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现1.1亿年前蜻蜓化石 翅膀保存完好

【正见新闻网2014年04月18日】

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在甘肃酒泉发现了生活在1.1亿年前的远古蜻蜓——巴依萨昼蜓的化石。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它们和现代蜻蜓的模样没啥差别。

1.1亿年前的蜻蜓,翅膀仍完好保存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的桌上,摆放着各类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都来自酒泉老玉门油田附近的一个地层中。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说,这次,巴依萨昼蜓化石是郑大燃他们在2010年前后采集到的,一共采集到30块左右。这些远古的蜻蜓化石,没有身体,只有翅膀——有完整的翅膀,也有翅膀碎片。

为什么只有翅膀没有身体呢?张海春分析说,1.1亿年前,巴依萨昼蜓死后,落在湖泊里,它们的身体有可能很快就变成了鱼的美食,而翅膀剩了下来。

另外一种可能是,蜻蜓的身体特别容易腐烂,而翅膀比较坚硬,被火山灰掩埋后,变成了化石。“死亡后,蜻蜓的身体容易破碎分解,所以很多蜻蜓化石都只是‘部分’。”研究员说。

它们和现代蜻蜓的模样基本一样

巴依萨昼蜓和现代的蜻蜓有什么区别?研究生说,如果用肉眼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个头和现代蜻蜓也差不多。只是它们已经灭绝了。

“其实,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甘肃酒泉发现的化石,和辽宁西部的热河生物群都差不多的。”研究生说,这说明,酒泉的古生物生活年代和辽西热河生物群的生活年代差不多。

让专家们感到疑惑的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还有珍贵的带毛恐龙化石,而酒泉没有。“这也许是两地的环境不太一样。”专家说。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