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科学与心灵奥秘

2009年“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征文
黄千峰

【正见新闻网2009年10月16日】

“我是谁?”“思维的主体又是什么?”,这难倒了千千万万智者的天问,俨然是西方科学的发展中,最引人争议、又最令人向往的课题。意识、心智、大脑与心灵的关系,在人类知识殿堂里悬盼了无数个世纪,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渴望征服的科学家们前仆后继。

远 从鸿蒙初开,人类对自我的探问,从来就不亚于对天地自然的上下求索。哲学、宗教,乃至近代的西方科学,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疑惑能有个满意的解答。1990 年,哈伯太空望远镜的正式升空,无垠的宇宙,似乎终于能得窥一二。不过在另一方面,或许生命的复杂性,就注定了想要完全理解自身运作的机制,正如同水中的 鱼儿想从水面上看清自己般,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心灵与心智活动的产生,也就成了这个世界最艰钜又最引人入胜的难题。

古老的心物二元论 V.S. 最新的影像发展

在这个古老的哲学思考中,最关键的或许就是“心、物”二元的争辩了。笛卡尔提出了心灵和物质的分野,让科学专于研究物质层面,将精神领域划分了出去。而这也造就了后期唯物主义的时代。

在 唯物论观点里认为,所有的自然现象,包括意识在内,都能用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也就是任何大脑与神经的活动,都只不过是一连串的细胞膜上的离子進出 以及电讯号的传递罢了。身体机械性的接收来自外界的刺激之后,再通过类似电脑“零与一”的储存和读取,最后以电路的传导方式到达神经末梢,支配着骨与肉的 运动。对他们来讲,意识的形成,仅仅不过是由细胞与电讯号从最低层堆叠而成的偶然,情绪与认知也能透过一连串的化学或电刺激等方式来加以重现。

不 过另一方面,对心理学以及精神医学来说,则是希望从精神、意识与心智所展现出的大脑高层次功能(higher level cortical function)来探讨问题与解释人的行为。科学家更提出心灵可以改变大脑,意志力能以某种形式改变基础的生理讯号。并认为“脑”是一个有机体,可以改 变它自己的结构和功能,透过学习可以提升脑的能力。而自主专注的心灵力量,亦从更高处改变着脑的生理状态。

在二十世纪末期,科学家提出了所 谓“大脑十年”的计划,提供前所未有的经费進行研究,在神经解剖、生理学、心理学乃至电脑科学等等诸多跨领域专业的结合之下,配合最新影像学的发展,以及 “功能性神经造影”(Functional Neuroimaging)技术的引進,包括最新的脑部扫描技术如核磁共振MRI、正子断层扫描PET等,让神经科学又往前推進了一步,发展出诸如认知取 向的“神经心理学”等新领域,让神经医学家更進一步了解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在脑部所产生影像学的变化,不论是下令举起食指、默读、脸孔辨识、乃至产生过 去经验的心理意象、心理构思等等,都可以找出在大脑负责每一项活动的部位。同时也归纳出许多精神疾病并非单一的属于心理治疗的层面,而是大脑的解剖与生理 的异常导致生病的结果。

目前可以说最新的大脑影像技术发展,终于将大脑基础的神经路径与生化反应和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做出具象化的结合。虽然目前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关系仍有待科学研究,不过心、物两者同时存在的现象与有机的互动结合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在此不得不回到一个古老的物理问题:“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

科学家透过实验,最后证明了波与粒子两者的特性同时存在,也被称为“波粒二象性”─光同时具有能量和物质两者的特性;更有科学家认为物质是由能量所堆叠而成的形式。换言之,在宇宙中,能量与物质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在人们思考时,心智所发出的脑波既是一种意识精神的能量,但又同时具有物质形式,那么是不是表示精神与物质事实上是同一性的呢?

长时间以来,人类大脑与心灵的运作模式一直都被视为神秘的禁地。过去在科学界谁要谈论意识与心灵等等非物质的领域,往往就会被贴上反科学的标签。不过,新兴的观念与研究风潮却正是将精神与物质的领域進行结合与探索。

综 观目前的新技术,让我们可以了解大脑的某个部位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会出现新陈代谢的活跃,進而帮助弄清大脑的功能。不过衍生的问题是,这些都只是现象的描 述,那么这许多大脑神经活动所描绘出的详尽功能图究竟有什么意涵?这些现象背后的连结与高层次的心智整合关键究竟又是什么呢?

