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故宫展出“江上帖” 苏东坡的绝笔书

钟元

【正见新闻网2023年01月23日】

(台湾故宫提供)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策展人、书画文献处助理研究员陈建志对大纪元表示,这个展览名称是“国宝聚焦”,展出苏轼写的一封信《致知县朝奉尺牍》,为苏轼晚年最后一件作品,也称苏东坡的绝笔书,2013年经由文化部公告的国宝,展期至3月26日。

《致知县朝奉尺牍》全文为:“轼启。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辱书。且审起居佳胜。令弟爱子。各想康福。余非面莫既。人回匆匆不宣。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四月廿八日。”

陈建志表示,《致知县朝奉尺牍》的别名叫“江上帖”。通常取尺牍第一、二行几个特殊的字做别名,因为比较好记。而绝笔有两个意思,其一有时某人的诗文书画非常杰出会叫做绝笔,像苏轼的“寒食帖”被认为是绝笔,后世评其为“天下第三行书”。其二是人生晚年最后一件作品,如苏轼的“江上帖”是他的绝笔之作。

“这个展览主要从苏轼这件国宝作品去发想”,陈建志介绍,他希望用5个单元辅导观众去认识“江上帖”这件作品,包括“看展前想一想”“诗书双绝”“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书法风格”“浪迹天涯”单元,他们也做了英文小卡片让英文使用者去对照。

看展前想一想

“江上帖”为北宋文豪苏东坡存世墨迹当中最晚年的一件作品,素有“绝笔”之称,也是故宫院藏“国宝”等级的文物之一。尺牍,也就是今日的书信,受信人据考是苏轼好友杜孟坚。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心境如何?人在哪里?书法的艺术表现又当如何欣赏?希望透过展览文图并陈的铺陈和展示手法,让观众得对苏轼其人其艺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诗书双绝

苏轼《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文才甚高,所作诗文多为赞赏传诵,迄今不止。《观潮》诗,又名《首尾吟》,一说是苏轼临终前书与三子苏过(1072-1123)的绝笔诗。文字饶富禅意,心境豁达透彻,或可借此窥探书写《致知县朝奉尺牍》时达观的心理状态。绝笔,或指临终前手稿,或指最精彩的诗文字画,此取前意。

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诗文书画俱成大家,黄庭坚(1045-1105)誉其书法为宋朝第一。元符三年(1100),苏轼获诏返京,翌年抵金陵(今南京)前书此札答复“知县朝奉”,据考即为杜孟坚(生卒年不详)。苏轼与杜氏一家四代互有来往,是以文字简约凝练,情感真挚深刻。间架左低右高,用笔雄健,为存世墨迹当中的绝笔之作。

书法风格

陈建志说,黄庭坚评苏轼早年书学《兰亭序》,中年转学颜真卿(709-785)、杨凝式(873-954)书法,为北宋第一。但苏轼传世大概有168件左右的作品,并没有看到苏轼临写颜真卿、杨凝式的作品传世,所以他们提供苏轼早年、中年、晚年的书法作品,分别为《宝月帖(右)》、《书跋语》与《寒食帖_局部》,来呈现苏轼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这3件作品都是故宫的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国宝聚焦”展室,推出苏东坡的绝笔书“江上帖”,展期至2023年3月26日。图为《宝月帖(右)》。(台湾故宫提供)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国宝聚焦”展室,推出苏东坡的绝笔书“江上帖”,展期至2023年3月26日。图为《寒食帖_局部》。(台湾故宫提供)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国宝聚焦”展室,推出苏东坡的绝笔书“江上帖”,展期至2023年3月26日。图为《书跋语》。(台湾故宫提供)

他表示,细观《致知县朝奉尺牍》的用笔、间架,不仅承袭晋唐传统,“人”、“令”、“爱”捺笔“一波三折”的写法,似又与北宋周越(生卒年不详)有关,是以自谓“落笔已唤周越奴”,从中可见书学渊源及其书艺的演绎变化。

浪迹天涯

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三日,宋徽宗(1082-1135)即位,大赦天下。苏轼获诏后自儋州(今儋县)返京,七月二十八日病逝常州。终其一生,宦海浮沉,行踪漂泊不定。晚年抚今追昔,题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陈建志表示,故宫欢迎大家来第一展览区看“国宝聚焦”,到现场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大纪元)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