就读中年级,根本就没在课堂上学过书法哪,那文房四宝在他们来说可是新鲜玩意儿呢!

回想当年求学时代,只要放上寒暑假,我总是等父亲一出门上班,就将那家中唯一的一张大木桌据为己有,摆上字帖和习字本,泡好干涸的毛笔,将砚台前方,浅浅的砚池注上清水,右手握紧墨条开始研墨:由缓而疾,由小圆而椭圆;墨汁由稀、淡,慢慢变为浓、稠。那阵阵墨香,围著书桌四溢飘散,盖过了母亲厨房里飘出的饭菜味儿。我还清晰记得,那墨条上印着金字的“古梅园”,在当时可是名贵的精品哪!

笔尖上濡饱了墨汁,摒气凝神,一笔一划的照着字帖临摹。时间在墨香与静定间急速飞驰!累了!停下笔,端详端详每个字临摹的好坏、缺失,用手“指书”一下;要不就翻出书桌侧面的立柜里,百读不厌的线装书──各朝演义……等等再回味回味;有时也浮想连翩:

那毛笔的笔管以竹制最普遍、最常见,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孤芳,兰的出尘,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姿态,惹人喜爱,受人赞诵,又兼之随处可见,因此勤快的古人将其作为毛笔笔管,不仅喜竹之直圆外形,更爱竹之深厚内涵,也许透过那中空的直节,能上达天听,和宇宙沟通联系哪!

又想到上史地课时,老师曾提到,古人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于是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砚是拿来磨墨的,古代又叫做“研”,意思也就是磨。

所以,当年的我,握着柳公权所谓的“笔正”,在廉价的石砚上,磨着散发着龙麝香料的“心正墨亦正”的墨,铺开九宫格的习字本,一丝不妻的落笔。看着那泛着黑紫色亮光的墨彩,一字字的成形,一个个散发着独特的风采,我从不觉得累,从没感到烦,有的只是满心的虔敬与欣喜,沐浴在圣洁与澹然的氛围里。

直到父亲中午回来午休。如此不到一星期,就将几十篇的书法作业首先完成,而且还经常拿高分哪!那六年的书法作业,替我打下了绘画的基本功,因为书画相通嘛!

想来,长孙要想沐浴在神传文化的光辉里,亲炙中华博大精深的悠久内涵,我这个当奶奶的可是责无旁贷啦!利用这次的经历,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书法种子,然后再因势利导、随机启迪,肯定是另一番景象!我有信心!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