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出水3000多件文物

【正见新闻网2010年06月22日】

据大陆媒体6月22日报导,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获悉,“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今年6月以来出水文物超过3000件,包括盘、碗、杯、碟、罐、盒、瓶等瓷器,并首次发现了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罐、青花八卦纹盒、青花人物纹盘、青花“粮”字盘等。

据“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介绍,6月1日至17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共安排176人次入水进行考古作业,累计潜水时间超过6400分钟。工作内容包括对“南澳Ⅰ号”沉船船体的发掘、测量绘图、水下摄影、舱位标示、文物清理等。

在这一阶段的考古作业中,文物提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考古队队长说,本阶段采集的文物超过3000件,瓷器类型仍以盘、碗、杯、碟、罐、盒、瓶为主,并首次发现了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罐、青花八卦纹盒、青花人物纹盘、青花“粮”字盘等。其中,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罐高31厘米,口径约13厘米,底径18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器身外壁绘缠枝菊花纹,通体施釉。

除瓷器外,铜锣、算珠、骰子和漆器残片等也陆续出水。其中,圆形铜锣直径约40厘米,高8厘米,锣身有两个圆形孔,孔直径0.9厘米,出水时,锣身有一定程度的锈蚀。

考古队队长表示,这一阶段的工作连续作业时间长,采集的信息量多,为“南澳Ⅰ号”后期的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

“南澳Ⅰ号”沉船位于汕头市南澳县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2007年5月因南澳县渔民的生产活动发现沉船遗址的准确位置,从出水文物初步推测为明代晚期沉船。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