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3年07月04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这是唐诗人刘禹锡描绘钱塘江海潮的诗句。钱塘江海潮给人以壮观的景色但也带来了灾害――潮灾。
杭州钱塘江沿岸潮水极强。海潮侵蚀,不仅使附近的农田”悉成江面”, 海潮侵蚀, 还威胁杭州城的安全。
相传早在秦代,为征服钱塘涌潮,杭州湾畔即有海塘的兴筑。有史可考的则始于汉朝。据《水经注 . 浙江水》引《钱唐记》称,东汉时,在钱唐县(治今杭州武林门外内)东一里筑有“防海大塘“ 。三国时,金山筑有咸潮塘。东晋时,海塘有新的发展。据《晋书。虞谭传》记载,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吴内史虞潭在长江三角洲“修沪渎垒,以防海沙“。 沪渎垒在今上海市宝山县境,”垒“就是海塘。
唐代.为消除涌潮对濒江临海一带农田的威胁,海塘工程逐渐受到重视。据《新唐书.地理志》载,盐官(今浙江海宁县)“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当时修筑的是土塘,用的是“版筑法”,就是如打泥墙一样,用两面木板夹成模子,中间填土夯实而成,由于沿海土壤多为粉砂土,质地松散,缺乏粘性,所以易被潮水淘空。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王钱槿在杭州候潮门和通江门外筑捍海石塘。海塘,又称海堤、海堰,它是我国古代巨大工程之一。钱槿筑海塘时采用了“石囤木桩法”。工匠们就地取材,砍竹编笼;开山取石,将石块装入竹笼内,抛入海中,堆成海堤。然后,再在海堤两侧打上高大的木桩加以固定,上面再铺以石块。这样,不仅使堤身加重,以抗御潮击,而且由于加打了木桩,可以防止潮水淘空塘脚粉砂土,确保海塘不致崩坍。海塘建好之后,保护了江边农田不再受海潮侵蚀;而且,由于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江边农田得到灌溉, “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资治通鉴》)。
清康熙、乾隆年间,海塘得到了修善和加固。石囤木柜塘由于互相不牵制,经受江潮冲击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还是时常要被潮水冲坍。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修筑石塘。康熙年间,以块石垒叠的五十丈尖山石塘乃是海宁石塘之始。雍正二年七月十八日,钱塘江风潮大作,海宁境内的土塘柴塘石囤木柜塘尽决,唯尖山大石塘巍然独存。依照此法,乾隆二年初七日开始修筑鱼鳞石塘。乾降四十八年,老盐仓一带塘堤坍塌,添建鱼鳞石塘。
鱼鳞石塘的建筑十分精巧,塘基用5米多长的粗木料打成“排桩”、“马牙桩”、“梅花桩”等不同类型的桩。塘底宽4米,顶宽1.4米,垒石18层至23层不等,均用上千斤重条石丁层上迭。每块条石之间,用糯米浆拌石灰砌连,再用铁锔扣榫。因为状似鱼鳞,所以叫鱼鳞石塘,沿用至今。鱼鳞塘与长城、运河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土木工程。
钱塘江海塘蜿延伸展,两千年来默默地护守着这片富庶之地,铭记着历代人民为之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