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科学与文化

吴涔溪、赵芷菱

【正见新闻网2011年11月20日】

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讲者合影

2011年11月12日,由正见网筹办的“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在台大校园举行,这场讲座讨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话题,打开了人们对于宇宙观及修炼界的新视野。

迈入第八年的“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几年来在台湾累积了稳定的观众群,每年的这场研讨会中,人们以不同于现代科学的观点,从修炼界独特的宇宙观和前瞻性认识中,获得理性的启迪。今年的主题包括植物的超感功能研究、三千年一现的优昙婆罗花的故事和研究、古代智慧面对环境的新挑战、返本归真让人体固有功能再现、人体可以起空等引人入胜的话题。

11月初的周末,台北天气阴雨微冷,台大凝态物理馆国际会议厅显得非常热络,宜兰大学生物机电系助理教授许凯雄率领研究团队,利用“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前瞻性论坛的机会,发表植物超感功能研究。

许凯雄首先谈到,在人们观念中一般认为植物是不动、无感的,但是在1966年,由美国测谎专家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首先将测谎仪接在植物上,发现植物对外来威胁快速反应,甚至还具有“读心术”的特异功能。可是这项研究,至今还不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

因此,宜兰大学团队利用一系列对照实验,说明实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又采用Van de Graaff Generator(高压静电器),来证明实验结果不是因为静电干扰所影响。研究团队先对植物进行接触、压力、温差、移动、浇水等刺激,结果发现植物对外来的刺激可以迅速反应;而且有很好的类神经性的适应性。

接着,再对植物进行威胁性的刺激,如火烧。结果发现植物有“超迅速”的反应,在研究团队采取行动之前就先反应了,甚至对周遭的同伴,也有超感能力。“在二号芦荟面前烧四号同伴,在烧之前,二号芦荟就有反应,意念先到,动作才到,它就有反应了,而且烧完之后,也有反应,就是‘后怕’;烧完以后,研究团队‘有志一同’地想说改烧三号芦荟,结果三号芦荟的讯号陡升,而且持续许久、怕到不行了。”许凯雄说。

这项实验令人对物质和心灵世界有了重新的认识。

以传统文化智慧 面对环境的挑战

中央气象局技士邓博元,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兴趣并有深入的了解,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心思想,并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思想精华。面对目前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种种威胁和考验,邓博元认为:“只要去看、去接受中国的正统文化,至少可以做到自保。”

邓博元表示,正统文化它就是一个场,里面都是做人的道理,想法不一样,行为就会跟着改变,只要去接触、甚至参观,它里面正的因素(讯息)就会源源不绝的传送过来。他拿“印度铁柱”做比喻,曾经有位叫哈德费尔德的人做过实验,将铁柱上的一小片取下后淋上水,结果在一夜间铁片就生锈了,但是铁柱的断端在同样的实验室条件下四天都不腐蚀,邓博元表示:“按理讲,条件相同应该是对应的,如果很纯,那片也不会生锈才对;我认为,铁柱它有一个场,真正起作用的是它背后的那个场,就像正统文化的场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一样。”

邓博元多以故事的方式来呈现,这类的故事在中国非常的多,那是为了方便普及,让人容易明白理解。故事易读、不容易忘,然而却也容易被忽略,因为中国文化含有佛、道二家的思想,讲“悟”,不会讲明,讲故事时,大家不会去反对,但也不会全部相信,讲“悟”!各凭本事,能悟的人,他就开始改变,也不用去看古文经典。故事流传的方式有说书跟戏曲二种,戏曲大部分讲历史故事,主要以忠孝节义为题材,普遍人都看得懂;而说书大都是讲民间故事,它们是文化的产物,内涵观念不会改变,但如果不去看它,就无法产生任何联系和影响。

邓博元为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表现,他以《三国演义》为例,其中有一节写道: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曰:“吾命在旦夕矣!” ,而另一边司马懿也因仰观天文,大喜,谓:“吾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后果不其然。《三国演义》其结尾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把天和人串连在一起的天命观,在《三国演义》有充分表现。

人的八字,是指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邓博元表示:“八字它代表人跟天上的关连,在这宇宙范围内,作用在地球上这个人身的时间起点,即从出生开始,往后都会受到天体的影响,这也蕴含“天人合一”的概念。

邓博元并以老子《道德经》为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表示,如果能够去了解水的特性,跟它学习,几乎可以很接近道的境界。在《道德经》第十九章谈到:“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仁义,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为什么是“绝仁弃义”后,而“民复孝慈”呢?他解释:“仁义二字看起来是个规定,其实是个‘境界’,把它当成是规定时,就达不到那个境界,如果已达到那境界,就能跟‘儒、释、道’沟通起来,自然也就能做到孝慈了。”

“三、百、千、千”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的合称,是清朝末年以前中国儿童启蒙教育的基本教材。这四本启蒙教育,约涵盖了整个中国历史的三分之二。《三字经》虽然后面的内容增加到民国,但它的原著是宋朝时人,从内含的故事中可见当时的文化,讲人的命都是天定的,哪些文学被留下来也是天意。当时从小所学就是这些经典,道理很深,表面文字却很浅显,别看好像是用死背的方式,其实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作者本人的境界,会因为你背这些文章而跟他融合在一起,而作者又跟他以前所学有联系,并在经过不断的理解和实践中,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别的行业中也同样可以达到,如舞蹈、音乐、艺术等,其作者本人的状态会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去,如果去学习、去接触,就能跟作者的场达到联系,这就是空间场的概念,只要按照正统文化去学习,就能够融入古人“天人合一”的境界,环境与你,自然就不相制约了。

返本归真——人体固有功能再现

上海同德堂国药号胡乃文医师的演讲,“返本归真——人体固有功能再现”,古今例子生动精采的穿插,让现场观众对人体功能和心性的返本归真有了新的认识。

胡乃文说,现代人过度依赖科技,忽略了人体本来就有自愈的机制,古人拥有完整的智慧,包括经络、穴道、五行、阴阳、望闻问切等,这些理论在《黄帝内经》中保存。

而古代的大医学家,拥有透视能力,能看到五脏六腑的病兆部位。古代名医扁鹊拥有超常的医疗方法,并且能够透视,能够看到病人体内五脏六腑聚集的脏腑症结,找到生病的真正原因,用现代气功的名词说就是开了“天目”。而传说神农氏,“身体是玲珑玉体”,身体是透明的,神农尝百草时,可以看到药物在腹部肠胃中的运行。

胡乃文谈道,人体起空、白日飞升并非神话,印度的物理学家辛格.瓦杰巴博士研究人体漂浮多年,接触到有此功能的人,发现这些人都是隐居深山大泽中,从不显示这种功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胡乃文引用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阙摄养所致耳。”提醒人们很多的病,不是医师不行,而是人们不能改变过去不好的习性、嗜欲,造成有病了难以治疗,如果能改掉过去的思维方式,就会不一样。

上面谈到的许多功能,都是人体本有的能力,他们共通的特性就是“没有观念”,没有各种为名、为利的观念和执著,也就是修炼界所谓的“返本归真”,人体的固有功能可以回到身边。

(新纪元 )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