灵魂与元神的研究

对个体来说,神经活动从细胞生理层面乃至大脑不同区域的片段功能,这些零星断裂的讯息要结合产生出完整的认知与智慧,实在是不易令人接受。许多学派还是秉持存在所谓的主意识,或称为“灵魂”的说法,认为个体本身就具有完整的精神思维,而又同时与物质大脑发生着互动。

现 今多数关于意识的研究都集中在大脑的功能方面。如果一种现象难以用单纯的脑功能来解答,通常就归为超常现象,如预感、直觉、灵感、似曾相似的经验或“濒死 经历”等等。不过从本质上说,符合物理机械观的大脑逻辑智慧,仍然无法解释许多非逻辑现象,也同样无法完满解释人类活动本身。比如说,人类科学重大突破的 关键点,大多是直觉性的。像是爱因斯坦对于光速恒定的表述,并不是计算或者观察出来的,而是依靠直觉的感悟。由此观察角度,也间接印证不能将心灵活动视为 大脑片断活动的集合,而要以心灵整体本身来理解。

在Resuscitation、The Lancet等医学刊物上发表的关于“濒死经历”的临床现象与统计,也展现了灵魂存在的另一证据。“濒死经历”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又被抢救 过来的患者当中。这些患者描述在“死亡状态”下看到光、隧道或其他的人、物等。其它的现象还包括有的人感到自己从身体脱离开,甚至可以漂在空中看到自己的 身体和周围的医生等等。

大脑的健康 V.S. 心灵层次的升华

既然精神层面能影响到生理与物质,那么要如何从 心理层面来追求大脑的健康呢?学者认为:“精神”是脑的生理功能表现,如同肠胃的消化功能,当然需要保养,才能免于精神疾病的发生,同时追求快乐幸福的人 生。而快乐又可分三个不同层次:“愉快”是短暂的要顺其自然,不过度追求,否则会上瘾,例如菸、酒等嗜好;“快乐”是心里的感受,可以常常设定目标让自己 活在期待的“快乐”中;而“幸福”的体验则是一种永恒的累积,属于更高的精神层次,如宗教信仰。

西方科学以基础物质的研究来认识精神的活动现象,而哲学与宗教提供了从精神层面来认识宇宙万物的方式。那么,既然精神和物质是一体两面且相互影响,那么从能量观点来看,心灵境界的提升、精神能量的升华,是不是就能改变大脑乃至身体的健康状态呢?

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PNAS)所发表关于打坐的随机取样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周后迅速地提升注意力并有效地控管压力、焦虑与疼痛。MRI 脑部影像分析的结果显示,可以开启脑部不同区域神经元间的连结,也突显出“身体”与“心灵”的连结是实质提升脑力与改变生理反应的重要关键。而同时也在修 炼修行的人的脑部观察到平稳健康的脑波与良好的身心状态。同时也陆续不乏有学者投入原本被视为超自然的领域中進行研究,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灵与宗教 的体验,例如天主教信徒礼拜上帝时大脑如何活动,修炼者冥想时脑部如何活动,等等。宗教与科学的对话,似乎正在展开。

道家历来把人体视为一 个小宇宙,既然人是物质构成的又能有精神型态的意识存在,那么这个大宇宙、这个辽阔的物质空间,是不是也可能具有我们想像不到的精神意识结构存在呢?会不 会有更高精神层次的生命存在呢?许多科学家们看到了这一点,体会宇宙生命的精细奥妙难以用物质的随机组合运动来解释。牛顿表示自己的发现不过是在理解上帝 的法则;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无法否定神的存在,最终走入了神学的研究领域。

其实古代的修炼文化中也有着这样的智慧,蕴含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人体小宇宙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为目标,逐渐同化到大宇宙的精神境界、修身养性,随着同化大宇宙的精神特性而转化成更纯净,更永恒的能量,健康长寿便得以实现。

结语

“我 是谁?”“谁在思考?”或许每个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从诗人的天问、哲学家的我思故我在、科学家的实验辩证,乃至宗教和修炼界的灵魂与元神之说,都体现出了 不同角度的深刻道理与内涵。而现今主流的西方科学文化,则是从早期的心物二元论,到当前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以脑功能的显像作为结合的发展,再朝向精神与物质 的统一和交互作用的理论与研究,人类对自我心智的探索似乎正稳步的向前迈進。不过,或许当我们看到的越多,越会惊叹于生命与心智的不可思议而难以给出定 论,但也正是因为探索心灵与大脑科学是如此的瑰丽多彩,才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追随者吧!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