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概论─总说 第一

陈宝


【正见网2008年11月25日】

作者注:《文明概论》系列文章,共有五篇,都是我在法轮大法修炼的过程中,一点点粗浅的个人领悟,其中可能对、也可能不对。这里写出来,和同修们交流,希望同修们指正其中的错误,或者能够予以补足,我们共同为人类的新文明开创,尽一微薄力。
人类这一期为大法洪传而奠定的神传文化,至今已五千余载。这期间,也经历了成、住、坏的旧宇宙法理。时至今日,人类文明已经极其丰富,但是科学的大兴,也直接导致人类道德的式微,世间乱象难免,文明亦有衰败之徵。若不是宇宙正法,恐已重蹈坏、灭之轮回。作为大法弟子,我们在学法中,对此已经很清楚了。

说到文明,其实是文。“文”在表面意思中,其本义是纹路清晰、条理鲜明这样的“象”。说人类的文,是指人类不再混沌蒙昧而言,这个就是“人文”,人文的灿烂、丰富,这个是明,那么又有了“文明”之说。

“文明”相对于“开化”,还是有一个成度上的区别的。“开”就是不闭。蒙昧混沌,对于人类这一层理而言,是人类智慧之闭,那么,“开”,就是人类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状态,有了人文,此时还不能说是“明”。而“化”是一个跨时间和空间的过程。由个别到普遍,渐渐的、潜移默化的,产生了普世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是“化”。

所以人类之“文”──人文──始于蒙昧的结束,开化的初始,由“开”,而经历了“化”,最后有了灿烂的成果,才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在神的安排和引导下发展的成果。人类的“文”,其实也包括人类自己。那么就是说,不只是人类的世界观变得清晰了,有条理了,这种清晰的对世界的认识,其实也包括人类自己。这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内涵。具体的说,人类有了清晰的宇宙观,而人类生存的这个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本身,也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那么宇宙的规律,必然也是人类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所要遵从的,虽然因为现象的不同,表现上可能有差异,但是,理是贯穿而统一的。

这个理,在人类历史上,能够认识的高度,也就是太极之理了。佛家讲普度众生,那么众生的根基就有厚薄之分,太复杂的法理,就难普度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佛教流传的经书中,没有提到复杂的三界内的各种理,而只专注于如何修到佛世界去的原因。相对而言,道家选徒弟而不讲普度的方式,决定了他可以讲从低而高的复杂的法理,一步步带着徒弟向上走,而道过去没有世界,也决定了道弟子无法像佛弟子那样,只要专注于如何修到佛世界去、如何符合自己所修的佛世界的标准要求,就可以了,相反,他要在返本归真的这条路上,知道层层的普遍的理,修成了,也是一个自己完全独立的个体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个其他神的体系。那么从道家“修真”的角度来看,“真”在表面的文化的意思,就是表里如一,层层相关的内容内涵都是一致的,那么道弟子在返回“本”的过程中,必然在由人中开始回升的过程中,层层都得明白,那么这一条线从下往上贯穿到“本”,层层的明理,必然是一致而升华的,到最后全明白了。这就是真。

那么从三界往下来说,太极是人能知道的最高的理,那么这也是三界内所能知道的“本”了,至于说所谓“无极”,“无”,对于三界内众生,也许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存在,而不是实际的表现了。

太极当中就有阴阳存在,这个是所谓的“两仪”。“义”简单说就是含义,内涵的意思,“仪”就是人之义,一件事物的内涵可以由它的外在表现出来,这是“真”这个理在最表层的体现,那么法理是层层贯穿而一致的,表里必然如一,这也是对“真”的理解,体现在人的文化中,所谓人的礼仪、仪容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仪”是人所遵从的、由里及表、层层贯穿而如一的、既是规律、内涵、又是表现,它就是这样一种东西。那么三界之内都是人身,没有神的,天人也要轮回。所以,在人的文化中,以“人”来表示三界有灵性之众生,那么所谓“仪”,实际就不只是“人之义”了,而是三界内众生之义──包括人和比人高的,自然也涵盖了比人低的。只有三界内最高处的法,才能由里及表,由高贯穿于低,涵盖这么大的范围。

由太极之处,阴阳两泮,“两泮”就是分开、分明了,那么阴阳分明了,就不能统称太极了,称为“两仪”。越往下、越分化,生命和宇宙的结构也随之变得庞杂,这是一个法理由上而衍生至下的过程,也是宇宙繁荣的过程。那么随着分化,产生了不同的层次,在为人奠定的文化,以“人”为核心,建立了人能接触、理解、和接受的文化,这种法理下衍、层次分化的表示,就是三才──“天地人”。至于“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阴阳交感、万物生焉”这种分化过程是层层而下的。那么人生于天地之间,这也是三界内众生的必经的过程。

