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幼学琼林》:武职(三)

紫穹


【正见网2023年01月03日】

【原文】 

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

【注释】 

孙膑:兵圣孙武的后代,战国时齐国军事家,以“围魏救赵”等战役名闻天下,著有《孙膑兵法》。

吴起:战国时魏国军事家,善于带兵,著有《吴子兵法》。

穰苴(ráng jū):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继姜太公之后一位著名军事家,齐景公时,因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被封为大司马,因而又称司马穰苴。相传著有《司马法》。 

尉缭:战国时魏国军事家,著有《尉缭子》。 

【译文】 

孙膑和吴起,用兵谋略过人,值得人们的夸赞;穰苴和尉缭,用兵之计变化莫测,令人难以预料。

【点评】

这里虽提到四位军事家,我们重点来说说吴起。

吴起是一位才华出众,精通儒、兵、法三家的军事家,不但仗打的漂亮,连秦国都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在治国辅佐君王上,也是语出惊人,见解高明,即使今天的人都会惊叹他广博的学识,过人的才智。读他辅君的政见,也都会连连叫好。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一生坎坷,下场十分凄惨。他辗转侍奉了鲁、魏、楚三国,展现了非凡的治国与军事的才能,鲁元公时,他指挥鲁军大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替魏文侯屡次击败秦国,令秦国畏惧,但无论他如何成功,却总因被君王猜忌,不得不转投他国,最后因在楚国变法,落得与商鞅相似的下场,被乱箭射死,死后还要遭受车裂肢解的酷刑。他矛盾的一生,看似天妒英才,却演绎出了善恶有报的因果定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他的一些故事。

【故事】看吴起  说因果

先看吴起在魏国谏君方面非凡的见识。

国君有才  成亡国之忧

据《荀子》记载,战国时,魏武侯即位后,展现出非常好的理政才能,处理政事十分得当,大臣中无人能及。魏武侯因此觉得自己了不起,内心开始沾沾自喜,一次退朝后掩饰不住而面露喜色。

吴起见状马上上前,智慧地劝谏道:“是否有人曾把楚庄王的话告诉过您吗?”武侯好奇地问:“楚庄王是怎么说的?”吴起说:“楚庄王处理政事得当,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退朝后他面带忧色。申公巫臣上前询问其原因,楚庄王说:‘我处理政事得当,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我,我深感忧虑。忧虑的原因就在仲虺的话中,他说过:诸侯中能得到师傅的可称王得天下,得到朋友的可称霸诸侯,得到提出疑问的人的能够保全国家,自行谋划而没有谁能比得上的会灭亡。现在凭我这样的本事,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我,我的国家将要灭亡了!因此我深感忧虑。’楚庄王因此而忧虑,而您却因此而高兴。”魏武侯后退了几步,拱手向吴起拜了两次说:“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寡人的过错啊。”

国君自满,就容易刚愎自用,关系国家存亡。他的见识可谓高明。 

霸业不靠山河险

《战国策》记载,一次,魏武侯和大臣们乘船在西河游玩,魏武侯赞叹道:“河山如此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大臣王错在旁附和说:“这就是晋国强大的原因。如果再修明政治,那么我们魏国称霸天下的条件就具备了。”

吴起听罢赶紧直言劝阻:“我们国君的话,是危国之道啊;可是你又来附和,这就更加危险了。”武侯听罢觉得逆耳,责问道:“你这话是什么道理?”

吴起回答:“河山之险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从不在河山险要处产生。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北面,衡山处南面。虽然有这些天险倚仗,可是政事治理不好,结果被大禹放逐。

夏桀的国家,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的南边,庐山和峄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商汤讨伐。

殷纣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漳水和滏水,前有黄河环绕,后有太行遮蔽。虽有这样险阻的地势,然而国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讨伐。而且国君曾亲自和我一道迫使敌方的城邑投降,敌人的城墙并非不高,人民并非不多啊,可是我们能够兼并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政治腐败的缘故。由此看来,靠着地形险峻,怎么能成就霸业呢?”

武侯说:“好啊。我今天终于听到圣人之言了!西河的政务,就全托付给你了。” 

这段话,用三个远古国君拥有天险却因失德荒政而亡国的教训和魏武侯亲见的别国被灭的例子,来进行有力的劝谏,看得出来,吴起博古通今,知识广博,见识非凡,明智的国君没有不被他折服的。

不仅如此,他在前国君魏文侯时屡败秦国,替魏国立下赫赫战功,打下兵防的强大根基,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但最终还是像在鲁国一样,再次遭到国君的猜忌,被迫投往楚国。

楚国楚悼王也非常赏识他,用他变法,但他跟商鞅一样,运用法家来变法富国强兵,却忘了富贵本身并非罪恶,法律是惩治强取豪夺,侵犯他人生命和财产等罪行用的,不能因为贵族有财富就可以立法强行剥夺别人的财产来均贫富,救贫民。这样的法律就是恶法。

无论贫富,只有有了犯罪行为,才能治罪。贵族再富有,如没犯罪,合法所得,也不能强行剥夺别人的财产,这等于立法者自己犯法犯罪,在侵犯贵族,强取豪夺。所以吴起变法多为针对贵族的恶法,跟贵族结下莫大的仇怨,导致君王死后,被贵族们复仇乱箭射死,还要车裂肢解,死得很惨。

悲惨结局有因果

人们对他仕途坎坷,屡遭同僚谗言和君王猜忌,以及变法的惨死,多有天妒英才之叹,其实一切皆有因果。

据《史记》,吴起出生在战国初期卫国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为了出人头地,曾到处寻找门路,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为此遭到乡人的嘲讽。吴起为了泄愤,竟然杀害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人。逃走时,他还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起于是先去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但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回家奔丧守孝。曾申因他不孝,跟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杀人与不孝,不仅是德行犯下重罪,还看出他出人头地的功利心太重。日后仕途坎坷,结局悲惨,岂非恶报?!天道自古公允,何来天妒英才?

当然,他劝谏魏王的道理本身是对的,只不过,他本人很可能把道德也当作了获得个人成功的手段,本性非真善,才导致了如此坎坷矛盾的人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