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文摘 第025期 中国传统文化专辑(一)



【正见网2002年05月27日】

 

  • 英国剑桥新唐人音乐会(一) 古筝演奏:法光天际来
  •  

     

  • 大法弟子的音乐:大唐的记忆
  •  

     

  • 章翠英绘画画解--《醉八仙图》
  •  

     

  • 古代服饰文化漫谈 (二)大唐服饰文化的渊源
  •  

     

  • 为什么会千古吟诵
  •  

     

  • 文化反思录(二)文字
  •  


    英国剑桥新唐人音乐会(一) 古筝演奏:法光天际来

    在线观看
    宽带
    窄带

    下载观看:
    宽带
    窄带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Target as......)。
     


    大法弟子的音乐:大唐的记忆

    台湾弟子

    MP3格式下载收听(2.4MB)


    章翠英绘画画解--《醉八仙图》

    作者:武汉仁

     


     


    《醉八仙图》/

    法轮功学员章翠英作

    八仙的传说可能始于唐朝,而且历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民间传说(这里采用明朝以后的说法)有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等。从表面上看他们很不相同,曹国舅是皇帝的亲戚;铁拐李是个跛足的残疾人,拄一根铁拐杖,像个叫花子;何仙姑是年青漂亮的女人;张果老鹤发童颜,银须飘拂,常倒骑一只小毛驴;韩湘子是唐朝文学家韩愈的侄儿,爱吹笛子;汉钟离总是手摇一把芭蕉扇等等,但他们都是道家的仙人,常常在一起。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形象和风格,是艺术家发挥想象力的传统的艺术题材,在戏剧、绘画、雕塑中常有表现。成语中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武术中还有“醉八仙拳”。

    李洪志老师讲法时也提到了张果老、吕洞宾和八仙,看来不仅仅是传说而已,如:“那天我讲张果老倒骑驴,可能不理解是啥意思。他发现向前走就是往后退,人离宇宙特性越来越远。”(《

    转法轮》第301页)

    八仙为什么醉了呢?“王母蟠桃熟,开轩设寿筵。群仙恋美酒,醉倒瑶池边。”原来他们是去瑶池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的。那蟠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是非常珍奇的仙果。王母娘娘的美酒那当然也是数千年以上的玉液琼浆,比醍醐更胜多多,但对于好酒贪杯的朋友来说,可惜全世界哪儿都买不到!所以连见多识广的八仙都在瑶池边喝醉了,你看,那个酒坛子都喝翻了!有的喝得东倒西歪,早已人事不知;有的喝得在发酒疯;有的喝得醉迷迷的,还想再来一碗;另一位伸手去要,最后这碗给我吧。

    八仙醉了,连我们看这幅画的人闻到点酒味儿也都醉了。
    (转自大纪元)

     


    古代服饰文化漫谈 (二)大唐服饰文化的渊源

    李明

    在人类服饰这一悠久的历史中,中国古代服饰是最夺目的一页。浏览在这个“衣冠王国”里,唐朝服饰显得格外璀璨。公元618年,李唐王朝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当时丝绸业长足进步,各民族交流广泛,这个时期的服饰大放异彩,并与唐朝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颠峰。

    在历史上,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他是以一个又一个的朝代的形式出现的,那么每当改朝换代时,服饰体制马上进行了更换。“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导航》“在华盛顿DC国际法会上讲法”)历史上人类的一切都是为法而成的,的确,这一朝天人的文化服饰,大唐服饰,堪称衣冠王国之巅,登峰造极,经久不衰。其实也是神有意给人留下来的使其成为历史上人类文化的辉煌与留给未来人的典范的。面对今天现代文化变异的方方面面,包括服饰文化方面许多不健康的因素,人们都在关心……人类未来的出路往何处去?物极必反,在历经了宇宙成、住、坏的过程中,法正人间洪势过后,宇宙的法--“法轮大法”正在给宇宙众生开创着最为美好的未来,也将使人类重新拥有人的生活规范,包括人类的文化、艺术、衣食住行。