这其实是神为人奠定的理解宇宙和世界的文明形式,所以文明中往往以人为中心,以人能认识到的现象和事物为表现方式,给人第一视角,让人得以认识宇宙。所以人类文明虽然是神传文明,但是却不是神的文明,而是神给人创立的能正确认识宇宙、追寻神的文明──半神文明。

另一个例子,就是老子在五千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没有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三才”的字面“天地人”的形成,是给人的概念,而层层有天有地,又有天地之间的阴阳交感,这个才是三界内的普遍法理。阴阳上下两泮、分清浊而成天地,阴阳交感其间而成万物──这样说起来易于明白,但是恐怕也不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达的准确和形象。

三界之内,往下走,到了人这一层,称之为“人道”。“人道”是说人这一层的法理,但是人这一层的一切物质实像的事物、表现、及过程,都遵从人这一层的法理,就是说,人这一层的一切,都存在于人这一层法理所在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先有法理,才有了人的一切。那么,用“人道”来代指人这一层天地、以及天地中的一切,这本身也表明了一种态度──法理在先、为本,这一层物质之成在后、为末。

人道之“三”,就是真正的、本来字面意义的“三才”──天地人了。

这样,又返回到“人”这里来,继续说人文。人的文,是包含人类自身在内的完整的宇宙观,法是从天上到人中普适的,表现不同而已。那么中国的半神文明中,人从来没有孤立的有什么事情,一切都是天象变化带动下而生的,而人中的事情,也是要承天意、顺天命而为的。这样,人类的文明成果其实是对人道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物质实像,人文的文,其实就是对人道、或从人道出发的对法理的认识。所以,人文之中,也包括天文、地理。这不是共产邪党在无神论中所说的“天文、地理、人文”,那只是简单的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空间、地球和人类社会。而在真正意义的人文中,人是要“法天象地”而知“人道”的。就是说,虽然人是生存在人道之中,但是要上下求索,一方面,从天地得到指示,更好的维护人的理,另一方面,人有佛性在,虽然在人道之中,还是要追寻神的。这样就是说天文地理,“理”也就是“文”,表面意思都是“纹路清晰、条理鲜明”,其实就是人从天地追寻更高的法理,更好的维护人道,和人自己追寻回升之路。这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部分,所以也在人文之中。

進一步说文化。文化不同于文明。其实就是“文”,人道之中,是“人文”。人文之明,叫“文明”,指的是灿烂辉煌的成果,以“文”来化生民,就是文化。那么文化的目地就是是人文得以传承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每一代新生的人类不断开化,使人类社会稳定而有序。

文化的这种过程,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教育。“教育”是现代的观念,正统的说法是“教化”。实际上这里涉及到三个概念,“教”、“化”、“育”。和“文”直接有关的就是“教”、“化”。说到“教、育”,只是讲对小儿成长过程中“心、身”兩方面的作用──育就是抚养,教就是使之心智开化的直接的、有形的方面了。

针对普世的做法是以“化”为主的,因为人心不一,不可完全硬来、或直接来,那么潜移默化的,渐渐的影响才是稳定和有效的方法──在潜在的、渐進的影响下,使人心自己改变,人也以为是自己在主动的改变,这样减少了冲突和抵触,而且,发自内心的转变,效果才稳定。“化”在过去是主要的使民开化、文明的方法。例如,过去所讲良臣“扶世导俗”,“导”这个概念,来自于鮌禹治水,有“堙”“导”之别,“导”是顺势而缓办,以求长久稳定之效,在这里,与“化”是同样的所指。

同样是使生民开化的方法,“教”是更直接的、更有形的。因为直接,所以见效快。开化小儿,多用教的方法,使其迅速懂事,对于其顽冥的地方,也只得渐渐化之。而对于普世的生民,则是以化为主,有些简单易成的东西,以及基础的,无抵触的地方,可以教之。这里说到基础,因为如果一件事物的基础尚未形成,则没有暨成的、守旧的东西来阻碍和抵触了,那么涉及到基础的方面,可以教之──这也是“教”应用于小儿开化为主的原因。当然,举小儿开化的例子,为了说明这两种概念的区别,对于成人或者其它一些情况,也是用“教”来速成,“化”来克艰。

现在已经辨明“文明”、“文化”不是一件事。但是现在的语言中,文明和文化都用来指“文”、或者“人文”,那么为了便于理解,在这两个概念已经明确了以后,下面的论述中,不再强调“文”、“人文”、“文明”、“文化”的用词上的区别。

现在说到文字。文字的“文”,本义同于人文的“文”,就是“文”的表面意思“纹理”、“纹路”等等。用简单的纹路(笔画)表示一切有物质实象的天地万物。这就是象形字和指事字。文字之“文”基本可以表达人道的客观环境的一切了。这一部分是人的感官能感知和认识到的。

有了文字之“文”,人类从蒙昧中开化了,一切可以记载表达。包括每一代人的经历,经验,都可以积淀下来,不致于失去了。按照历史记载,仓颉造字也是“法天象地”的一个过程,如果仅仅这样的话,那么仓颉也许造的只是“文”这一部分,而不管是否如此,另一部份“字”,应该是在历史的继续发展中完善起来的。

