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6月07日】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东坡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题的诗句。它描绘了庐山的气势,由于远近高低角度的不同,所看到的庐山也就有所不同。表面上这首诗是描写庐山,但越过这座大山之后,许多人生的意义都展现出来了。生命,必须由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照,才能把生命的层次一一显示出来。如果你立定不动,你的视野也将局促在一个角落。看山如此,生命亦如此。
宝石有多种不同的切割面,每个角度却都能闪耀着不同的亮丽光泽。而大千世界所有的人、事、物的层面与角度,更广更深,需要你用眼深入观察,用心深切体认,不被表面的光华璀璨所蒙蔽,不被表面的虚情假意所诱惑,因此虽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要你肯深入去探讨,用心去了解,用脑去沉思,那时也许就看山非山,看水非水。你不断的发掘,就会不断的获得,你的视线就不会固定在一个角度上,局限在一个定点上。
许多人谈起成功的企业家,羡慕他们有那么庞大的企业,有那么多财富,一辈子享用不尽。但是都往往忽略了成功富裕的背后,他是如何伤透脑筋、费尽心思的去维持企业的蓬勃发展,又是如何白手起家,经历多少艰苦奋斗的过程,才有今天的成就。好比人们欣赏湖面上悠游的天鹅,只见它高雅悠闲的模样,都看不到湖面下拼命划水的双蹼,是多么辛勤。总以为是与生俱来就是如此,却忘了他们创业时期所经历的心酸。人往往都是只羡慕别人的好,不见别人的劳――迷于事物的表象而忽略其背后的付出与努力。拓展你的视野,才能了解真相,才能从“此山中”走出来。
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会认为太阳是落入海中的,而山中长大的小孩,会说太阳是躲在山的背后。倘若有朝一日他俩碰在一块,彼此讨论日落何处,则必定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此时,如果两人能把环境互调,不仅能消除彼此间的争执,且能更深一层的了解问题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事情,因此经常会产生瞎子摸象的主观看法,于是偏见与争执就在所难免了。处理事情时,我们如果能养成先设身处地的以对方的立场考虑的习惯,将可避去许多无谓的矛盾与纷争,那生命的层次自然提升,而不只定位在自我,也不会局限于一己之见,更不至于陷在群山中的一个小角落,而认定庐山就是自己目光所及的这点弹丸之地了。
有个寓言:两只水桶,每天都做着从井内汲水到缸里的工作。有一天,乙桶抱怨道:“我们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实在乏味极了!而且,每次满满的一桶上去,下来时却空了。”甲桶却笑着说:“我的看法跟你不同,我认为我们的工作实在很有意思。你看!每当我们空空的下去,上来时却装得满满的一桶,使人们有水可用,不是很有意义吗?”就像庐山,正面看去高岭横空,侧面瞧着却成了峭拔奇峰。观点不同形成的心境自然迥异。
一直很喜欢这个小故事:三个水泥工在砌墙。一个过路的人停下来,他问:“喂!朋友们,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你没看见吗?我正把一块一块的砖给堆上去。”第二个工人看了他一眼说:“哦!我正在盖一栋建筑物呢!”第三个工人站起来,一面比划着:“你不知道吗?将来这可是一栋宏伟壮观的教堂呢!”三个人做同样的工作,对它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第一个工人心中充满了无奈,可能因着糊口不得不付出努力,所以把它当成一件琐碎而无意义的事。第二个工人比第一个好些,知道是盖建筑物呢。而第三个工人可以预见工作背后的荣耀和盼望,因而干劲十足――基点不同,眼光不同,所以表现的层次也就大异其趣。一如变换着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更是展现千姿百态的不同面貌。
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矛盾、不快与纠葛,全因每个人处事的角度、观念与基点的不同而存在着看法、作法上的差异。而大多数人最大的毛病在于自以为是,并对不熟悉、不喜欢的人,先入为主的怀有成见。一旦事情发生,马上妄下评断,因此弄得局面很僵。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能用善心对待,不陷在矛盾当中去争论,而是跳出来往高处查看,一下就明白了,就能体谅、理解与包容。千万别认为什么都那么肤浅,只看表象。要打开视野,放宽心胸,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正面思考,善意的去评估,想到他也许有不得已的苦衷,想到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这样一来,就能心平气和,就走出了“崇山峻岭”而看到事件的“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