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爆发会导致“日震” 威力比311强千倍

【正见新闻网2012年04月10日】

地球有地震,月球也有月震,太阳呢?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一个研究团队分析太阳动力观测卫星(SDO)观测影像,首度发现“日震现象”(sunquake)可在太阳磁场和带电粒子引起的爆发事件中发生,在一次闪焰爆发观察中,震动强度甚至比日本311大地震强上千倍。

穆勒太空科学实验等科学家们在1990年代首度发表日震观测报告。在过去10年,科学家大量研究太阳大气中的太阳闪焰(solar flare)爆发事件,并发现当闪焰爆发时,会伴随发生强烈粒子束横越太阳表面的日震现象。

科学家研究2011年2月15日的一场闪焰爆发,发现于爆发时向外拉出的磁力线两端被触发了日震现象,震动强度比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还强1000倍以上。这显示爆发时突然向外扩张的磁场,很可能在日震产生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闪焰爆发后,向外喷出的物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向外冲向太阳系各处,若是恰好对着地球而来,将引起地球磁暴,并上演一场美丽的极光秀。

日震是太阳能量释放,产生的声波被弯曲并向外传递引起的

科学家Lone Wolff于1972年首度提出日震现象的预测,在太阳表面就像一圈圈向外扩散而去的圆形涟漪,就像小石头丢进池塘水中所引起的现象。然而,日震并非是有东西丢进太阳表面而引起的,而是太阳表面以下突然的能量释放所产生的声波在太阳表面被弯曲并向外传递而引起的。

若能了解这些特别事件发生始末,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大气中的能量和动量是如何向下传递到太阳表面、甚至是太阳内部的。

目前太阳活动频率与强度逐日增加,预期极大期将出现在2013年,这些科学家预期可观测到更多类似的日震现象,期望在本太阳活动周期中,能搞清楚引发日震的物理机制。

地震主要是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变动为主

除了日震,与人类有最直接影响的地震,据中央气象局网站的资料,地震可分为自然地震与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称之地震为自然地震,依其发生原因又可分为:(1)构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冲击性地震(例如:陨石撞击)。其中又以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变动(构造性地震)为主。

由于地球内有一种推动岩层的应力,当应力大于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会发生错动(dislocation),而这种错动会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并产生一种弹性波(elastic waves),我们称之为地震波(seismic waves),当它到达地表时,引起大地的震荡,这就是地震。 此外,阿波罗任务中曾在月球表面安装一具地震仪,因而侦得月球平均每年发生数千次“月震”。这些月震可分为两类,大部分震源的深度约600 - 900公里,大约是月表至核心的中间处,发生的频率随着地球的潮汐有周期性。发生在月球表面100公里以内,因地壳张力、岩石滑动与陨石撞击等导致的浅层地震非常稀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