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幼学琼林》:武职(四)

紫穹


【正见网2023年01月22日】

【原文】 

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注释】 

六韬:兵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有《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六篇。以文略取胜为上,武力为下。 

三略:兵书,相传亦为姜太公所著,汉代黄石公加以完善,传与张良。分上略、中略、下略3部分。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站在王者治国用兵的角度,专论战略的兵书,该书尤重政略,揭示出了治国方略、用兵韬略的重要规律,核心在以德服人,以民为本。列为“武经”之一,备受后世推崇。

唐朝传入日本。现代运用于商战最具经典的是其八个字:“为国之道,恃贤与民。”贤,讲重用贤能的人才;民,指以民为本,关怀民生,急民所需。

【译文】 

姜太公著有《六韬》,黄石公编写《三略》。韩信领兵打仗,兵是越多越好;毛遂助平原君说服楚王,立下大功之后,便讥讽其他一同前去的人碌碌无奇。

【点评】

不管是《六韬》,还是《三略》,虽为用兵之法,却以文略为上,武力为下,不得已才运用武力直接在战场征服。即使武力征服,目的也是以武止战,不背正义,最终给天下一个和平。而非好战欺压为能。因此,用兵属于治国要政,德治为纲,民心为本。这是古代经典兵书共同的核心思想。

而在用兵打仗的实际操作上,境界最高的,莫过于被誉为兵仙的韩信,他一人就在历史上演绎了王侯将相的全部内涵,也就是说他是具有为王素质的将帅。是一个完全领略了姜太公军事要领,能站在王者角度将战略战术运用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军事家。

下面关于他的故事,便很好的证实,相对精彩的战役战术,更重要的是眼界的高低,也就是道德境界、个人修养带来的根本见识的高低,这才是人与人层次的差别,人生格局大小不同的关键。

【故事】韩信拜将  方显王佐之才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后人奉为“兵仙”。以举世无双的用兵才能留下了无数著名的典故。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他出陈仓、定三秦,直至垓下全歼项羽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争。如战神天降。但他教给汉王刘邦最经典的战略思想,却只有两个字。

萧何追韩信  拜为大将军

秦朝末年,韩信投楚灭秦,但得不到项羽赏识,才于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入蜀之时,离楚归汉。即使如此,也不过任命他做管理仓库或粮饷的小官。虽然丞相萧何非常赏识他的才能,但多次举荐刘邦也不在意,这才有了韩信逃离汉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韩信拜为刘邦的大将前,刘邦面对强大的项羽,处处被动,屡屡受辱,一次,刘邦领军从长安到达南郑,竟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觉得刘邦也不会赏识自己,于是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连夜追赶韩信。刘邦又惊又怒,还以为萧何也背弃自己逃跑了。

两天后,萧何回来了,刘邦责骂他为何逃跑,萧何道出原委:“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刘邦得知他追回的是职位低微的韩信,非常吃惊:“将领跑掉的有好几十个,你都没有去追;倒去追韩信,你这不是撒谎吗。” 萧何说:“那些将领平凡易得,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无双的国士。大王假如只想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如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商量大计的人了。” 

刘邦这才开始重视。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终于决定采用最隆重的设坛拜将的仪式将韩信封为大将军。

韩信平天下的经典战略

韩信拜将后,刘邦便急迫地试探韩信是否真有王佐之才,询问道:“丞相多次提起将军,将军有什么计策能教给寡人呢?”  韩信反问刘邦:“现在同您争天下的,难道不是项王吗?”“是的。”韩信再问:“那大王自己估计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同项王比谁高谁下?”刘邦沉默良久,自认不如项羽。

 韩信再拜,继续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

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能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定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

凡是项王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到残杀破坏,天下很多人都怨恨他,百姓不亲近依附他,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虽为天下霸主,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弱!

在这种情况下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服从!
 
况且三秦的君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子弟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到了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活下来,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正在这时项羽以军威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

您入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如今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后特别高兴,自悔得到韩信太晚了。从此听从韩信的谋划,获得了天下,建立了西汉。

可见,韩信部署天下的战略,其核心,就是仁义二字。项羽勇猛强悍,看似无人能敌,但对功臣不赏,对百姓不仁,对诸侯违约,只顾自家亲信。最后民心尽失。刘邦以弱胜强,不过听从了韩信的话,虽然刘邦也并非真心,得到天下后大杀功臣,韩信因此丧命。但他终究因信义的行为而得到的天下,证实用兵以德为本的思想,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是古代兵书的根本要义。(事据《史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