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选读:《贞观政要》(九)

陆志仝


【正见网2007年09月30日】

今天所选读的古文是魏徵在贞观十四年写给太宗皇帝的一篇奏疏,因为篇幅较长,所以只是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以下古文选自《贞观政要・论择官第七》

贞观十四年,特進魏徵上疏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注1]万国。万国咸宁[注2],一人有庆[注3],必藉忠良作弼[注4],俊?在官[注5],则庶绩其凝[注6],无为而化[注7]矣。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恺[注8]翼巍巍之功,周、召[注9]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注10],岂惟生之于曩代[注11],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注12],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注13],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注14]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逄、比干[注15]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注16]矣;与之为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注17]矣。

国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注18],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则出乎公道,行之非,则涉乎邪径[注19]。是非相乱,好恶相攻。所爱虽有罪,不及于刑;所恶虽无辜,不免于罚。此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者也。或以小恶弃大善,或以小过忘大功。此所谓‘君之赏不可以无功求,君之罚不可以有罪免[注20]’者也。赏不以劝善,罚不以惩恶,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赏不遗疏远,罚不阿[注21]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注22],考事[注23]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注24],则邪正莫隐,善恶自分。然后取其实,不尚其华,处其厚,不居其薄,则不言而化,期月[注25]而可知矣。若徒爱美锦[注26],而不为人择官,有至公之言,无至公之实,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注27],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书奏,太宗甚嘉纳之。

注释:

[注1] 齐:整治,治理。语出自《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必齐其家。”
[注2] 万国咸宁:“万国”是指天下。出自《易经・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句话的大意是:元首(国君)超然于万物之外,那么天下都将太平。出,超出。庶,众多。
[注3] 一人有庆:“一人”指帝王;“庆”指帝王的善德福祚。本句只能用于国君或帝王,不可它用。出自《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中国古代宫廷中献给皇上的中秋月饼中常有这句话。
[注4] 弼(音必):辅佐。弼,辅也。―《说文》。
[注5] 俊?(音义)在官:“俊?”指德才兼备之士。“?”在此句中,据《康熙字典》解释:“又贤才之称。”本句的大意是:在职的官员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出自《尚书・虞书・皋陶谟》:“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在官。”
[注6] 庶绩其凝:“凝”指成就或取得之意。本句的大意是:成就很多功绩。出自《尚书・虞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注7] 无为而化:指以仁义道德教化国民,太平至治;而不是用刑罚来管理国家。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要准确理解老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还可参见《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能达到无为而治,虞舜不就是这样的吗?)”
[注8] 元、恺:指八元、八恺,是上古时期虞舜皇帝的贤臣。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胄岂、T"寅、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唐・孔颖达注曰:“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
[注9] 周、召: “周”指周公旦,西周杰出的贤臣;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召”指召公,姓姬名S](音是),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去世后,此二人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功绩彪炳。
[注10] 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些都是上古时期的贤臣。
[注11] 曩(音囊)代:前代。曩,久也。―《尔雅》
[注12] 西旅之獒(音熬):西旅,西夷国。獒,指高大凶猛的猎犬。《尔雅・释畜》:“狗四尺为獒”。
[注13] 重译入贡:重译指辗转翻译。这里说的是各国的朝贡使者,要经过长途跋涉。所经之地,习俗不同,语言不通,要辗转翻译才能将贡品送到中国的国都。“重译”二字见于《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远方殊俗,重译而朝,泽及方外。”又见于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注14] 曾参、子骞:曾参,字子舆。子骞(音千),即闵(音敏)损。都是孔子的弟子,此二人均以孝著称。
[注15] 龙逄(音旁)、比干:龙逄,关龙逄,夏桀末年大臣,因忠谏被桀用炮烙之刑杀害。比干,商朝时期的贤臣,亦因忠谏被纣王杀害。后来周武王曾亲自为比干封墓,赐姓林。因此比干又被尊为中华民族“林”姓的始祖。唐太宗曾下诏封谥为“忠烈公”、“太师”。此二人均以忠著称。
[注16] 尾生、展禽:据《庄子・盗跖》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是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展禽,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柳下惠”。柳下惠的很多事迹被尊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典范,并倍受孔子及孟子称道。此二人均以信著称。
[注17] 伯夷、叔齐:伯夷为商末孤竹国君(孤竹国,在今秦皇岛一带)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听说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灭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此二人均以义著称。
[注18] 不肖:本文指不贤,无才能。出自《礼记・中庸》:“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也可形容儿子德才不像父亲;如《孟子・万章上》:“(尧之子)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还可形容品性不良;如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这两个不肖孩儿,也有什么福,便做道忒贤达,不狠毒。”
[注19] 邪径:指不正的行径或歪门邪道。见于《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东汉・张衡《东京赋》:“?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抻辕。”
[注20] 君之赏不可以无功求,君之罚不可以有罪免:此句的典故是讲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事情。西元前359年,当时的秦国由秦孝公执政,他任用卫国人商鞅進行变法。在商鞅变法之前,根据秦国的法律,老百姓依过去的习俗做事时犯了罪可以被赦免;无功之人受到国君的封赏也可以得到官位及富贵。据《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当此之时,秦民习故俗之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也,故轻犯新法。”
[注21] 阿:迁就,偏袒。
[注22] 准绳:原是指用来测量平直的墨绳等器具。出自《淮南子・说林》:“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后来用于比喻权衡事物的准则。
[注23] 考事:考核官员行事的功过善恶。
[注24] 循名以求其实:原话是“循名责实”,指依照其声名来调查是否属实。出自《淮南子・主术》:“故有道之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在古文中亦常被写成,求名责实、循名督实、循名课实、循名考实、循名校实、责实循名等。
[注25] 期月:见系列文章《贞观政要》(二)[注17]
[注26] 美锦:原是指美丽的锦缎。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本文比喻徒有其表,没有才能的人。
[注27] 夙夜不怠(音代):夙(音诉),早或白天。怠,松懈。本句意思是指从早到晚都不松懈。