文字的“字”是由“文”组成的。它是基于人们对于天地万物的形象和性质的了解,借助天地万物的概念,而将对应于天地万物的“文”组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表达抽象意思的符号系统。这里的抽象,是指超越于人道这一层次中一切有形的物质外的所有客观存在。这种符号系统,就是“象声字”和“会意字”。

在文明流传中,有些文字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只有读音,如拟声词,另一些文字的本义已经亡了,文字的形也被遗忘了,只有读音存在,那么就有了代用文字,这就是“转注字”和“假借字”。这只是文字的用法,而非造字法。

单就文字的造字法来看,每一个文字就是一幅画,描绘了一幅有空间范围、有时闲过程的场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事物、以及事物存在的环境。所以中华文字的内涵是最丰富的,不只是抽象概念的符号系统──那是简单的,内涵单一的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統。同时,严格意义上说,中华文字的每一个字意思都是不同的,因为字形的不同,导致表达内容的不同。有时几个文字可以相互替代的使用,那时因为这几个文字的内涵中,都包括了在当前上下文中所提到的这个意思。但这个意思只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线,而在每个文字的字形覆盖的场景里,它是一个面,包含着方方面面的种种内涵。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这个字,在这个上下文中,可以和这几个字互换使用,在那个上下文中,可以和那几个字互换使用。在现在的字典解释中,解释为这个字叫多义字,有多种含义。其实这是离散的理解了文字的表面含义的覆盖范围。如果从字形去理解这个文字,就可以知道这个文字所涵盖的内涵的整体是什么,无论它在哪个上下文中使用,都是本着这个根本的内涵而表现它的含义的。

这样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文字的本义不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变化。那么一切用这种文字记载的东西,无论过了多久,都能反映出这份记载所要表达的东西来。

相应而来的还有一种文字的衍生义。就是这个文字长时间用来比喻或代指一个其它的什么事物,时间久了,也就成了这种事物的特定词语了,可是和文字的本义就没关系了。但是这种衍生义不会对后人的理解有任何障碍。因为,文字的字形不变,本义永远不失,那么看到衍生义,不但可以知道衍生义的所指,以及和文字本义的关系,还可以知道在历史的那个时候,人们对这个衍生义的所指的事物的认识方式,从而有助于了解那个时候的相关文化。这样,从文字的本义推至衍生义,还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变迁的一个重要方法。

以上主要是论述了文明和文字的本身,以及文明和文字的关系。文明是论述的主体。文字是作为文明记载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来论述的,其核心也是文明。在20世纪中国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中,语言的变化,已经使得许多文字的内涵在使用上发生变化,而共产邪党不但破坏了文字使用上的内涵,更是把文字改成了所谓的“简化字”,使得人们既忘记了文字的本义,也无法从字形上重新找到文字的本义,使得人们看到古人的论述时,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同时,共产邪党把自己的那一套邪党文化内涵强加在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中。简化了的汉字,几乎成为了专门记载邪党文化概念的简单抽象的符号系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尽失。

将来的法正人间中,人类要重新归正文化,而归正的文化如何记载,如何以“文”化生民,那么文字也一定要归正,才能起到这个作用。我的想法是,文化的归正,可以从文字始。归正的文字,才能记载归正的文化,否则,文化归正,也无法正确流传。或者文化和文字同时做。不管怎样,文字的归正,一定是不可晚的。

这篇文明概论,并不想详尽的描述文明,因为那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许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完成。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篇概论只是对文明的归正稍作探讨,在各方面尝试着开个头,为这项事情以后的继续和完成,打一些基础,或者至少起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即足矣。

那么这篇概论,也是使用文字来记录,必然首先涉及到文字的归正问题,相应还有语言的归正问题。因为文章的语言归正,其实是文字的正用。在这个问题上,本文是这样处理的:

1、文字通篇采用正体字。正体字虽然不是最初的文字,但是演变和发展上是一脉相承的。当然现在人也认识,否则无法与读者沟通和交流;

2、在这篇概论的其它部分中,大多数说理和分析的篇章,都是用当前的文字和语言概念来写,也就是所说的白话文。因为不管用什么语言,最重要的是把意思向读者表达清楚;

3、另有一些篇章,尝试着从文字的字形找到最初的涵义,在语言的选择上,完全不用现在变异了的语言和词语。对于一些语句,虽然适合表达那个意思,但是在当前的白话语言中,已经不是那个意思了,写出来就会引起歧义,那么也换掉,使用另外的,内涵没有被变异的词语来表达。在这些篇章中,每一个字都要有它明确的意义和作用,不能向所谓的“现代文”一样,经常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词语。而且尽量使用文字的原义、初始义。这样一来,文章可能看上去像古文,其实不是古文,而是我在归正文字和语言使用的尝试。而这些篇章,就是我的尝试的实例了。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