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袋真的比塑胶袋环保吗?

【正见新闻网2015年09月04日】

想像一下你现在正在超市里购物结帐,当店员询问:“要纸袋还是塑胶袋?”基于环保考量下,你会选择哪一种?

多数人会选择纸袋—褐色外观“看起来”对环境比较友善、可以重复使用,还能够回收;反观塑胶袋,大众印象中造成生态浩劫的凶手就是它。然而人们通常没有注意到的是,在某种层次上而言,所有的材料都是取之于大自然,且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其实是人们使用材料的方式在支配与影响着环境。

我们总是习惯找出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事情,作为一个永续设计者,我经常听到其他设计师这么说:“喔,我只是想找到一种环保的材质来进行设计”,但何谓“环保”的材质?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依赖一种“直觉”,我喜欢称它为“环境的信仰”(Environmental Folklore)—例如我们倾向选择纸袋或是油耗较少的车辆,来符合心中的环保定义。但我们怎么知道这些行为是真正对环境友善呢?

就长远来看,每一个体所做的选择,对于社会、经济、环境都会造成影响;我们真正该思考的是,在这些互相影响的系统之下,什么样的行为能够为环境带来正向的结果?

这时需要使用“生命周期思考”(life cycle thinking)—评估每一种物质都会经历的生命周期,从原料、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直至耗尽,以了解这些物质对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冲击,并观察它们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破除过去的许多迷思。

像是经常被谈论的生物可分解性(Biodegradability)(编按:是指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可被细菌、真菌所分解的程度,在被分解后,分子将回到自然环境中)。然而,生物可分解性仅是一种材料属性,并不等同于环保;事实上,绝大多数制造出来的消耗品都是在垃圾掩埋场进行分解的,与自然环境的条件大不相同:缺氧、没有足够空间、闷热等,而从中分解出的甲烷,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5倍。因此即便产品都是以具有生物可分解性的原料所制造,只要它们终结于掩埋场,就会对气候变迁产生影响。

我相信冰箱现在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消费品之一。自发展以来,冰箱的内容量被设计得越来越大;问题在于,当它越大,我们越容易购买过量的食物。根据联合国统计,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这不单单只是食物浪费,还有用以生产这些食物的资源:土壤、灌溉、日光,那些原先应在自然环境中生生不息的资源。

另外,商品要环保,除了材质之外,更应考虑使用的方式。在英国97%的家庭都拥有一个热水壶,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煮出一杯热茶需要多少水?65%的英国人承认他们会加热超过一杯热茶的水量,而煮沸这些多余的水所耗费的能量,足以维持全英国的街灯一整晚。

现今全球约有70亿人口,而2012年的手机订购量就有60亿支,相较于此,去年有1亿5千万支手机被丢弃,其中仅有11%被回收;而废手机中含有许多有价物质,包含金这种贵金属。我们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如何让手机容易被拆解回收、减轻重量,进而维持整个系统的永续平衡,同时不违背消费市场。因为我不得不说,消费是最大的问题,而有效的设计正是最佳的解答之一。

回到一开始提出的纸袋跟塑胶袋的环保议题,若单纯比较一张纸和一片塑胶,纸张当然较为环保,然而若将购物用的塑胶袋与厚纸袋拿来相比,则纸袋较不耐用、且使用多过于塑胶好几倍重量的制造原料,并不是更好的选项—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率决定了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唯有回到问题的根本,将相互影响的层面以及商品的生命周期带入思考,我们才能获得创新的解决方案。

编按:讲者LeylaAcaroglu是生态永续发展的设计思考先驱,同时作为Eco Innovators的创办人,期许透过具备社会性、环保意识以及永续发展三者合一的设计,进而影响、创造永续性的改变。本文以讲者第一人称撰写。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