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沙化严重 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部断流

【正见新闻网2010年07月17日】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露天煤矿

据大陆媒体7月18日报导,7月本应是水草丰美的季节,但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看到,绝大部分草场牧草长势不良,有的甚至还处于草场返青时的状态。满达拉图嘎查(村)牧民斯日古楞说:“这些年草场退化严重,即便正常年景,和30年前相比,牧草的高度、密度也大不如前了!”

经过近10年不懈的治理,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大为好转,但与上世纪70年代初比,没治理过的草原产草量只有以前的一半;而经过治理的草原,产草量也只达到了以前的3/4。

过度放牧 生态恶化

每头只牲畜的平均草场占有面积从170亩左右降至14.6亩。历史上的苏尼特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常年干旱少雨,加之超量饲养、过度放牧,沙化日益严重,草原生态逐步恶化。

据统计,苏尼特左旗1999年牲畜达到198万头(只),是解放初期的10倍。与1949年相比,锡林郭勒盟1999年牧区人口增加了3倍,牲畜头数增加了10倍;每头只牲畜平均草场占有面积由170亩左右降至14.6亩。锡林郭勒盟的大部分地区,正常年景牧草基本被“啃光剃净”。

许多人不明白,千百年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何近年会出现过度放牧呢?

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干旱少雨、鼠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草原生态不断恶化。二是人为因素影响。超载过牧、过度利用草原以及滥开滥垦滥挖等现象屡禁不止。三是草原投入严重不足。经测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各级财政投资草原建设的资金每亩不到2分钱。

矿产开采 致命诱惑

内蒙古草原遍地是“宝”,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铜铁、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等矿藏。在工业需求与丰厚利益的驱动下,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矿产开采和冶炼基地。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伊敏河露天煤矿是我国目前正在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之一。据专家介绍,仅规划开采的一、二露天矿占地4.95万亩,每年鲜草产量减少近万吨。如按矿区总体规划,占用草场20多万亩,牧草将减产4万吨。据调查,一露天采掘坑附近亩产鲜草由200多斤减至170多斤。

露天开采破坏的不仅是草原植被,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地下水资源。近年来,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部出现断流。

此外,草场土地征用后,原来放牧的牲畜将转移到周围草场,加重周围草场载畜负荷量,加剧草场退化。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