    鉴赏唐代服饰之形式美

    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以桐木、葛丝、藤草、皮革等制作,犹如一个假发髻,以保证塑造出固定的外形。幞头两脚,似两条带子,从脑后自然垂下,至颈或过肩,或软或硬,或圆或阔,随着流行稍有变迁。圆领袍衫,也叫团圆领是隋唐时期官宦,士庶男子的主要服饰,也称为常服。一般为圆领,右衽,在袍子下方施有一道横¼h。传统的官冕衣裳,只是在隆重场合而用,平时多以幞头圆领袍衫下配乌皮靴为时尚。既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气。我们从古画“步辇图”,“游骑图卷”,“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男女都流行这种款式。唐代官员的袍衫,也多用此款,主要以颜色来区分等级的。黄袍被当作帝王的御用服色,从唐开始一直沿用至清朝。通常定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绯红色,六品七品服绿色,八品九品服青色。为什么古人将款式、服色等级看得这么重要呢?表面上看是人的这层空间讲君、臣、贵、贱,以示等级尊严,其实在其所对应天国的空间里,构成不同色彩的生命本身就是具有实质的不同: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层次,不同成分的粒子组成等,也可以说是生命存在形式的一种不同体现吧。

     

         

    女子半臂、襦裙;大袖衫、长裙、披帛;“望仙髻”“云髻”“双垂髻”等发饰襦服裙主要为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配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可戴罗笠。如张萱“捣练图”中的仕女,上襦很短,裙腰提的高至腋下,然后以绸带系扎领子有袒领等多种变化。盛唐以后衣袖放宽,渐渐流行大袖衫,从“簪花仕女图”中可以领略到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惯束罗裙半露胸”的优雅风姿。这行云流水般的衣裳,正如天人的飘渺仙姿,缠绕于身随风飘曳于地的披帛,其实也是古人仿照天人仙子的如意写照而已,并非仅仅是想象,高出我们这一空间的人腿是虚隐着的,头发也不需要梳理,就是那样存在的状态。其实古人这一切“天人合一”的生活美的原则都是基于那时的人对神的崇尚与信仰,也只有在人有这一善念的时候神才会将它显现给人,人才会拥有智慧,拥有真正美好的生活环境与生存方式。

    唐代的军事服装

    至唐代时,铠甲制已相当完善了。陕西西安大雁塔的门框石刻上穿明光铠的武士像,形象极像天兵天将,那时的兵器也很像天上的法器,五彩金甲的威武形象仿佛体现了武将们在人间顺天意兵征天下或维持正义。所以就连绣在金银鎏之与战袍之内的禽兽纹饰形象都是些饕餮夔风麒麟等天禽猛兽。另外空间的法器都是有灵性的,那就是神的意念的如意行动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会千古吟诵

    王一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用多作介绍,你一定早已读过这首著名的唐诗了。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这首诗当作了一种生怀凌云壮志,却又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士大夫式的悲壮情怀,其实诗的底蕴全在其外。人们这样认为多半出于对作者生活背境的考量。如作者直谏上书,献计献策,不但不得重用,反被降职受罚,于是乎,在郁郁不得志中,悲天悯人,写下了这首流芳千古的名句。 

