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竭干涸的江河湖库(1)

郑义


【正见网2002年08月10日】

罗布泊与塔里木河之衰亡

新疆塔里木河全长2200公里(含源头叶尔羌河),是世界最长的内陆河之一。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中国西部,塔里木河养育了一带宝贵的举世闻名的沙漠绿洲。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形成了整整一圈,其主要路径,就是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和田河所滋育的绿洲。塔里木河这条“沙漠母亲之河”还养育了一个中亚大陆上最大的湖泊--罗布泊。在塔里木河转折南下之际,分出部分河水,潜流入与之并行数百公里的孔雀河,两河及众多现已消失的河流以充沛水量注入洼地,形成了一个水面曾达2万公里的巨大湖泊--罗布泊。早在1万年前的石器时代,罗布泊沿岸已是先民们生息繁衍之地,库鲁克山中数以千计的崖画记载了罗布人先民的生活场景。坐落於孔雀河南岸罗布泊西岸的楼兰故城,正是这一文明的结晶。我们无法探知它历史的源头,只知道它最早出现於史籍的年代是公元前76年,而楼兰历史的终结是公元542年,据史籍记载,一位叫鄯米的人,带领着最後一批居民,从沙海中突围,越过天山,一去不返。显然,在这期间发生了重大的生态变化:塔里木河潜流断绝。孔雀河断流,罗布泊急剧缩小。

40多年前,一位平常人在一个平常日子里所做的一件看起来十分平常的事,在已经失衡的生态天平上又加上了一枚砝码:一个牧民为了灌溉自己的草地,在塔里木河北岸挑开了一个缺囗。日积月累,那涓涓细流把缺囗冲刷得越来越大,居然形成了一条新的河流。这个牧民叫乌斯曼,这条由他所创造的河流就叫“乌斯曼河”。乌斯曼河越流越急,最後夺去了塔里木河大部水量,造成下游断流,同时在尉犁县形成了一个157平方公里的洛乎洛克湖和一个300平方公里的阿克苏甫泽地。专家们预测,要等这条年轻的乌斯曼河自然淤塞了,大动脉出血的塔里木河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一个大流域之生态演变过程是漫长的。在古楼兰覆灭1400余年之后,在乌斯曼挖出新河道20几年之后,在最后几位百岁高龄的“罗布人”逃离8年之后,在公元1972年,罗布泊终于蒸发掉最后一滴水。1993年,一个电视摄制组追索着楼兰古国的传说进入湖盆,捡到了一只古老的船桨,并把它长久地扛在背上,作为对一个伟大湖泊的祭奠。

但是,塔里木河仍然顽强流淌。即使在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之后,塔里木河流域的绿色走廊仍不失生机勃勃。由于中央政府的错误开发战略,把大量人囗迁移到生态已极度失衡的塔里木河流域,实行长时期高强度农垦,兴起于五十年代的大规模屯垦,今天终于恶果毕现:全流域生态急剧恶化。

1996年春,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提交了一份令人绝望的调查报告:除原有的15个军垦农场之外,近年来,大量农牧民拥入塔里木河沿岸开荒;八十年代末,全流域耕地面积为50万亩,现已达80万亩以上,早已超过了塔里木河所能承受的极限。40年前牧民乌斯曼的个人行为,现已升级为群体行为和国家行为:开荒者沿河乱架水泵,国家沿河乱建水库。塔里木河中游不足400公里的河岸上,就架了水泵400台,平均1公里1台。塔里木河干流上建有水库8座、大小引水囗138个,没有取水许可证也可以乱引水。8座水库的14个引水囗,有控制建筑的仅有5个。当代乌斯曼们引走的河水,除少量用于农牧业之外,绝大部分消耗在沼泽与洼地之中。卡拉水文站所测到的年径流量,六十年代为12.33亿立方米,七十年代为6.7亿立方米,1993年仅为1.26亿立方米。--30年间,流量缩减到原来的1/10,已沦为一条孱弱水渠。--大动脉出血未能止住,又加上遍体失血,塔里木河在迅速死亡。

迄今为止,从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30年间,塔里木河已由1321公里缩短到1001公里,缩短1/4;水质急剧恶化,枯水季节矿化度大於每升5克,咸涩不堪,甚至超过了中国灌溉用水二类标准2-3倍,下游垦区已基本停止饮用;断流地区地下水位已由2米下降到16米以下;绿色走廊的面积也由81万亩减少到不足20万亩,朝杨林面积减少100多万亩,剩下的也奄奄一息;地表植被已基本枯死,大片草原沦为沙漠;20万亩耕地抛荒,沙漠化土地面积已从60%上升到80%;风沙日已由每年42天增加到130多天;干旱严重威胁着农场村庄城镇,依靠塔里木河幸存至今的古城尉犁、若姜(姓)已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抗御库姆塔格大沙漠西进的长达数百公里的林带已不复存在,塔里拉玛干大沙漠和库姆塔格大沙漠从东西两面向塔里木河绿洲合击,30年间推进了60公里,已呈合拢之势,一旦两大沙漠合二为一,整个新疆东南部将变为人类生存的禁区。专家们预测,这一天已为时不远,留给我们的时间仅剩30年。

那时之塔里木将是怎样的景象?请看今日之罗布泊--

罗布泊堪称“火地”。夏季气温常在400C以上,地面温度常在700C以上,最高地表温度比吐鲁番盆地记录到的82.50C还高,是中国最“烫”的土地。

罗布泊堪称“风库”。每年一半时间刮大风,6级以上的大风常常持续7、80小时。

罗布泊堪称“干极”。高温和大风使这里找不到一片潮湿的空气。平均空气湿度为5%,比吐鲁番盆地还低5个百分点,全天湿度为0的日子司空见惯。进入罗布泊的考察队无病患之虞,空气干得连细菌都无法生存。年均降水量仅有20毫米,而蒸发量几达100倍。地表变得越来越干,越来越硬。於是,罗布泊终於成为举世罕见的“干极”。记者写道:

在古湖盆,每当中午温度升高时,由于受热膨胀挤压,盐壳之间位移错动,产生摩擦,常常发出砰砰响声,象是燃放鞭炮……


(资料来源:http://www.utis.net/cnspring/188/69-.htm
编者:略有删剪)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