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观卡通片《小英的故事》札记

徐意雯 ( 台湾 )


【正见网2003年09月06日】

能够重温美好的过去,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动?感动这记忆的召唤虽因年岁的增长,仍丝毫不减其撼人的力道?还是感动在此刻这个追逐名利的拥挤世界里,居然还有一个角落可以摆放清新?我几乎是噙着泪水观看电视上重播的儿时卡通─《小英的故事》。

彷佛被拉回到那个早已逝去的时空,竟惊讶于这一切是这么的熟悉,我跨越了二十年的岁月,重新回到童稚时期的纯净。这个纯净,不是来自于一个为孩子们刻意营造的虚假空间,好像硬是叫孩子们相信,在争斗的现实之外有一个干净的世界;这个纯净,更不是来自于针对孩子们而造作出的童言童语,好像把成人世界的某一部份换成表面的幼稚,就可以满足孩子们观看卡通的需求。这个纯净,是那个许久不见的小英,仍然殷殷切切地在每一次艰险考验之中,开创出来的善良。

小英所面对的世界是写实的,有只为求得生活温饱、而无视压迫事实的自私,有面对急难、挺身而出的正义,也有枉视他人、只见利益的钻营,善与恶是这样如实、残酷地交织着,我们看到小英面对考验时的无助,看到小英跌倒时的哭泣,更看到小英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勇敢。我庆幸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有一个部分是属于《小英的故事》。

从来就不是教条式的灌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以致于似乎只要煽情地把坏人弄得尖险、好人弄得可怜,就可以交差了事一样。在小英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绝对,没有不切实际的天真,而是看到小英如何凭着她的坚毅,熔化每一个硬如钢铁的心。尤其是小英与爷爷之间的来往互动,逐步地看到心如铁石的爷爷是怎样渐渐地发生转化,即便爷爷的眼睛看不见,但在小英的牵引之下,重新呼吸着令人兴奋的感动。不是执著地认为自己是善良的一方,就硬是叫别人撤换立场,恰恰相反,小英只有不惧压迫的坚持;不是一看到不公不义就大声嚷嚷,而是持续以她的良善为看不见的爷爷打开一个温暖的空间。在这之中,当然没有夸大的一帆风顺,只有不断地跌跌撞撞,然而就在这之中,本只计较营收利润的资本家爷爷,开始懂得为他人着想,认识到其实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劳动工人创造一个舒服的环境。是啊!这就是《小英的故事》令人激动的纯净,深植于纷扰的现实,但却总是力图超脱,而这个超脱,像是一个有能量的中轴,安静地带动着环境的改变。

然而,我还是必须从小英的世界里返回现实,返回这个已经与儿时记忆大大不同的现实。二十年的距离,会使得世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重新回到现实之后,我发现,是我们自己把小英开创出来的纯净推远了,是我们自己让二十年后的孩子们不再相信小英的勇敢是一个可以扎实出现的事实,不再相信人世间的愁苦实际上拥有力量,甚至对小英的善良失去兴趣,转过头去,看那个充满音效声光、打杀争斗剧情的卡通。我们没有权利逼迫孩子们像我们一样目不转睛的看着“小英”,得承认,这个世界已经被我们弄得不一样,人们早已失去了感动的基础。

应该不能只有怀旧啊!好像形成一股风潮以后,过了就算了。当一切的存在被换算成商品,就同时也丧失了物质计算以外的价值。只看到消费当下的享受,只去考虑标签上的价值,而简单地忘记了除此之外,必须有些什么被留下来,而这个能够被留下来的东西,是不能够以商品价值衡量、不被现实利益冲突所左右的。其实我们必须看穿这个时代不断“怀旧”的动机,不是什么追忆过往美好的年代,也不是企图回到过去进而检视此刻的脚步,其实只是单纯地复制、重现而已,重现完了、复制完了,就再去找下一个。如果我们不学会看穿这表面的一切,可以想见的是,当下一个二十年,《小英的故事》再度重播的时候,人们就会看不见《小英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人心的理由,甚至认为小英的良善只不过是存在儿童世界中的神话,然后,渐渐地被商品机制给淘汰掉。

我们必须清醒地抓住这个还可以在怀旧风潮中,获得感动的机会。因为,一个《小英的故事》所带来的不可能只是引起话题而已,不可能只是重播完毕,就消失殆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