    千百年过去了,作者及那个时代已随风而逝,然而当我们一吟唱起这首诗,无论人生境遇如何,心中不免怦然一动,难以抓住却又挥之不去,为什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寥寥几句,驰骋于天、地、人之间,有一个不甘寂寞的生命,仰天长叹: 我从何处来?我又将走向何处?冥冥的诉求之中,点出了这道生命都将面对的永恒的主题。语言苍劲奔放,慷慨悲凉,纵横于历史、时空, 生命的绝望与清醒并存,这就是这首诗的回味无穷的魅力所在。其实古时候的人是非常知天命、识运理的,真正的士大夫,既不会为求功名不得而怨天尤人,亦不会因名利场中的得意而沾沾自喜,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朝闻道,夕可死”的人生境界,缘于此因,这首诗方被人们推祟备至,因为诗境界已超越了本身的就事论事,提炼出“我从哪里来,我又将走向何处”这道人生的命题,故而深具内涵,千古不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我们呀呀学语不久的夏夜,我们的长辈便要教我们这首诗了。穿越历史的长河,历经岁月的千锤百炼,这首诗依然年轻,象生生不息的种子,在世世代代的生命中播下经久的记忆,光芒灿放,余音绕梁。古往今来,怀乡之作浩若烟海,唯有它,吟诵不止,代代相传。其实这里的故乡,它已超越了现实中那个短暂的时空,引伸到更广阔的对生命归宿这种哲理的思考,成为心灵永恒的主题,故哪怕你足不出户,就在自己的“家”中读起这首诗时,依旧深远悠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共鸣。其实,这就是这首诗打动人的内涵所在:在这尘世中,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哪里是我们真正的故乡?生命在无望中寻觅,在迷失中向往回归的家园。

    若是怀念那个实实在在有形的故乡,作者自然会朝着一个东,西,南,北方向去望,去写,但这里却不是,是“举头望月”。为什么?因为生命有迷的一面,也有明白的一面,迷的一面不知今夕何处,而明白的一面却知生命是从那上面掉下来的,当然是“举头”而神往了,这便是怀乡之作散发的永久的魅力,因为它触动了生命内在最关注的主题:我想回家。

    然而,这回家的路竟是那么久远,那么漫长,生命在这漫漫红尘中又吟唱了五千年。

    我想告诉你的是,行吟的诗人,思乡的游子,苦寻生命归宿的不眠人,快停下来,今天已有一本上天的宝书--《转法轮》在世间洪传,他能指导你回到你真正幸福的家园。

    这可是万古不遇的机缘啊。


    文化反思录(二)文字

    大法弟子

    翻开《说文解字》(汉代的一部字典),先是“一”字部的,再是“示(神)”字部的。古人没有汉语拼音,字典按“部”分,也不完全按笔画排序,看起来到象是按意思排的,比如与“天”,“神”有关的字排在前面,再是“玉”字部,越世俗化的字越往后。当然,我不是研究语言的,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但毫无疑问的是,古人的字典与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并不只是字本身的演变,而是从整本字典的编排与注解可以看出古人观念与现在人观念的很大差异。

    举个例子。“一”字,《现代汉语字典》解,有:数目;同一;另一;全;专一;等8种解释。而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说文解字》中解得切,由一分天地再化万物,这样一解,“一”便有“始”“元”“全”等之意,如此一来,“一”在各种运用中的涵义就都很容易理解了,由“一”生出的其它字(如“天”)的涵义也都一目了然了。而《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其实是把“一”字在各个环境下的意思逐个解释,即罗嗦又不透彻。

    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欣赏古人的语言,觉得非常美妙,常常是简单的字有很深广的内涵,就拿《说文解字》来说,我经常翻看,每次都有意外收获,发现古人不仅语言优美深涵,而且对生命的理解也很具智慧,比如它解“玉”:玉石之美有五德,哪五德呢?是仁、义、智、勇、洁,难怪古人总是以玉比喻君子。

    从《说文解字》看来,古人的文字很大一部份解释围绕天意、仁德等精神范畴,就连物质亦常有精神解(如适才介绍的“玉”就是一例),现在人通常以为古人科学不发达,对世界认识不够,真是如此吗?现代字典对字的解释仿佛把一个个字都抽干了,只留下最表面的最浅白的轮廓,而在古字典里却能看到一个充满次序,生机和精神化的世界,我不知道怎样更好的解释这一切,这就是人所谓的“进化”吗?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864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海外文集