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观测无尾彗星 或解太阳系形成之谜

【正见新闻网2016年05月01日】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没有长长尾巴的彗星(无尾彗星),希望有助于深入研究太阳系的生成和演化。

科学家认为,多数彗星是由冰或冰冻物组成,在太阳的影响下形成彗尾。而无尾彗星为岩石组成的星体,所以没有常见的长长彗尾。

天文学家将这颗无尾彗星戏称为“曼岛猫”(Manx,一种原产英国的无尾猫),其学术名称为C/2014 S3。

据《发现》(Discovery)4月29日报导,早在2014年,天文学家使用泛星计划望远镜(Pan-STARRS,全称为“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回应系统”),观测到“曼岛猫”从遥远的奥尔特云( Oort  cloud)方向进入太阳系。估计那个方向有它的诞生地。而且,天文计算得出无尾彗星“曼岛猫”每经过860年绕太阳一周。

无尾彗星轨道示意图(最下方绿色点为冥王星)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凯伦.米奇(Karen Meech)教授说:“这是第一次观测从奥尔特云飞来的岩石型、内太阳系(innner solar system)星体。”奥尔特云是位于太阳系内的范围极大的云团,远达冥王星和古柏带之间区域。所谓的“内太阳系”(inner solar system) 包括太阳、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的靠近太阳空间;与之对应的“外太阳系”(outer solar system) 则为从木星向太阳系之外的空间,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

报导说,科学家希望观测到更多“曼岛猫”如50~100个,才能更好地了解无尾彗星的性质。目前,泛星计划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提示,“曼岛猫”已经长期处于冰冻状态。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奥利弗.海诺特(Olivier Hainaut)说:“我们要根据观测的情况来判断,无尾彗星这种大体积星球是否在其形成初期即在太阳系中到处飞舞,还是安静地待在原处慢慢成熟。”

该研究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