全文大意:贞观十四年,特進魏徵上奏疏说,

臣听说:了解大臣的,谁也不如国君;了解儿子的,谁也不如父亲。当父亲的如果不能了解儿子,就无法使一家人和睦相处;当国君的如果不能了解大臣,就无法治理天下。国家的太平,国君善德福运的延绵,都要靠忠臣来辅佐才能达到。在职的官员如果都是德才兼备之人,那么能成就很多功绩,老百姓也能得到教化而不用采取其它措施。所以尧、舜、文王、武王被历代称颂,都是因为了解大臣而成为贤明的君主,朝廷中人才济济;因此,八元、八恺等贤臣的功业显赫,周公旦及召公取得光辉的业绩。那么,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难道只出现在过去的朝代,而惟独今天没有吗?在于国君寻求或不寻求,喜好或不喜好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牛、大象、西域的宝马及藏獒,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感情,生长于荒山野岭之外,距中原有万里,要经过辗转翻译才能到中国進贡,而且络绎不绝,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中原的人喜爱这些东西啊。况且做官的人心里想到国君给予的荣华富贵,享受着国君给的俸禄,如果国君能用仁义统率他们,还有什么目地不能达到呢?臣认为,用孝来教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成为像曾参、闵损那样的孝子;用忠来教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成为像关龙逄、比干一样的忠臣;用信来教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成为像尾生、柳下惠那样守信的人;用义来教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成为像伯夷、叔齐那样深明大义的人。

国家想招纳忠厚及有才华的官员,辞退无德无才之人,已经十多年了,但只听到有这样提议的,却没有这样去做的人,为什么呢?是因为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却是另一套。说的冠冕堂皇,是出于公道之心,而做的很糟糕,是走了邪门歪道。是与非混淆不清,好与恶相互指责。国君喜爱的人,虽然犯了罪也不用受惩罚;国君不喜欢的人,虽然无辜,也免不了受处罚。这就是所说的:‘国君喜爱的人就希望他活着,国君憎恨的人就希望他死去。’有的人只是犯了小毛病,就被否认了其善良的本质;有的人只是犯了点小错误,就被忘掉了曾立下的大功劳。这就是所说的:‘国君的赏赐不能无功而得,国君的惩罚不能有罪还赦免。’赏赐不能用来劝人为善,处罚不能用来惩治邪恶,却希望臣民分清正邪,这样做有可能吗?如果赏赐不遗漏被国君疏远的人,惩罚不偏袒宗亲权贵,行事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核官员行事的功过善恶来确定其声名,或依照其声名来调查是否属实,那么正邪都将显现出来,善恶都会分明。然后选用那些有实际才干的人,斥退那些虚有外表之徒;留下那些忠厚的人,斥退那些浅薄之徒,那么国君不用多说什么,老百姓就会得到教化,一年之内就能见成效。如果只是喜欢华而不实的人,而不为百姓选择好的官吏,有极公正的言辞而没有极公正的实际作为,对偏爱的人,就看不到他的缺点;对憎恶的人,就想不起他的优点,徇私情而亲近邪佞小人,违背公道而疏远忠良的大臣,即使国君日夜操劳,费尽心力,要想实现太平盛世,是不可能的。

奏书呈上后,太宗皇帝很赞赏魏徵的意见,并予以采纳。

评讲:第一段古文主要讲的是魏徵向唐太宗建议要多了解朝中的大臣,多寻找一些德才兼备的官员为国效力;并用“忠”、“孝”、“信”、“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导他们为官及做人,官员如果都能做好,那么他们不管是在朝中为官还是在地方上为官,政绩都会显著,老百姓也会很快得到教化,社会风气会变好。

第二段古文主要讲的是魏徵向唐太宗建议不要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实行赏罚。也就是赏罚要分明,行事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对自己偏爱的人,不要只看到他的优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不要只看到他的缺点。并且要亲贤臣而远小人。如果不是这样,即使国君日夜操劳,费尽心力,想把国家治理好,都是不可能的。

魏徵写这篇奏疏的用意主要还是想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并不是当时朝中出现了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太宗皇帝还是很愉快的接受了魏徵的意见。《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的注解中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没有就勉励自己小心不要犯错)。”古代贤明君主择官的方法值得现今一些有志从政之士借鉴;而笔者认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更值得学习和效仿。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